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雪  杨宏  孙博 《吉林医学》2015,(5):10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F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变化。结果:相交治疗前两组患者QOF评分、ESS评分及BI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期间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缺损神经的修复,促进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分的不同。结果①人院21d、35d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5d后,两组患者BI评分及QO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SS、BI、QOF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ESS、BI、QOF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电刺激小脑顶核、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发病48h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应用简化Fugl-M 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欧洲卒中评分(ESS)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前FMA评分、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0d ESS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脑梗死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102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并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情况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P0.05);治疗7 d与14 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对比(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的对比(P0.05);治疗7 d与14 d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脑梗死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充分改善。  相似文献   

6.
赵占东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70-127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积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给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结果: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明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8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法,乙组38例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BI、QOF评分。结果甲组治疗后BI评分、QOF评分明显低于乙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晓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2,(8):88+91-88,91
目的探讨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病人给与常规的脑卒中后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肢体康复指导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况的变化,采用骨骼肌肉功能评估问卷(MF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定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4周后,其MFA、BI和HAMD评分较康复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给予早期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后MFA、BI和HAMD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肢体功能康复指导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肢体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常治疗时照组(3s例)采用常规给药治疗,早期康复干预组(40例)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稳定48 h后,在常规给药治疗的基础上开始康复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以及心理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0d后均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MA评分、NDS评分、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0 d后,常规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干预组的FMA评分、NDS评分、BI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NDS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 年7 月~2011 年10 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评价2 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改善效果.结果:2 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肢体功能障碍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其中试验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强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和画钟试验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可显著提高和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63例,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BI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及QOF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能力、自主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于2009年1月-2013年1 1月对我区某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一致,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研究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对其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9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5周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观察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身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96例脑梗死后的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只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DL、焦虑、情绪情感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S评分、ADL评分、焦虑评分、情绪情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能力,并可以改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脑梗死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2周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4周后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FMA、NIHSS、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周FMA、BI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对效果影响显著,对于脑梗死瘫痪患者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3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33例患者为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2周、干预后12周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对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BI量表得分观察组干预前26.18±7.79分,干预后2周41.47±17.34分,干预后12周80.29±19.34分;对照组干预前23.94±11.51分,干预后2周54.55±18.17分,干预后12周89.39±9.98分。干预后2周、12周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较入院时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任凤梅 《吉林医学》2013,34(9):1770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做出分析和评价。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成员增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以及巴氏指数(BI)评分。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与康复治疗前相比,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巴氏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发病〈72小时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由神经内科医师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由康复医学科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在帮助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心理疾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