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静  李静  高瑞格 《现代保健》2011,(8):160-161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186例不孕患者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2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比较,后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排卵前进行IUI妊娠率高于排卵后IUI(P<0.05).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促排卵周期及排卵前行IUI妊娠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授精时机对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进行的204个夫精人工授精周期的资料,授精日取精后采用直接上游或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精子,按WHO标准计算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根据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6)的不同分为2~5、5~10、>10组;根据人工授精时机分为排卵前组、排卵后组和排卵前后组,统计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2~5、5~10、>10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1%、14.7%和21.0%;排卵前组、排卵后组、排卵前后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6.7%、15.4%和13.5%;不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不同授精时机各进行1次人工授精的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液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在排卵前后的不同时机进行授精对临床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06-1007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与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IUI治疗的665对患者(共1 42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妊娠将1 426个周期分为妊娠组(202个周期)和未妊娠组(1 22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孕类型、不孕因素以及治疗方案。结果妊娠组年龄、治疗周期均显著低于未妊娠组,成熟卵泡数、处理后精液密度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两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因素、治疗方案及处理后精子活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治疗周期数、成熟卵泡数及处理后精液密度可能对IUI临床妊娠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逆行射精是指在性交射精时,有射精动作及快感、高潮,但精液未射出,而是逆向流入膀胱,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应首先用立位性交技术、药物或手术治疗以恢复顺行射精,如上述治疗失败,为了解决生育问题则可回收射精后尿液中精子行辅助生殖。从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回收精子用于人工授精前,一般采用某种营养液多次洗涤,降低了精子回收率。本文采用射精后直接排尿于HTF—HEPEs液(带HEPEs缓冲液的人输卵管液)中,立即离心,不洗涤,直接用上游法回收有活力(a级+b级)精子,行宫腔内授精(IUI)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激惹、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生殖科门诊就诊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15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填写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进行评分。对照组75例按常规IUI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75例另外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心理干预前后IDA量表评分及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IDA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DA量表可应用于人工授精患者的心理调查,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对117例人工授精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得出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成功率达到了17%.结论:针对不孕症患者是特殊的就医群体,除了给予生物学上的治疗之外结合全程的心理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提高护士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激励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生殖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提高和检测生育力的手段也有了不断进展。用精子优选法去除精液中的杂质及死弱精子,筛选高质量的精子作宫腔内授精(Intrauteine Insemination,IUI)提高受孕率,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较方便的临床手段。 作者于1993年3月~1995年3月对40对不孕夫妇126个周期采用精子上游法(Swim—up sperm)进行官腔内授精的研究,以探讨和评价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1 659个IUI周期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数、IUI的时机、洗精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数、IUI的周期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IUI治疗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厚度、IUI治疗周期数、排卵数及洗精前前向运动精子数有关(P0.05);与不孕类型、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IUI时机、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数无关(P0.05)。结论影响IUI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子宫内膜厚度、患者年龄、IUI治疗周期数、排卵数及洗涤前前向运动精子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方案进行IUI治疗的665对患者(共1 42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多胎妊娠率分别是0.00%和1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周期对IUI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降低多胎妊娠率,也许是IUI治疗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新方法——输卵管内精液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内精液灌注(FSP)是一种人工授精的新方法。其是:用一定的装置封闭子宫颈口后,向子宫腔内注4ml处理过的精子悬液,利用子宫腔压力,使输卵管内口张开,精子悬液进行输卵管内,FSP在理论上具有优于其他人工授精方法的一些特点,且在临床不孕症治疗研究中取得一些进展,目前尚不能对其疗效是否优于传统的人工授精方法下一个肯定的结论,但FSP在不孕症的治疗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AID治疗的病例660例,共1 305个AID周期,探索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AID日内膜厚度和授精方式等与AID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AID治疗的25岁组的妊娠率(31.7%)高于25~35岁组(22.8%),≥35岁妊娠率(19.4%)降低更明显;不孕年限≤5年组妊娠率(24.8%)高于5年组(18.6%);宫腔内人工授精组(IUI)的妊娠率(26.2%)高于宫颈管内人工授精组(ICI,1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年龄和授精方式是AID妊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ID的妊娠率随女方年龄增大而降低;女方年龄小者、采用IUI法者,AID的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对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80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药物组;促排卵药物组又分为克罗米芬组(CC组)、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和克罗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HMG组(16.07%)、CC+HMG组(16.81%)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7.51%)和CC组(7.89%)(P<0.01)。结论应用HMG和CC+HMG促排卵可提高IUI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1382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婧  权孝珍  谢明霞  徐蓓  曾丹  刘玉芹  艾继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58-1660,1676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相关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3月因不孕于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943对,共1 382个周期。分析女性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IUI治疗周期数及促排卵方案等临床因素和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不孕年限超过10年的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②继发性不孕的妊娠率高于原发性不孕的妊娠率(P<0.05)。③女方因素中,妊娠率最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低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因素中,以性功能障碍和精液液化不良的妊娠率最高,畸精症的妊娠数为0。④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夫精人工授精中,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原因和促排方案均可影响妊娠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宫腔内人工授精111例妊娠成功时机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最佳时机。方法:分析111例IUI成功妊娠并已分娩者的月经周期、基础 体温(BBT)、尿LH、阴道B超监测与宫颈评分。结果: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22mm和子宫内膜厚度达9mm以上,尿LH呈弱阳性或阳性时,次日为IUI的最佳时机。IUI当天宫颈评分与妊娠率呈正相关性,宫颈评分对于选择IUI时机与估计妊娠机会有重要意义;月经周期和BBT作为IUI时机选择指标准确性低,但对下一周期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结论:尿LH与阴道B超监测是IUI时机选择的重要指标,宫颈评分、月经周期和BBT对选择IUI时机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治疗后生化妊娠与临床妊娠周期的精液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月2月因不孕症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UI治疗的370周期,其中随访妊娠结局为生化妊娠的15周期为观察组,临床妊娠的38周期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IUI术中丈夫精液优化后的数据及患者临床数据。结果两组精液优化后的各项常规参数、女方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年龄以及IUI日子宫内膜厚度、不孕诊断、不孕原因以及IUI方案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I日子宫内膜的不同类型在生化与临床妊娠的结局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后生化妊娠的原因,可能与IUI日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行促排卵IUI治疗的805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周期数、授精次数、促排卵方案、优势卵泡数目、是否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诱导排卵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1年龄30组、31~36岁组、37~40组、40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4%、16.59%、7.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孕年限3年组、3~5年组、5年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8%、14.44%、13.38%,随着不孕年限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授精周期数为1、2、3、3次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07%、15.56%、12.00%、10.34%,授精周期数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周期中授精1次和2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0%、16.06%(P0.05)。4氯米芬、来曲唑、氯米芬+尿促性素、来曲唑+尿促性素、尿促性素5种促排卵方案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15%、13.73%、21.74%、19.15%、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优势卵泡为1个临床妊娠率为12.17%,低于2个组(19.08%)、3个组(20.88%),(P0.05)。6使用HCG诱导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5.59%,略高于未使用HCG诱导排卵组(12.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促排卵IUI妊娠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优势卵泡数目。结论患者年龄、授精周期数、优势卵泡数目是影响促排卵IUI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促排卵方案、授精次数、是否使用HCG诱导排卵等对促排卵IUI临床妊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后妊娠女方的临床数据和随访结局。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9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后妊娠的不孕夫妇共154对,实施165周期IUI结局均为妊娠,随访至2020年12月。按早期妊娠是否丢失分组,早期妊娠丢失组包括生化流产组和临床流产组。回顾性分析165周期的数据,备选变量兼顾临床意义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结果 早期妊娠丢失组和无丢失组的女方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沉、D-二聚体、基础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甲状腺激素(TSH)、不孕年限、自然流产次数、不孕类型、方案类型、诱发排卵(OI)方案、黄体支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病因分类单因素分析在早期妊娠丢失组和无丢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病因参数进入向后逐步回归模型,随访至2020年12月已有143例活产分娩。结论 回顾性有限数据提示女方的不孕病因可能是IUI助孕妊娠后影响早期结局的因素,IU...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男性因素与IU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329个IUI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IUI结局分为妊娠组、非妊娠组,比较各组患者在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病史、精子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按照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精子参数等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年龄>35岁组临床妊娠率低于≤35岁组(P<0.05),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临床妊娠率低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P<0.05),其余各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下,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男性不育者应尽可能采用IUI进行治疗,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或女方年龄偏大时可考虑IVF或ICSI。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与否对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不孕患者进行417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IUI导管排气组(221周期);B组为IUI导管未排气组(196周期)。结果: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总病例妊娠率为25.00%。其中A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B组周期妊娠率为11.73%,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的周期妊娠率虽然无明显差异,但A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B组周期妊娠率,在临床中有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