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子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四脑室囊虫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神经内镜对2例第四脑室内囊虫经中脑导水管进行手术摘除.其中1例术前MRI检查提示第四脑室内囊性病变;另1例术前检查提示病变位于第三脑室内,术中脑室探查时发现病变已经进入第四脑室.结果 2例第四脑室内囊虫均在神经内镜下完整摘除,术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脑脊液电影检查枕骨大孔区脑脊液流动良好.结论 应用电子神经内镜能够方便地对脑室系统进行全面探查,神经内镜手术摘除第四脑室内囊虫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应作为第四脑室囊虫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是由猪绦虫的蚴虫寄生脑部所致,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病。每年全球有5千万人感染此病,约有5万人丧生。 第四脑室是脑室内囊虫病的最常见部位,目前认为手术是治疗脑室内(包括第四脑室)囊虫病的主要选择。但已有应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治愈第四脑室囊虫  相似文献   

3.
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5例四脑室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CT扫描示脑积水、四脑室囊状扩张,4例可见囊虫头节;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脑室内有一囊性病灶,10例可见囊虫头节。血清囊虫ELISA检查10例阳性。13例术后颅高压症状均立即解除,2例误诊为脑积水,摘除囊虫后症状消失,随访1.5年未见复发。结论 MRI是诊断四脑室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可协助诊断。枕下正中入路四脑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囊虫病在我国部分地区仍不少见。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尚少报导,现将确诊脑囊虫病37例和对照组75例的检查结果报导如下。 检查对象 共收集分别经头颅CT、头颅X线片、皮下或/和脑内囊虫活检、以及脑脊液和/或血液豚囊虫间接血凝试验等检查,所证实的脑囊虫病37例。病程为6天~30年,平均26.2个月。临床有癫痫发作、颅内压  相似文献   

5.
第四脑室内囊虫病的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各组织中所引起的疾病 ,其 6 0 %~ 90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1 ] 。累及脑室系统的囊虫病临床上以第四脑室内最多见 [1~ 6 ] ,它具有潜在的致死性 ,MR应用前多难以早期诊断 ,我科在过去的 5年间经MRI等诊断第四脑室内囊虫病 (NCFV) 7例 ,均及时手术 ,效果很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7~ 42岁 ,平均32岁。病程 1~ 6个月 ,平均 3.5个月。1.2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 6例 ,均呈阵发性 ;头晕 4例 ;走路不稳 3例 ;视物模糊 2例 ;抽搐 1例 (合并有脑实质病灶 ) ;视乳头水肿 5例 ,…  相似文献   

6.
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MRI表现及其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囊虫以脑实质内囊虫最多见,而脑室、脑池内囊虫极少见,以往仅有少数病例报道[1,2]。笔者总结了61例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并对两者加以比较,以期提高MRI对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对我院1996年9月至2003年10月经临床证实的61例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61例脑室、脑池内囊虫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13~71岁,平均33岁。病程36d至2年,平均3.5个月。2.临床表现:38例脑室内囊虫中,头痛、恶心、呕吐32例,多呈阵发性,出现Bruns征者27例,视乳头水肿25例,癫痫发…  相似文献   

7.
脑室内猪囊虫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室内猪囊虫病占脑囊虫病的17%。如手术及时,效果较好。作者根据我院近年收治的28例脑室内囊虫病,并对其中2例的囊虫囊胞以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现就有关的问题讨论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28例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1~63岁,其中11~20岁9例,24~30岁5例,31~40岁4例,41~50岁4例,51~60岁3例,61岁以上者3例。囊虫位于第四脑室内26例(93%),位于侧脑室内2例(7%)。  相似文献   

8.
脑室造影确诊CT平扫难诊性单纯性四脑室猪囊虫6例报告空军张家口医院王志明,刘志,陈永珊,韩树生报道目前,脑囊虫病依据头颅CT、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囊虫免疫学检查已易于诊断,但是,单纯的第四脑室囊虫仅靠CT平扫作为定位诊断就十分困难。我们遇到6例,均为颅高...  相似文献   

9.
囊虫性脑膜炎(附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3例囊虫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医师病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囊虫性脑膜炎患者63例,对其起病形式、临床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多生活在囊虫病高发地区(95%);慢性或亚急性起病(95%);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60%),可伴有发热(27%)或痴呆(15%),脑膜刺激征阳性(63%);血嗜酸性细胞增加(50%);CSF以淋巴细胞为主(47%),蛋白可升高,囊虫抗体阳性;皮下结节活检被证实为囊虫;非脑囊虫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可伴有脑积水(49%)。结论 囊虫性脑膜炎是一种少见浆液性脑膜炎,应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及原发或继发的脑膜癌变等鉴别。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约占囊虫病的 6 0 %~ 80 % ,多见于脑膜、大脑皮质 ,亦见于脑室〔1〕。在脑室内的孤立性囊虫囊肿 ,通常见于第四脑室。本组经手术证实的第四脑室囊虫病 11例 ,有一定临床特点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为 1 7∶1。 10~ 16岁 6例 ,30~ 6 0岁 5例 ,病程 10天~ 6年。有皮下囊性结节 4例 ,排绦虫史 3例 ,视乳头水肿 9例。1 2 临床表现 头痛 8例 ,呕吐 11例 ,头晕 7例 ,Brun征 5例 ,视乳头水肿 9例 ,皮下囊性结节 4例 ,强迫头位 2例。1 3 辅助检查 …  相似文献   

11.
脑室猪囊虫病齐兰平,薜义,郭卓平脑囊虫病目前归为四型: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文报告脑室内猪囊虫病30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检验证实。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岁,平均22.1岁。少年儿童16例,青年10例。病程1个月~2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的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演变。方法选择在天坛医院多次行抗囊虫药物治疗的13例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根据头颅影像学对患者进行分期,分析不同分期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影像学演变。结果 5例脑内为1个囊虫病灶患者行血囊虫抗体检测6次,抗体阳性仅1次(1/6),而8例脑内囊虫1个的患者行血囊虫抗体检测13次,结果均为阳性(13/1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脑内为1个囊虫病灶患者治疗前后共行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测4次,抗体阳性1次(1/4),而8例脑内囊虫数量1个的患者治疗前后共行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测10次,抗体阳性7次(7/1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第一期和第二期病灶溶解消失率为30%(64/211),第三期和第四期病灶溶解消失率为0(0/27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例患者囊虫钙化灶周出现严重的脑水肿。结论脑内囊虫数量1个的患者血囊虫抗体阳性比例显著高于脑内仅有1个囊虫病灶患者。第一期和第二期囊虫病灶经抗囊虫药物治疗后可消失或数量明显减少,预后好于第三、第四期囊虫病灶。钙化不完全的第四期囊虫病灶易引起灶周水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0例脑囊虫病的临床及8例脑局部剖检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的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及体征,2.便绦虫史或皮下囊虫结节,3.头部CT扫描符合脑囊虫病的特征性改变,4.囊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5.手术或脑组织活检证实为脑囊虫。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再伴有余各项中任何1~2项即可诊断。本文100例,其中脑实质型96例,第四  相似文献   

14.
观察107例脑囊虫病患者,42例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根据患者头颅CT扫描分为3型。①脑室型(7例):囊虫在脑室系统内完全或不完全梗阻CSF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②脑实质型(7例):脑实质内有散在或较密集的囊虫病灶。③脑水肿型(28例):脑实质内单个或散在囊虫病灶,病灶周围明显水肿,脑室系统对称性缩小。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T3、T4及IgG均明显低于无颅内压增高的脑囊虫病患者,表明脑囊虫病产生高颅压的主要原因为变态反应引起脑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血清循环抗原(CAg)与神经影像学(CT、MRI)的关系。方法根据诊断脑囊虫病的四个标准,对确诊的36例脑囊虫病病人行CAg定量测定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并分期。结果根据神经影像学检查,36例脑囊虫病人在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之间的CAg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CAg的含量与脑囊虫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具有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71。结论(1)脑囊虫病人循环抗原与神经影像学(CT、MRI)表现具有相关性;(2)血清循环抗原的检查可用于对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侵袭理念在癫痫型脑囊虫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在CT或MRI或导航下精确选择人颅点,采取直径为2.5cm环钻开颅,在显微镜下,运用微侵袭理念,垂直切开皮质.完整取出脑囊虫。结果 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均完整取出.无手术死亡,无手术新增加神经功能缺失。原肌力下降18例,有17例恢复正常,原感觉减退11例.完全恢复正常,语音障碍9例,也完全恢复正常。癫痫完全控制而且不需要服药135例,仅3例需口服抗癫痫药物才能控制癫痫。结论 运用微侵袭理念摘除脑囊虫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保全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病患者免疫学研究柳忠兰曹云鹏丁丽王嗣欣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病。为了解脑囊虫病患者免疫学改变特点,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40例脑囊虫病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了检测。资料...  相似文献   

18.
脑囊虫病与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北方地区脑囊虫病是症状性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年来[1-3]诊治2600例脑囊虫病发生癫痫的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据1985年全国脑囊虫病会议拟定脑囊虫病诊断标准、分型标准[4],我院1970~1990年确诊脑囊虫病患者2600例。癫痫型886例(34%),以癫痫为唯一症状;脑实质型662例(25%),以癫痫为主要表现;混合型692例(26.6%),部分患者有癫痫表现。蛛网膜下腔型175例(6.7%),脑室型170例…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有效药物治疗:吡喹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495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数据,影像学指标及治疗方法。结果:495例脑囊虫病患者中59.2%为男性,40.8%为女性;82.0%为农村人口,18.0%为城市人口。患者中癫痫发作340例,头痛171例。血液和脑脊液免疫检查囊虫阳性率分别为67.8%和46.9%。CT和MRI检查显示,患者中包括了四种类型脑囊虫病。其中437例给予吡喹酮治疗,41例手术治疗。23.7%患者痊愈;71.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脑囊虫病流行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癫痫发作和颅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应用吡喹酮有效。  相似文献   

20.
颅脑包囊虫病按部位分成脑外包囊虫病和脑包囊虫病,脑外包囊虫病又分为颅骨型、颅骨硬膜外型、联合性(脑—硬膜外—骨骼病变)。颅脑包囊虫病以脑部多见,在有的统计材料中,脑包虫囊肿占第三位,而颅骨包虫囊肿仅占骨包虫囊肿(1~2%)中的3~4%。后颅窝及脑室内包虫囊肿只见个例报告。脑包囊虫病极易误诊,有的病例出现脑部症状经11年之久始获明确诊断。对颅脑包囊虫病主要采取平片检查。病变从板障开始,破坏颅骨,并且容易破出骨板,形成颅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