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49例年龄≤45岁的青年AMI与56例同期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的性别、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老年组;青年组单支病变多,前降支病变为主,累及回旋支(LCX)、右冠(RCA)比例无差异;老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前降支病变为主,多累及回旋支、右冠.青年组男性病例46例(93.9%),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病例3例(6.1%),明显低于老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老年组,阳性家族史青年组高于老年组;高血压31例(63.3%),高脂血症8例(16.3%)均高于老年组(P<0.05);冠脉造影青年组多支冠脉病变11例(22.4%),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AMI男性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多,病变血管重,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2.
叶卓联 《吉林医学》2011,(5):863-865
目的:观察8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及预后。方法:从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冠脉造影三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AMI以男性为主,吸烟、阳性家族史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与老年组相近(P>0.05),多有明确诱发因素(P<0.01),其胸痛症状典型(P<0.05),血管病变简单(以单支为主P<0.05),再灌注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低。结论: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高脂血症早期预防,戒烟及养成良好工作、生活习惯是降低青年AMI的根本措施,及时再灌注治疗(尤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能改善青年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人群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AMI小于40岁的53例(青年组)与60岁以上的438例(老年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检查、以及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关因素的不同特点.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AMI危险因素中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明显增高,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低于老年患者.血脂谱分析显示青年患者TG、LDL-C、ApoB显著高于老年患者,而HDL-C则相反.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73.33%)明显多于老年组(25.09%),而双支(11.11%)与多支病变(8.89%)则显著少于老年组(27.49%、47.01%);与之相应的冠脉病变程度用改良的Genisi积分比较,青年组(7.69±5.23)显著低于老年组(16.08±7.81).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r=0.289,P=0.046)与改良的Gens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HDL-C(r=0.589,v=0.01)、ApoA-Ⅰ(r=-0.395,p=0.023)与改良的Gensini积分呈明显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DL-C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呈现一定的线性负相关.结论 吸烟、代谢紊乱和阳性家族史是40岁以下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低于老年组,HDL-C变化对青年AM/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方法:对54例青年(≤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96例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二组均为男性患者多(P<0.01),青年组吸烟、大量饮酒、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情况、空腹血糖、TG、HDL-C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C、LDL-C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多冠状动脉单支病变(P<0.01),老年组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0.01),家族史、吸烟史、TC、L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STEMI患者112例,按年龄分青年组43例(年龄1844岁)、老年组69例(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间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腹型肥胖、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程度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P<0.05)。青年组患者多为前降支病变(P<0.05),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ACC/AHA冠脉病变分类低危组占多数。结论:患者腹型肥胖、吸烟、饮酒、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主要是青年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示青年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大多累及前降支近段,病变多为低危组。  相似文献   

6.
杨毅 《中外医疗》2008,27(20):72-73
目的 分析青年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青年AMI患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初发症状、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等,并与同期住院的73例老年AMI患者比较.结果 青年组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酗酒比例高于老年组,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胸痛症状典型,多为单支冠脉病变,而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姐.结论 青年AMI患者发病多有明显的诱因.胸痛症状典型.冠脉病变多累及单支血管.并发症和志性期病死率低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方法对年龄≤44岁的青年男性AMI患者(61例,青年组)与同期同病同性别年龄≥65岁、<75岁(老年组)的AMI患者(61例)就其危险因素、冠脉造影、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中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老年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家族史两组无明显差别;冠脉造影青年组单支病变多,累及回旋支(LCX)多,右冠状动脉(RCA)少;老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多累及LCX,RCA。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住院天数、心肌酶、机械并发症及死亡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心梗患者大量吸烟者多,单支病变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少,但年轻心梗患者院内转归与老年组相似。  相似文献   

8.
李曾玉  王永东  余清 《医学综述》2014,(10):1897-189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1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探讨青年AMI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AMI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7,P<0.05);青年组患者抽烟、酗酒以及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的人数显著多于老年组(χ2=8.271,3.877,7.356,P<0.05),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显著少于老年组(χ2=8.749,3.906,P<0.05)。青年AMI患者发病时发生心绞痛的人数较老年患者少,发生典型胸痛者较老年组多;青年AMI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人数均少于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酗酒史、糖尿病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AMI发病与老年患者有明显不同,吸烟、酗酒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是青年AMI患者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青年人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在青年与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我科收住的51例青年AMI患者与同期随机抽取166例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男性(占96.1%)、大量吸烟(占80.4%)、有精神压力大等明确诱因(占68.6%)、酗酒史(占54.9%)为主要发病危险因素(P〈0.01);临床表现多为突发胸痛,症状典型(P〈0.05);心肌梗死范围局限,以前壁为主,病死率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P〈0.01);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P〈0.01),且侧枝循环形成少(P〈0.01)。结论:男性、大量吸烟、存在精神压力大等明确诱因、酗酒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突发典型胸痛,多为单支冠脉病变,侧枝循环少,梗死范围局限,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培养青年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予以再灌注治疗对青年AM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各60例,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手术并发症,住院天数及心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术后1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病死率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优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进行介入治疗,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样也能有利于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李明 《重庆医学》2015,(9):1215-1217,122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部冠心病患者136例(A M I组46例,S A P组38例,U A P组52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血清Lp-PLA2,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D-二聚体,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其中UAP组患者均明显高于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患者,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发现,轻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且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上述指标亦明显低于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0.651,0.608,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将52例avR导联ST段抬高者纳入A组,42例压低者纳入B组,余46例不偏移者纳入C组,比较三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冠脉内梗死相关动脉(IRA)分布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C组患者的三支病变发病率(分别为36.54%、34.78%)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分别为19.23%、19.57%)明显高于B组的(分别为11.9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IRA部位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发生率(分别为23.07%、57.69%)均明显高于B组(7.14%,21.43%)、C组(6.52%,6.52%),C组患者IRA部位在左回旋支发生率(56.52%)明显高于A组(7.69%)、B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冠脉病变数量、部位及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剂量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即刻给予腺苷60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照组即刻给予腺苷30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均持续冠状动脉内注射1 min再给予支架,术毕进行再通后血流评价,并比较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等生化指标和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和心电图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30 d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端  司良毅 《重庆医学》2016,(8):1053-105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24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分为两组,观察组(n=56)行血栓抽吸并直接PCI术治疗,对照组(n=68)行单纯PCI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1hST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1hST段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红蛋白、cTnT、CK‐MB水平,术后校正的CTFC、术后无复流率和慢复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50%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直接PCI对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对 2 6例 <5 0岁及 6 1例 >6 0岁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其中 6 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探讨中青年人AMI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 :老年组比中青年组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 ,老年组临床多有心绞痛 ;中青年组急性心力衰竭较老年组高 ,心肌梗死发作多有明显诱因 ,如大量饮酒 ,超负荷运动等 ;病死率两组相似。提示中青年人AMI的高危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of ticagrelor o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Methods: In the study, 96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set within 12 h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rom May to October in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icagrelor group (n=48) and clopidogrel group (n=48) by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icagrelor and clopidogrel antiplatelet treatment were us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ir baseline data,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platelet count,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induced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by thrombelastograph after 5 days of treatment, the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of the follow up for 6 months and bleeding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ir baseline data, the feature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platelet count before and after 5 days of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DP induced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80.2±10.7)%] after 5 days of treatment in ticagrelo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lopidogrel group [(75.3±12.1)%, P<0.05].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8 cases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occurred in clopidogrel group, 2 cases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occurred in ticagrelor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wo groups (7 cases of 48 patients in ticagrelor group vs. 3 cases of 48 patients in clopidogrel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eeding complications (P>0.05).Conclusion: Antiplatelet therapy of ticagrelor o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emergency PCI has good efficac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观察其对评估AC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ACS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4例,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将其分为高 NT-proBNP 组(≥474 pg/mL)和低 NT-proBNP 组(<474 pg /mL),心脏超声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射血分数;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血清学检测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和 NT-proBNP ,计算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结果 ACS 患者血清 NT-proBNP 和射血分数呈负相关。高 NT-proBNP 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高于低 NT-proBNP 组;高 NT-proBNP 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度方面均高于低 NT-proBNP 组;高 NT-proBNP 组 TIMI 血流分级低于低 NT-proBN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 作为判断 AC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1例,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61例患者则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