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技术观察慢性束缚致大鼠疲劳模型骨骼肌中糖原、与能量代谢有关酶的变化及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慢性束缚所致疲劳大鼠的糖原与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无显著改变,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MATPase)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而服用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人参皂甙后可明显提高糖原与SDH含量,纠正因造模所致MATPase的降低及LDH的升高。比较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人参皂甙的作用,人参皂甙在增强MATPase含量方面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观测了复合应激因素致慢性疲劳动物模型海马组织中 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①模型动物的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牛磺酸及γ -氨基丁酸的水平显著升高 ,但服用消疲怡神口服液及人参皂甙片后 ,升高的氨基酸无明显下调 ,说明单纯用上述氨基酸浓度的变化还不能完全解释该模型的行为改变及中药的作用机制。②模型大鼠海马中的Glu/GABA及兴 /抑比值明显下降 ,从氨基酸递质来看 ,此时的中枢以抑制占优势 ,与动物的行为表现一致 ;服药后 ,Glu/GABA比值明显上调 ,兴 /抑比值也出现上调趋势 ,尤以人参皂甙的作用明显 ,说明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人参皂甙均能通过调整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的水平及比值 ,对抗因慢性复合应激因素所致疲劳、记忆力下降及抑郁倾向的情绪改变。  相似文献   

3.
消疲怡神口服液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43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服用消疲怡神口服液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观察,并对慢性疲劳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进行了疲劳评定量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量表的观测。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较之正常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生活事件量表的积分也明显高于正常人;消疲怡神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抑郁和焦虑状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05%。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女性绝经前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本文在应用慢性束缚法研制"慢性疲劳"模型动物的基础上,对模型动物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继承传统名方益胃汤(《温病条辨》)用药以益阳明之津,补太阴之气对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动物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出现变化,其可能是"慢性疲劳"的病理机制之一。益胃汤可能通过改善其含量的变化,缓解"慢性疲劳"大鼠躯体及心理的应激状态,从而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强制冷水游泳应激模拟慢性疲劳的发病过程。结果表明,强制冷水游泳应激使大鼠自发活动减少,出现抑郁倾向,力竭游泳时间缩短,体力下降,血清中肾上腺素(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降低,这些与慢性疲劳患者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以补气理气、调理肝脾为组方原则的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可以调节上述变化,表明其具有抗应激、抗疲劳作用,同时该结果还为研究中医气机失调、肝脾失和与应激、慢性疲劳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于雪  向飞军  张谨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0):2017-2019
目的 初步探讨海豹油抗慢性疲劳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冷水游泳和慢性束缚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疲劳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海豹油软胶囊(0.16、0.32、0.64 g/kg)组、人参皂苷(100 mg/kg)阳性对照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检测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单胺类物质量的变化。结果 海豹油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高香草素、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具有调节作用,可缓解应激状态,促进疲劳的恢复。结论 海豹油抗慢性疲劳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单胺类物质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解毒脱瘾汤 (JTD)对吗啡依赖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戒断模型 ,观察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结果 :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明显增多 ;解毒脱瘾汤高剂量组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 NE、5 - HT的含量 ;几乎所有剂量组均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 DA的含量 ;但是 5 - HIAA变化不明显。结论 :单胺类递质在吗啡依赖模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解毒脱瘾汤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消除其戒断症状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胡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应用柴胡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郁模型组、柴胡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有抗抑郁作用,可降低前额叶5 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结论:柴胡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中前额叶5 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疲劳安口服液对CFS模型大鼠HPA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疲劳安口服液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探讨制剂疲劳安口服液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刺激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用药前后血中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血皮质酮)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疲劳安口服液可改变慢性应激所致的模型大鼠血清ACTH、CORT、CRH含量,纠正了异常的HPA轴功能。结论疲劳安口服液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疲劳状态,具有抗疲劳和抗应激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的HPA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用萤光法检测急性重复缺氧动物脑组织中DA、NE、5-HT,5-HIAA等4种单胺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与未经缺氧处理的对照组(A)、缺氧1次的实验对照组(B)及急性重复缺氧4次后饲养2d实验对照组(D)等3组动物相比,急性重复缺氧4次实验组(C)动物脑组织中DA、5-HIAA含量显著升高,NE含量显著降低;5-HT较缺氧1次组显著上升,而A、B、D3组动物脑组织中上述4种成分含量接近。结果提示脑组织中单胺类物质可能参与急性重复缺氧动物对缺氧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唐伟  刘超 《医学综述》2006,12(3):131-133
神经内分泌改变被认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各种发病因素的共同机制。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下降及5羟色胺(5HT)等中枢神经递质的机能紊乱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生长激素(GH)、褪黑素(MT)等的分泌异常也可能与发病有关。但目前对这些改变在发病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仍有争议,因此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及其研究思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多数人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FatigueSyndrome ,CFS)的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应激等多因素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结果。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及前期临床实践 ,认为肝脾功能失调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生的机理之一。采用慢性束缚及冷水游泳加进食时电刺激的复合应激方法研制了慢性疲劳动物模型 ,并经行为学测定 ,结果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认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结合临床流行病学 /DME方法、现代多元统计学方法、国际公认的统计软件SPSS或SAS软件及一些量表的运用 ,从中西医两个角度探讨其病因病机 ,分析我国CFS的症状学特点及辨证分型 ,分析中药治疗CFS的机理 ,并对CFS病人定期随访观察 ,研究其发展、转归及预后规律 ,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的CFS诊断标准、确立综合临床治疗方案 ,寻找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作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大鼠模型,观察高压氧对CFS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即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压氧对照组、CFS模型组、CFS高压氧组及CFS休息组,采用负重力竭游泳的方法建立CFS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NO及vWF水平。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CFS模型组血清ET-1、vWF升高(P〈0.05),而NO降低(P〈0.05);CFS高压氧组以上指标较CFS模型组呈反向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或功能紊乱,这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高压氧治疗下能够得到积极改善。  相似文献   

14.
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莉  张静平  李丽花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56-1557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就CFS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束缚致大鼠慢性疲劳模型的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探讨慢性疲劳模型动物的肾上腺指数和肾上腺皮质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中药调节作用.用慢性束缚的方法研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并在模型成功的基础上处死大鼠,摘取肾上腺称重并在电镜下观察其皮质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慢性束缚法造模2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中药复方组左侧肾上腺指数增加,而人参皂甙组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观察到肾上腺皮质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功能的受损,是使动物HPA轴活动受影响,机体应激能力下降的潜在因素,可能是产生疲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医学上不能解释的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伴有多种兼症的临床常见疾病。文章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创立的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本,与五脏相关。治疗以益气养血培元固本为法,上、中、下三焦同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模型评估。方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乙酸刺激加束缚应激组(n=10只),束缚应激组(n=10只),和正常对照组(n=10只)。采用乙酸刺激加束缚应激方法建立IBS动物模型,进行大便情况评估和直肠敏感性测试,盐酸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及脱颗粒现象。结果在实验第7天,模型组大鼠粪便点数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酸联合束缚应激组稀便数较其余两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酸联合束缚应激组大鼠直肠敏感性较其余两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酸联合束缚应激组大鼠肠道肥大细胞的数量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酸联合束缚应激组大鼠肠道肥大细胞可见脱颗粒现象。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乙酸联合束缚应激可增加大鼠内脏敏感性,并且使大鼠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脱颗粒现象增强。该综合造模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人类IBS的发病形式,为我们进一步研究IBS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浓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显著改善,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通过抑制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的过度分泌,以纠正异常的HPA轴功能,达到治疗CFS目的。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初步调查与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调查香港地区20~50岁人群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发病情况及其中医证型与症状,探讨CFS的病机.方法:按流行病学方法,参照英国Chalder等制订的疲劳量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制定的CFS诊断标准及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指导原则的要求制定调查表,对香港地区20~50岁的普通公民进行非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疲劳症状、CFS及常见的中医证型与症状.结果:1 013位公民中,有疲劳症状的为585人,占57.8%;符合CFS诊断标准的65人,患病率为6.4%.在中医证型中,以气虚血瘀较为多见,占35.7%.在调查的54种中医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8位症状依次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疼痛、失眠、健忘、脉络瘀血及头晕眼花.舌象多见舌质淡胖、淡暗,舌苔薄白、薄腻;脉象则多见沉细.结论:CFS在香港地区20~5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为6.4%.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为主.CFS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以气虚、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