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旭东  贾晓斌  封亮  蒋俊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369-4374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药新药开发重要途径。该文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针对目前中药二次开发缺乏整体指导方针与实践方法现状,对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整体思路以及临床、药理、药剂三大方面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过程中的角色与内容进行阐述,为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提供系统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体内直接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成分复杂多样,有大分子的和小分子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这些成分构成了中药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目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已研究得很深入,但是仅仅靠这些体外的化学成分去解释中药药效的产生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口服形式用药的中药,其成分在经过胃肠道时,因胃肠中的...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新药研究包括新药创制与二次开发2个重要方向,名优中药的二次开发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指导,又要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目前名优中药的二次开发重在工艺改造、质量标准控制、有效物质基础探寻和临床定位研究等方面,缺乏安全性的系统管理和评价,尚未针对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建立相关评价体系。该文从中药大品种安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产生中药安全性隐患的主要大品种及毒性靶器官、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安全性评价的薄弱环节、二次开发安全性评价的思路和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提出安全性研究既要重视符合GLP要求的规范性评价,更应充分考虑中药大品种综合作用的自身特点,而将安全性研究贯穿于新药研发中的整个过程。以期引起人们对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安全性研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龟龄集是中国传统中药的经典名方,是经过四百余年临床考验的现存唯一复方升炼制剂,是建国后首批四大中药保密品种之一。然而由于没有系统深入的现代研究,龟龄集的神奇疗效未被当今社会充分认识,影响了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药保密品种和龟龄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成功开发中药保密品种的经验和策略,提出了龟龄集的二次开发思路,以期实现龟龄集的积极保护。  相似文献   

6.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是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建立可溯源的、与临床疗效高度关联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标准,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可参照的模式和研究范例。本文以疏风解毒胶囊和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论述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研究实践。从质量控制指标的发现和确定、样品测定和质量标准的确定角度论述了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最后,结合研究实践,建立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新的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7.
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及其复方中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它是阐明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材及其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的保障[13].然而,由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使得中药药效物质基...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开展国家863计划“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等多项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名优中成药特点,从拆方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分离方法、效应物质基础的确认、效应物质基础的成分分离解析及确定、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效应物质体内过程的构成变化及其作用靶点、复方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以及重组现代化复方中药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当前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中药饮片位居中药产业链的核心,它直接影响中成药和临床配方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体内有效成分的变化,进而阐明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及其饮片炮制原理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炮制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药饮片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炮制过程中体外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不能深入揭示中药饮片功效变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在体内的变化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该文简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饮片药效物质体外研究现状,并对中药饮片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方法如血清化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分析,指出了中药饮片效应物质在体内过程分析研究的进展与相关问题,为深入阐释中药饮片炮制机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LC-MS分析的中药体内成分辨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广利  韩莹  王喜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765-1770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然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体内过程中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艰巨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体内成分的全息表征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然而由于生物样品中内源性物质的严重干扰难以在采集的色谱图中直观地辨识出中药体内成分,迫切需要引入专属的成分辨识技术,以避免对中药体内成分的人为漏检。该文结合黄连在大鼠血中的移行成分分析,介绍用于质谱数据处理的质量短缺过滤技术、Metabolynx软件以及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体内成分辨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药理学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有利于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但是,鉴于中药有效物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体内过程分析,明确进入体内的成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前提。为此,提出体内ADME过程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UPLC-PDA-MS/MS技术的四逆散水煎液体内外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四逆散水煎液体外化学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对其体内外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2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同时检测,在m/z 100~1 000进行扫描,并对特征离子进行2次裂解,获得二级质谱数据。结果:在四逆散水煎液中,检测到芍药苷、甘草酸、柴胡皂苷a及柚皮苷等20种化学成分。在体内样品中,发现芍药苷、柚皮苷、橙皮苷等8种成分以原型入血;同时还检测到6种代谢物,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硫酸酯结合物及葡萄糖醛酸硫酸酯结合物等。结论:采用UPLC-PDA-MS/MS技术分析四逆散水煎液的体内外化学成分,能比较全面、快速地反映四逆散水煎液的体内外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四逆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壮药蝴蝶草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取生长良好的小鼠移植肿瘤S180,H22细胞,在小鼠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 mL瘤细胞悬液,接种24 h后,随机分成5组,即蝴蝶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荷瘤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蝴蝶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3,6,12 g·kg-1,ig每天1次,连续给药10d,观察壮药蝴蝶草提取物对S180肉瘤小鼠和H22肝癌小鼠的抑瘤率,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壮药蝴蝶草提取物对小鼠移植肿瘤S180,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其中高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54.42%,60.77%;能显著提高S180肉瘤小鼠和H22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P<0.01或P<0.05),与哪一组比较?其中高剂量的延长率分别为82.13%,83.10%.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和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壮药蝴蝶草提取物对荷瘤S180和H22小鼠肿瘤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给药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后血浆中薄荷脑的浓度,通过DAS 3.1.6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并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进行线性回归,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显示ZCPDP中薄荷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主要参数tmax为10 min,t1/2β为(183.93 +52.75) min,CL/F为(0.426+0.194)L·min-1·kg-1,均与等剂量药材药动学参数无差异;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主要参数tmax,t1/2β,CL/F有显著差异(P<0.05),且AUC0-∞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ZCPDP累积吸收率对累积释放率回归方程为Fa=1.160 3Q-19.968(r =0.981 3).实验结果表明ZCPDP中薄荷脑与等剂量薄荷脑药材在大鼠体内有相似的药动学行为,同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在19.2~570 mg·kg-1,薄荷脑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Calophyllum brasiliense Camb., Clusiaceae, is commonly known as “guanandi” and its stem bark is used in Brazi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treat rheumatism, vein problems, hemorrhoids and gastric ulc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toxicity of hexane extract of Calophyllum brasiliense stem bark (HECb) us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al mode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vitro toxicity was evaluated by Alamar Blue cytotoxicity assay and micronucleus test, using 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k1) epithelial cells. in vivo toxicity was evaluated by oral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assays. In the oral acute toxicity screening, a single dose of HECb was administered to mice at doses ranging from 250 to 1000 mg/kg. In the subchronic study, HECb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for 30 days to Wistar rats at doses of 100 mg/kg and 500 mg/kg. Phytochem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HPLC/UV–vis, secondary metabolites were quantifi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Results

HECb presented IC50=119.94±4.31 µg/mL after a 24 h cytotoxicity test using CHO-k1 cells, showing low cytotoxicity. However, when the cells were exposed to HECb for 72 h, the IC50 value was 8.39±2.00 µg/mL, showing in this case, a pronounced cytotoxic effect. In the oral acute toxicity studies, doses up to 500 mg/kg of HECb did not cause any changes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mice. At 1000 mg/kg, male mice showed signs typical of depression and stimulation that were reversed at 72 h. Besides, female mice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toxic effect of HECb at 1000 mg/kg, which initially presented typical agitation signals, followed by depression signals, leading to death of all the animals at 24 h. In subchronic assay with rats, HECb administered orally at doses of 100 and 500 mg/kg did not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ll clinical parameters evaluated.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es showed no deleterious effect in the vital organs of rats.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phenolic compounds, steroids, and volatile coumarins. Analysis by HPLC showed two major peaks characteristic of chromanones.

Conclusions

In vitro toxicological tests showed that HECb exhibited cytotoxicity especially after 72 h of exposition, and mutagenicity on the highest tested dose. The in vivo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HECb produced some toxicity signs at the highest dose tested, particularly, in the acute toxicity test but showed no significant signs of toxicity in the subchronic assay. Based on these and previous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it is possible to say that HECb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 toxicity at its effective dose. This suggests that HECb is relatively safe in humans at its effective dose.  相似文献   

18.
雄黄致体内外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仓鼠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雄黄的遗传毒性.方法: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用毛足属仓鼠连续ig5 d给予33.25,66.5,133 mg·kg-1剂量雄黄悬浊液,处死前2 h ip秋水仙素.处死后取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油镜下观察每只动物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和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的畸变类型.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用雄黄浸出液终质量浓度为0.15,0.3,0.6g.L-1作用于CHL细胞,培养24 h或48 h,终止培养前4h加入秋水仙素.收获细胞,制备染色体,油镜下观察CHL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2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的畸变类型.结果:①雄黄265.0 mg· kg -1组和雄黄530.0 mg·kg-1组ig给药和雄黄浸出液(1.2,2.4g·L-1)作用于CHL细胞显示有明显的抑制有丝分裂作用.②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雄黄ig给药仓鼠体内染色体畸变率和雄黄体外给药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但体内试验的畸变率低于体外试验.③雄黄给药后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可见较多的染色体断片,而仓鼠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未发现,这可能与体内外药物作用的方式不同.结论:①雄黄能致体内外细胞染色体畸变,具有遗传毒性.②仓鼠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可作为中药新药遗传毒性评价试验组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兰 《河北中医》2000,22(7):541-542
目的 观察中西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以自拟中药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并与单纯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做对照。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66.7%,对照组28.6%,经X^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6.72,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较单纯西医药治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