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BCS合并原发性HCC患者15例,给予介入治疗并随访。结果 15例患者中9例为混合型BCS,6例为下腔静脉型BCS,15例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3例给予BCS介入治疗,2例因肝癌巨大,患者病情重未行BCS介入治疗。介入术后随访生存时间6~73个月,中位生存期35个月,13例HCC病灶控制良好,6例存活至病例收集截止日期。结论 BCS合并原发性HCC行TACE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具有门脉高压、肝肿大以及临床症状不同类型的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其表现由轻度症状直至慢性终末期肝脏疾病.根据肝流出道梗阻不同水平和静脉压可做不同类型的分流,由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至下腔静脉(IVC)或心房,个别伴有急性或慢性终未期肝衰病人,可做肝移植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0年4月9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手术经验,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受者存活情况.结果 术前9例患者均经腹部CT强化扫描及血管重建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行腔静脉造影明确梗阻情况及分型.9例患者中,接受尸体供肝移植者8例,均采用经典非转流术式;接受亲属活体右半供肝移植1例.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9例受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8个月(13~61个月),期间出现癫痫发作1例,十二指肠乳头及功能不良1例,小肝综合征1例,以及肺部感染4例;1例接受了中度脂肪肝供肝的受者于术后12d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行再次肝移植;1例受者于术后6个月因发生胆道并发症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而行再次肝移植,该例患者术后35个月死于肝脏肿瘤复发.所有患者未发生流出道梗阻及布加综合征复发.9例受者术后1和2年存活率为100%(9/9),术后3年存活率为88.9%(8/9).结论 通过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布加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对1例原发性肝癌性布加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并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行经典式肝脏移植术。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实施化疗,积极防治肺部并发症。移植术后1 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至2006年11月已存活23个月,未发生排斥反应,未见肿瘤复发迹象,支气管哮喘控制良好,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5.
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1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收治慢性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1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1~39岁 ,平均 2 7 5岁 ,病程 1 5~ 10年 ,平均 6 2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劳累后心慌、闷气、腹胀、肝大、呕血黑便、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首发新鲜血栓者5例 ,混合血栓者 2例 ,陈旧血栓者 4例。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常规检查下腔静脉病…  相似文献   

6.
7.
曾经困扰消化内科、普外科及循环内科的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在以汪忠镐院士领衔的中国专家为主的国际团队的研究下,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其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1-2]。关于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8.
布加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分析布加综合征的内科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布加综合征的各种治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显示:1)抗凝、溶栓等内科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2)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3)严格掌握适应证的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对各种类型的布加综合征,多能进行有效的介入和(或)手术治疗。介入疗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布加综合征与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区别。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布加综合征与肝小静脉闭塞病的研究报道,结合笔者经验,对两者的区别进行综述。结果布加综合征与肝小静脉闭塞病均表现为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状,后期均可发展为肝硬变。临床上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病因和相应的临床特点,大多数病例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确诊。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影像学检查(如彩超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但最终的确诊需要肝穿刺活检后的病理学检查。结论布加综合征与肝小静脉闭塞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别,可利用这些差别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膜性布加综合征480例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膜性布-加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80例膜性布-加综合征患者手术的长期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破膜组52例,随访率84.62%(44/52),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有效率61.4%,复发率38.6%,介入组238例,随访率86.55%(206/238),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有效率91.7%,复发17例,复发率8.3%,根治组190例,随访率87.37%(166/190),随访时间9个月至8年,有效率90.4%,复发率9.6%,介入组,根治组的长期效果明显优于破膜组(P<0.05),复发率低于破膜组(P<0.05),结论:膜性布-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应首选介入球囊扩张术,对于病变范围大,膜厚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则应用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合理的临床病理分型、外科治疗方法及原则。方法 对 1983年 5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136 0例布 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下腔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 ,将其分为 4种类型 (6个亚型 ) :Ⅰa型 5 94例 ,Ⅰb型 12 3例 ,Ⅱ型 2 92例 ,Ⅲa型 2 37例 ,Ⅲb型 112例 ,Ⅳ型 2例。治疗方法包括 :(1)改良脾 肺固定术 2 6 5例 ,(2 )手指破膜或球囊导管扩张 4 0 7例 ,(3)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出术 2 75例 ,(4 )下腔静脉旁路术 88例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71例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17例 ) ,(5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术192例 ,(6 )脾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32例 ,(7)脾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 3例 ,(8)脾静脉 颈内静脉胸骨后 5 7架桥术例 ,(9)肠系膜上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8例 ,(10 )联合手术 6例 (包括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例和脾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4例 ,(11)脾静脉 肾静脉分流术 4例 ,(12 )其他手术 3例 (包括肠系膜上静脉 颈内静脉架桥术 2例 )。手术死亡率 3 0 9% (4 2 / 136 0 ) ,并发症发生率 14 78% (2 0 1/ 136 0 )。结果 对 885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时间 9个月至 15年 ,平均 (6 8± 1 2 )年。总有效率为 89 4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在布-加综合征(B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200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B-CS病人(均为Ⅱ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脾一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6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46例。结果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组(简称脾-腔组)手术后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分流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kportal pressure,FPP)变化情况:脾-腔组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组(简称肠一腔组)均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手术前后FPP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对20例脾-腔组和36例肠-腔组B-CS病人进行了6个月至3.5年的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0.0%、91.7%,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5.0%、5.6%,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B-C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上消化道出血,达到了肠-腔架桥术同样的效果,且可消除病人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3.
We report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udd-Chiari syndrome (BCS) due to an obstruction of the hepatic veins. A 19-year-old man developed bleeding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and a large amount of ascites was thus caused by portal hypertension. BCS complicated by an obstruction of the major hepatic veins was diagnosed after examinations. We performed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This resulted in a great improvement of BCS,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pressure of the hepatic vein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ascites. Restenosis occurred at 1 year and 5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angioplasty, for which PTA was repeatedly performed. Nine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treatment, no stenosis has been observed and the patient has shown a favorable outcome. Received: June 20, 2001 / Accepted: November 20, 2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2 0条杂种犬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动控制X光机监视下,利用介入技术将带侧孔的球囊导管分别放入肝左静脉和肝右静脉,球囊远端阻塞肝静脉远端后,实验组分别注入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和钢丝圈,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饲养5个月后在全身麻醉下,测定肝功能和门静脉压力,并行肝脏活检,与未行本项操作的家犬门静脉和肝脏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均出现肝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瘀血性肝硬变,而对照组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总胆红素(TB)分别为(3 1.6±2 .1)和(13 .7±1.1)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分别为(15 6.2 3±17.67)和(2 8.44±3 .12 )U /L、碱性磷酸酶(AKP)分别为(177.89±11.2 2 )和(5 8.3 3±17.2 3 )U /L、白蛋白(ALB)分别为(4 0 .3 3±5 .10 )和(5 5 .3 2±4.10 ) g/L及门静脉压力(HPP)分别为(2 5 .68±2 .10 )cmH2 O和(11.5 6±1.70 )cmH2 O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利用介入技术可成功制作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家犬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全身性化学生物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附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原发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晚期阶段的治疗十分困难且预后极差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性化学生物治疗对晚期HCC的疗效。方法 采用全身性化学生物治疗 2 0例晚期HCC ,该方案 (简称PIAF方案 )包括顺铂 (2 0mg/m2 )静滴 ,每天 1次 ,连续 4d ;阿霉素 (40mg/m2 )静注 ,第 1天 ;氟尿嘧啶 (40 0mg/m2 )静滴 ,每天 1次 ,连续 4d ;人重组α 干扰素 2a(5× 10 6U/m2 )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连续 4d。每 3周一个疗程 ,最多 6疗程。结果  2 0例病人共接受 76个疗程的治疗 (平均 3 8个疗程 ) ,无治愈 ,3例为部分有效 ,8例为疾病静止 ,9例为疾病恶化 ,疾病控制率为 5 5 % (11/2 0 ) ,中位生存期为 6 0个月 (95 %置信区间 :4 2个月 ,7 8个月 ) ,1年生存率为 2 7 3%。结论 PIAF全身性化学生物治疗不失为晚期HCC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Chen GH  Yang Y  Lu MQ  Cai CJ  He XS  Zhu XF  Xu C  Li H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7):413-416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受体选择。方法 对 1993年 9月~ 2 0 0 2年 9月施行的 6 0例次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不同时期肝癌肝移植的疗效和大、小肝癌的术后存活率。结果  1993年 9月~ 2 0 0 0年 7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2 3例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73 9%、6 0 9%、4 3 5 %和 2 9 0 %。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37例 ,1个月、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 89 2 %、75 8%和 6 1 2 %。术前肝功能ClildA或B级受体的 1月存活率为 89 5 % ,较ClildC级的 72 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大肝癌 4 1例 ,半数存活期为 18 0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2 9%、6 3 1%、4 6 7%和 37 4 %。小肝癌 19例 ,存活期平均为 2 9 6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4 2 %、76 6 %、6 5 6 %和6 5 6 % ,大、小肝癌累积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大、小肝癌的复发率分别为 2 7 7%和 15 8% ,获得长期存活的患者大部分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对于明确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小肝癌应提倡及时进行肝移植治疗 ,适当选择部分大肝癌作为移植受体仍有一定的合理性 ,血管侵犯或肝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新技术。方法1999年以来笔者共为6例布加综合征病人施行了桥式背驮式肝移植,通过血管架桥将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的右心房吻合,供肝的肝下下腔静脉与受者的下腔静脉吻合。结果6例次肝移植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技术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5例仍在随访中,1例已存活近7年,术后均未出现布加综合征复发。结论桥式背驮式肝移植为临床治疗布加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减少了技术并发症和布加综合征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