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曹林德  廖锦元  唐勇 《华夏医学》2000,13(1):111-112
CT仿真内窥镜 (CT Virtual endoscope简称 :CTVE)技术是以螺旋 CT资料为资源 ,采用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对空腔器官内表面具有相同像素值的部分进行立体重建 ,以模拟光学纤维内窥镜效果的方式来显示其内腔的结构 ,并附加伪彩着色 ,以获得人体腔道内三维或动态三维解剖学图像的一种方法 ,1 994年 Vining[1 ] 等首先报道了 CTVE成像技术在结肠及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后 ,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疗机构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  CTVE成像技术条件1 .1 螺旋 CT容积扫描 ,即在床进和曝光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就诊的20例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CT仿真内窥镜检查,分别获得检查部位的仿真内窥镜及立体剖面等3D图像,并对其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诊断结果19例与手术结果一致,1例误诊病例,准确率为95%。CT仿真内窥镜能清楚地显示检查部位的内部结构,其成像较纤维电子内窥镜清晰,能准确反映病灶病变的位置。结论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用于结肠患者中可准确地对病灶进行观察,能清晰准确地反映肿物表面细节,同时还能发现异常粘膜纹。采用CT仿真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无痛、无创、快速、准确的优点,其图像显示清晰,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十六层螺旋CT对68例空腔脏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容积扫描,轴位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处理及仿真内窥镜成像。结果68例中,病变部位包括鼻咽6例、喉6例、气管14例、食管2例、胃16例、结肠18例、胆道2例、膀胱4例。仿真内窥镜可任意调整视野角度及入路方向,能较好地显示空腔器官内的解剖结构,对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及周围粘膜情况显示清楚,并可越过狭窄部位进入常规内窥镜无法达到的细小腔道,但对一些扁平病灶及粘膜的色泽变化不敏感。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是一种新的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1989年螺旋CT的出现是CT技术的重大革新,而近年来多层螺旋Cr(MSCT)的问世又是CT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多层螺旋CT与传统的单层螺旋CT相比,除了扫描速度快以外,主要优势体现在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方面,而CT仿真内窥镜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CT仿真内窥镜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由Vining DJ等首次报道并用于结肠病变的一种特殊的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与三维图像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廉价而高清晰度的内窥镜电脑图文处理系统的组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部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的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4例喉部螺旋CT扫描者行CTVE成像,根据喉腔内部结构、病灶、黏膜皱襞的显示情况和有无伪影将CTVE图像分为3级,分别比较CTVE技术在不同的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的情况下图像质量的优劣。结果:CT原始扫描层厚为2mm、3mm分别与5mm、8mm的CTVE图像质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建层厚为2mm、3mm与5mm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阈值为 -800— -600HU与阈值为-300HU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CT原始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对CTVE图像的质量影响有明显差异。选用合适的原始扫描参数及重建参数,可以提高CTVE图像的质量,对喉部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仿真内窥镜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先行胰胆管水成像扫描,以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在AW4.2工作站上进行MRCP后处理,再用GE仿真内窥镜导航软件选择平滑成像模式,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适当阈值,数值在80~500左右,视角25°~60°,按预选的间距沿胆囊或胆管的长轴(Z轴)方向进动,全方位观察目标,再应用电影模式,产生连续的VE图像。同时还可进行VR处理,进一步观察病变形态、大小和位置。结果:32例检查中,胆囊结石13例,结石位置及数目多能显示,其中2例胆囊内充满结石,腔内胆汁极少,MRVE显示困难。胆总管下端结石16例,显示良好。胆总管下端结石与胰腺癌侵犯在MRVE上表现类似,鉴别诊断较难,结合MRCP相关扫描序列均获诊断。胆管癌1例,位于胆总管中端,呈截断性改变。2例MRVE失败,均为呼吸节律控制不好。32例中均未见有胰管扩张。MRVE结果由2位专业医师做出。本组32例经过纤维内窥镜或手术证实,成功率为93.8%。结论:单凭VE图像不能得出正确的定性诊断,需结合MR断面及常规重组图像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相似文献   

9.
赵魁  吴艳玲 《医学文选》2013,(5):620-621,635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内窥镜系统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窥镜系统配置复杂,种类繁多,但不论哪种内窥镜和在哪个科室使用的内窥镜系统,基本上都包含光学视管镜、冷光源、摄像系统、操作手件和器械、能量输出系统、手术辅助设备、图文工作站这几个部分[1].其中图文工作站是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存储病例,支持对病人信息的统计查询,同时拥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以及丰富的诊断模板及专家词库,对于医院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同行间交流、提高业务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内窥镜系统中所涉及的各方面技术及需求情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磁共振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在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运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技术对1OO例受检者脑血管进行观察,并与常规MRI、MRA、DsA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63例,表现为圆形光滑的管腔,可观察到7~8级以上的分支血管;血管性病变37例,包括:血管挟窄15例,表现为血管内表面不光滑、侧壁分支开口数目减少及行进中视野缩小;血管闭塞9例,在MRVE重建时,闭塞处3D导航路径不能完成,但在其近段或远段仍可进行成像和观察;动脉瘤13例,透过不规则的动脉瘤入口,可见粗糙不平的瘤内壁。结论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可通过血管内膜面光滑程度,侧壁开口的形态及数目,管腔大小等对病变进行判断,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1.
潘菌 《世界感染杂志》2009,9(4):271-273
本文通过综述无痛胃肠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概况、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护理,总结了无痛胃肠镜护理配合及其注意事项,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有益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护理工作的完善;更好服务于病人。  相似文献   

12.
胶囊内窥图像识别系统算法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K  Liu Z  Liu S  He L  Luo Z  Wang H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48-951
从大量的胶囊内窥图像中人工寻找出病变图片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胶囊内窥病变图像智能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大量胶囊内窥正常图像和肿物图像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图像的各个分量上将纹理和颜色相结合提取图像特征向量,分别输入BP(back propagation,后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对不同分量图像的识别结果采用投票原则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内窥图片中的正常图片和肿物图片,有效减少了医生的判读时间,辅助临床医生快速筛查出病变图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对96例常规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过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止血治疗。结果96例经过治疗后随访3个月,其中87例治愈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技术对探查鼻腔深部出血点和对出血点进行准确烧灼或填塞具有重要意义,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可提高鼻出血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入,工作量逐渐加大,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因此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传统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暴露诸多弊端。介绍了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妇产科内病人信息量大,管理不便尤其是常需快速查阅产妇超声检查结果的情况,研究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病人信息管理系统与本地PACS,实现科室病人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产妇超声检查结果的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利用SQL数据库技术,建立适合科室实际的病人信息数据库,基于VC++6.0编制程序,实现病人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与医院信息系统连网,实现信息共享;与超声科连网,依照DICOM3.0标准建立本地PACS,实现产妇超声检查结果的网络传输。结果针对妇产科室的实际开发了一套整合了PACS的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应用该软件能提高病人信息管理的效率,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统计、查询和随时调阅产妇的超声图像、诊断结果等。结论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妇产科管理中进行计算机应用与PACS的开发研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开展鼻内镜下上颌窦及经上颌窦翼腭窝或海绵窦手术提供上颌窦裂孔区解剖学数据。方法收集骨性鼻腔外侧壁保存完好的成人颅骨69具,鼻内镜下确定上颌窦裂孔大体标志和主要结构,测量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最上、中、下三点距离,以及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以鼻底作为水平线的夹角。根据上颌窦裂孔的解剖参数,自行设计出上颌窦盥洗针头并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系统随访,随访过程中使用上颌窦盥洗针头进行鼻窦盥洗,并进行鼻内镜检查,完成系统随访6个月后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右侧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最上、中、下三点距离分别为(3.016±0.228)、(2.753±0.311)、(3.031±0.298)mm,左侧为(2.976±0.264)、(2.849±0.216)、(3.036±0.277)mm;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以鼻底作为水平线的右侧和左侧的夹角分别为(50.000±9.058)°、(39.078±9.541)°,(49.670±8.345)°、(40.980±8.709)°,左右侧距离及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盥洗针头尺寸和大小、角度均有较好的设计,系统随访发现:使用上颌窦盥洗针头结合鼻内镜检查的随访技术,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愈后带来良好效果。结论鼻内镜下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距离约3 cm,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鼻底水平线的夹角30°~60°。上颌窦盥洗针头的应用结合鼻内镜下鼻窦术腔的微处理模式能对鼻窦炎、鼻息肉的预后产生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O lympus CHF P-20纤维内镜对适应病例进行手术治疗,旨在弥补硬质神经内镜的部分缺陷。方法应用纤维内镜对适应病例实施手术治疗:分隔性脑积水、透明隔囊肿行透明隔造瘘术;梗阻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本组27例,均手术成功,不良反应较轻。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追踪观察3~20个月,无症状复发者。结论O lympus CHF P-20纤维内镜完全适合脑室系统手术需要,可顺利抵达病变部位,操作灵活可靠;显示图像能明确分辨出精细脑室结构;镜体柔软,适应脑室结构,损伤更小;因视野范围较大,可达到硬镜不能达到的区域进行观察、操作。其图像质量较硬镜稍差;其位置感与距离感亦差于硬镜,进行手术前应充分熟悉其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能有效地处理临床调查数据,从而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作出准确评价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开发感觉统合失调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结果该系统简便易学,在处理3000例儿童调查数据中迅速、准确地给出评分结果。结论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是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85-88
目的 分析在鼓室成形术患者中应用显微镜联合耳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在我院医治的89 例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并将其设为两个组别,对照组(n=41)单纯使用显微镜治疗,联合组(n=48)使用显微镜联合耳内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干耳率,听力恢复情况、鼓膜愈合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听力提高高于对照组,术后气导平均听阈、气骨导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鼓膜愈合率上,联合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联合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联合耳内镜应用于鼓室成形术患者中,能够提高干耳率,改善听力和鼓膜愈合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套医院器材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医院医疗器材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方便、实用、快捷的特点,并且通用性和扩展性强,适合国内医疗单位的普遍需要,对于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