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内皮素、Lp(a)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成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分别测定脉压及血浆内皮素和血清Lp(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脉压值及内皮素、Lp(a)水平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脉压增大及内皮素、Lp(a)水平升高是致颈动脉壁硬化的危险因素,脉压增大、内皮素和Lp(a)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Lp(a)]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查32例正常人及113例2型糖尿患者。分别分为血压压正常组(A1组,81例)和高血压组(A2组,32例)、血糖控制组(B1组,49例)和血糖未控制组(B2组,64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正常组(C1组,69例)和UER升高组(C2组,44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Lp(a)。结果:(1)糖尿病各组血清Lp(a)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A1、B1、C1各组分别与A2、B2、C2组比较,血清Lp(a)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提示2型糖尿群体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与血糖、血压、UAER等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和FG水平,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情况,观察患者CIMT、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面积及斑块评分。比较高血压组和对照组Lp(a)和FG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IMT、斑块面积、斑块评分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Lp(a)和F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p(a)和FG水平与CIMT、斑块面积及斑块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Lp(a)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Lp(a)和FG水平异常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脂蛋白(a)[Lp(a)]水平的改变。方法 测定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例非糖尿病患者的Lp(a)及其他血脂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1),Lp(a)浓度在非糖尿病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1),Lp(a)与FBG、FINS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Lp(a)水平增高,高水平的Lp(a)可能人微言轻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预测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CT及MRI影像学评价分为两组,其中83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纳入A组,69例单发性脑梗死患者纳入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患糖尿病和高血压、TIA、心房颤动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史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TIA史和心房颤动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9、1.44、1.20、1.58)。结论MCI与SCI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TIA史和心房颤动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詹荣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30-131
目的检测脂蛋白(a)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空腹测定180名正常人(对照组)、110例冠心病组、65例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组的血清Lp(a)及其他血脂项目。结果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L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高血压病患者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Lp(a)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Lp(a)升高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独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增高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65例老年性脑梗死血清Lp(a)含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Lp(a)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Lp(a)]浓度变化。方法测定100例冠心病(CHD)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蛋白(a)[np(a)]浓度。结果CHD患者血清Lp(a)异常率1%。说明患CHD者血清Lp(a)浓度高。结论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CHD的发生。检测血清中Lp(a)浓度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筛选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64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Lp(a)为正常对照,收集肛周脓肿23例,高血压病58例,冠心病25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脑出血10例,脑梗塞恢复期13例,糖尿病38例(血脂正常32例,血脂异常6例),慢性肾炎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7例,重症肝炎及肝硬化15例,恶性肿瘤58例,测定Lp(a),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连续检测血清Lp(a)及Cr浓度。结果肛周脓肿、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功能衰竭、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血脂正常)、慢性肾炎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Lp(a)由肝脏合成,因此重症肝病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Lp(a)降低。血清Lp(a)受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控,而IL-6则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历此疾病状态下血管(或微血管)的炎症或损伤可能就是这些疾病血清Lp(a)升高的共同原因。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及IL-6等异常,这可能就是肿瘤患者血清Lp(a)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患者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及血压(BP)与其血清脂蛋白(a)[Lp(a)]浓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四组研究对象共116例,其中HBW组29例及HB组29例,BW组29例,O组29例为正常对照组。H:血压≥140/85mmHg,B:BMI≥25,W:WHR≥0.85/0.90(女/男),O:血压、BMI、WHR均在正常范围。分别检测其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p(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C-肽(C-P)、胰岛素(Ins)及BMI、WHR,间隔2周共测4次,并测其血压。结果 HBW组患者Lp(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In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HBW组较HB及BW组Lp(a)升高显著(P<0.01);Lp(a)水平与HbA1c、C-P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腹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易导致血清Lp(a)水平升高。这是肥胖并高血压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脂蛋白(a)[Lp(a)]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者,抽空腹静脉血测血脂、血清胆红素。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更为显著(P〈0.01)。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胆红素与LDL和脂蛋白(a)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高血压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LDL、Lp(a)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远志  王邦宁 《安徽医学》2010,31(6):556-55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血糖,血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60例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2h)、尿酶(UA)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G、LDL-C、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对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观察组血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老年2型糖病患者血脂和血糖,尿酸代谢异常的共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发现,全面纠正其血脂、水酸代谢的异常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与男性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内源性性激素对Lp(a)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129例男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Lp(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B(apoA,apoB)的浓度,并同时测定患者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结果:1.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P<0.01),2.血清Lp(a)水平与E2、T水平无明显相关,男性CHD患者E2、T水平与冠脉造影正常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Lp(a)水平的升高是男性CHD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素,其浓度与内源性性激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与老年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关系,并探讨LP(a)是否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起作用。方法:对157例老年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了Lp(a)及部分凝血和纤溶因子的测定,按年龄及疾病情况分为5组。结果:Lp(a)水平在冠心病及脑血检组明显升高,分别为(364±378)mg/L及(34±180)mg/L,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各组部分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差别无显著性。Lp(a)水平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与否、血脂指标、凝血及纤溶因子间无相关性。结论:Lp(a)升高是冠心病及脑血栓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推测Lp(a)并非主要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起作用,或者对纤溶的作用具有某些时相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含量及60例正常对照者的Lp(a)变化,分析Lp(a)与梗死面积大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p(a)的水平高于较小面积脑梗死和腔隙性梗死(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Lp(a)水平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Lp(a)增高,高水平Lp(a)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Lp(a)与脑梗死的面积有关,Lp(a)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及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方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531例,按照Lp(a)浓度是否大于30 mg/dL分为高Lp(a)组(HLPA, n= 191)和低Lp(a)组(LLPA, n=340),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判断是否罹患CAD;CAD患者根据临床稳定性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 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比较两者及其冠脉狭窄程度与Lp(a)的关系。结果高Lp(a)组和低Lp(a)组间在年龄、性 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有可比性。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Lp(a)是入组人群患CAD的独立危险因素。Lp(a)升高,罹患CAD风险增高(OR=2.443, 95%CI:1.205~4.951,P=0.013)。且无论LDL-C 水平高低,高Lp(a)组较低Lp(a)组患CAD 的风险均更高(P=0.006 和P= 0.020)。在冠心病患者中,ACS组较SAP组Lp(a)水平更高(P<0.001);高Lp(a)和低Lp(a)两组间高Gensini评分的患者分别占 17.3%和5.6%(P=0.026),其Gensini评分与Lp(a)呈线性关系(R=0.130, P=0.006)。结论Lp(a)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 (a)是CAD的残余风险;Lp(a)升高与冠心病临床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A1/apolipoprotein B,ApoA1/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T2DM患者134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56例)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7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血清ApoA1/B、Hcy、Lp(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poA1/B、Hcy、Lp(a)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ApoA1/B、Hcy、Lp(a)对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单独及联合预测价值。 结果 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血清ApoA1/B水平低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Hcy、Lp(a) 水平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P<0.05);血清ApoA1/B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负相关,Hcy、Lp(a)与FBG、2 hPG、HbA1c、TC、TG呈正相关(P<0.05);病程、BMI、合并高血压、血清ApoA1/B、Hcy、Lp(a)是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ApoA1/B、Hcy、Lp(a)联合预测的AUC为0.878,敏感度为73.21%,特异度为88.46%,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 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ApoA1/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cy、Lp(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其水平变化可辅助临床预测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为患者病情评估、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LP(a)与2型糖尿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云  张咏 《中外医疗》2010,29(14):68-68
脂蛋白(a)[Lp(a)]是一种经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Lp(a)浓度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远较非糖尿病人群严重:发病年龄早,累及部位广泛,致病情进展快,终未事件多;其首次发生心肌梗死后1年的病死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2型糖尿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5例非糖尿病正常对照组和171例2型糖尿病组+[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98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SDR)55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18例]血清Lp(a)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Lp(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DR组Lp(a)水平高于NDR组和SDR组,而后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a) 水平与PDR的存在有显著性关联(OR=1.22,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Lp(a)可能为2型糖尿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