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手送管与双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双手送管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患儿采取单手送管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情况、留置针留置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及穿刺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需助手配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组内手足背静脉与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与手配合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及穿刺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采用单手送管能够提高穿刺效率和穿刺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方法 2015年1~2月期间,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4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4例,对照组209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中采用双手操作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进针送管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进针送管方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适合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0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40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单手送管法优于传统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4.
王米艳  王海燕  李媛 《全科护理》2011,9(13):1161-1161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0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40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单手送管法优于传统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送管新方法,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共1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为其留置静脉针时采用单手送管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手配合送管方法.结果 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单手送管方法优于双手送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单手送管在婴幼儿浅静脉置管穿刺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单手送管、两人配合送管、双手送管三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在小儿浅静脉置管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158例行浅静脉置管穿刺的婴幼儿,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单手送管组(52例)、两人配合送管组(51例)、双手送管组(55例)。结果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单手送管组穿刺成功率最高(92.3%),其次为两人配合送管组(82.4%),双手送管组的穿刺成功率最低(67.3%)。结论为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首选单手送管法,其次选两人配合送管法,尽量避免选用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童专科医院门诊输液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3月门诊输液的患儿分为研究组1670例和对照组1980例,研究组由1名护士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穿刺,对照组由2名护士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效率、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效率和穿刺成功率及患儿或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节约人力资源,适合在儿童专科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6例婴幼儿接受留置针穿刺400例次,按穿刺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次采用传统单手送管,观察组200例次采用保留针芯单手送管,并对其穿刺成功率及送管失败率进行分析,同时调查儿科病区护士对2种送管法的支持率.结果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的成功率高于传统送管法,送管失败率低(P<0.01),同时儿科病区护士对保留针芯送管法支持率高.结论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能够提高婴幼儿留置针穿刺1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3种不同送管方法对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850例住院行留置针输液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双手送套管法操作,B组采用单手送套管法,C组采用保留针芯单手送套管法,比较3种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B组穿刺成功率优于A组,C组穿刺成功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送管方法穿刺成功后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针芯单手送套管法可提高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尽管穿刺成功后的留置时间与其他手法无区别,但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新生儿静脉穿刺中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必然性。方法350例患儿接受穿刺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5例采用单手送管,对照组175例采用双手送管,并对其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送管手法成功率95.43%,对照组成功率8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3,P〈0.01)。结论单手送管法可以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按静脉留置针穿刺先后次序将60例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各30例。传统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双手配合送管方法,改进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并及时将回血冲净方法。结果传统组穿刺成功率60.00%,改进组穿刺成功率90.00%;传统组留置时间为(3.06±0.90)d,改进组为(4.56±0.93)d,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留置针到达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法并及时将回血冲净,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10-711,713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定期观察两组发生口臭、口腔炎性反应、口腔溃疡、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2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停用的时间。结果 4d内,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后,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略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及MV的使用时间.但并不能隆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口腔癌根治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7例,术毕前30 min C组输注生理盐水15 mL、D组输注含右美托咪定0.5 μg·kg-1液15 mL.记录围术期生命体征;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问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唤醒后1min HR、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而D组术毕时、唤醒即刻HR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2.2%,低于C组的51.9%(P<0.05),且躁动程度减轻(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同时不导致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5.
浅静脉直刺穿刺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浅静脉直刺穿刺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操作者分别采用传统法和直刺法,为100例住院病人行手背静脉穿刺输液,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病人对疼痛的感觉、穿刺成功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的次数、病人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发生率、病人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分别经t检验,P<0.001及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穿刺方法满意度分别经秩和检验P均<0.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分别经字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皮下淤血发生率经字2检验,P<0.001,有显著性差异。以上说明浅静脉直刺法明显优于传统法。结论浅静脉直刺法可减轻病人疼痛,减少皮下淤血,增加血管重复利用次数,达到快速、准确、高效、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以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儿科4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名护士中,总体压力平均分为2.855分,属于压力程度较高的水平,其中家属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总得分最高(144分),其他依次为医疗护理意外带来的压力(136分),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133分),工作环境差、待遇低(98分),患儿不合作、加重工作负担(92分),人际冲突带来的压力(82分);压力程度非常高的项目依次为家长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占65%),医疗护理意外(占55%),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占32%)。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理管理者干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文化素养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诊室血压(OBP)及动态血压(ABPM)监测数据。方法选择参加2012年春季体检的辽宁省人民医院和辽宁省金秋医院临床科室从业护士71名为分析对象,对照组为76名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女职工。全部入选对象均接受了OBP和24 h-ABPM检测。结果从业护士组的隐性高血压(MH)患病率为14.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5),而白大衣高血压(WCH)患病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 OBP测量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OSBP、ODSP平均测量值分别为(125.35&#177;15.14),(76.15&#177;9.67) 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71&#177;16.62),(82.94&#177;11.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18,3.907;P<0.05)。 ABPM监测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24 h-mSBP、24 h-mDBP分别为(127.34&#177;13.46),(79.47&#177;10.36)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9&#177;13.73),(75.82&#177;9.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1,2.261;P<0.05)。dSBP、dDBP、nSBP、nDBP测量值和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18,3.284,2.547,3.544,2.864,2.561,2.623,2.837;P<0.05)。结论大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群体ABPM各类监测指标及血压负荷值较高,OBP测量值较低,并存在着MH患病率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18.
3种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对小儿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头部静脉、手部静脉和足部静脉3种不同的穿刺部位对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静脉穿刺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部穿刺组、手部穿刺组及足部穿刺组,每组各50例。结果3组行静脉穿刺患儿以头部穿刺组的留置时间最长,为(4.12±1.93)d,其次为手部穿刺组,为(3.43±1.6)d,最短为足部穿刺组,为(2.71±1.59)d,经统计学分析,F=9.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手部穿刺组(32.0%)、足部穿刺组(26.0%),最低为头部穿刺组(12.0%),经统计学分析,χ2=5.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1-3岁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首选头皮静脉,其次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吸引气管套管不同吸引方式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气管插管且使用了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的住院患者3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单日采用10ml注射器直接吸引侧管(A组)、双日采用一次性留痰器连接负压中心吸引装置吸引侧管(B组),依次循环,每种方式吸引30d,共计60d。观察两种不同吸引方式下,患者所致的咳嗽反射频次、日吸引总量和操作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两种不同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和吸引出的分泌物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操作者满意度评分为(8.19±1.65)分,高于B组的(5.43±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6,P0.01)。结论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吸引,其吸引效果的差异不大,但A组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3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组、联用组各51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治疗,单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行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记录并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用组和联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P<0.017)。单用组和联用组的音消失、止咳、退热、平喘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联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结论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