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复查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2例患者采用电话回访或邮寄方式调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复查依从性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复查依从性好有54例(58.70%),复查依从性差有38例(41.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查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为学历低、每次复查耗费高、非贵州省人民医院复查及非固定医生复查。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复查依从性一般,由多种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ICU期间的谵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对其进行谵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14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有108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1. 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入住ICU时间、医疗支付方式、合并症、瓣膜种类与ICU谵妄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入住ICU时间、合并症及瓣膜种类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ICU谵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年龄越大、体外循环时间越长、入住ICU时间越长、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合并症者、机械瓣膜置换术者,越容易发生ICU谵妄,医护人员可针对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抗凝依从性问卷及抗凝知识问卷对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 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的抗凝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6.44±3.70)分,33.6%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差,抗凝知识平均得分为(13.52±5.86)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抗凝知识、文化程度、月收入及年龄是抗凝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其中抗凝知识对患者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最大。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增加患者的抗凝知识,加强对较低文化程度和收入及年轻患者的干预指导以提高其抗凝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2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病一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用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139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9.51±8.53)分,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服药种类、出院指导质量为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患者感知的个人状态得分不理想;护士应鼓励患者配合进行早期康复,强化出院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康复信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需求,提高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LHFQ)对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3.77分±10.93分,生活质量得分为56.67分±12.44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理解感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理解感、病人病程可以解释病人生活质量总分13.4%的变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和生活质量状况较差,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理解感、病程是病人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干预。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睡眠、疼痛、食欲、运动情况及生活自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结果 有效地减少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抗凝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是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地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地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对16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总分为(184.13±27.08)分,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类型、并发症、康复训练为恢复期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家庭应给予年龄较大脑卒中患者以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加强康复训练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加快社区康复的建设并提高其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促使社区、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肝癌的患者95例,采用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为(140.28±15.55)分,主要影响因素有居住地、配偶健康状况、肿瘤复发、临床分期、家庭经济、文化程度。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对10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均有明显受损;疾病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年龄和疾病活动程度是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针对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给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与症状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3个社区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94例,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体系中的共性模块(FACT-G)以及安德森症状评估表(MDASI),对其一般资料、生存质量和症状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患者生存质量与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社区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总体不佳,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卡氏评分、婚姻状况、疾病负担等。患者症状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疲乏、健忘、睡眠不安、麻木感、苦恼、口干等为患者主诉较为严重的症状。结论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应做好生存质量各影响因素的评估,并重点控制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症状,以便维持功能,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2组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还加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2组患者经6个月相应治疗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QOL进行评定,同时对影响QOL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QOL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loge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脑卒中患者QOL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患病到治疗的时间、职业、早期康复治疗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QOL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50例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中上水平,生存质量中的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较高,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低于常模.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经济收入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也有差异.结论 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总体较好,但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护理人员应了解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生存质量(QOL)的现状,探讨影响QOL的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120例A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AS患者QOL各维度评分均较低,总体健康状况、躯体疼痛、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均被纳入影响AS患者QOL的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AS患者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贾丽  李萍  赵霞 《上海护理》2014,14(1):16-18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乌鲁木齐30个社区的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1340例,运用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4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8.5±15.6)分,其中逃避和限制性行为(26.1±5.3)分;心理社会影响(34.1±8.6)分;社交活动受限(15.4±4.9)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共有9个,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分别是民族、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混合性尿失禁和中重度尿失禁。结论乌鲁木齐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整体较好,影响因素较多,应依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今后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组织研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3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患者与35例(无肿瘤及慢性疾病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期患者在经济状况,心理状态,躯体症状,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均比对照组减低,特别在经济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医护、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所省级综合性医院同期首次发病的76例脑卒中患者,通过脑卒中影响量表(SIS)收集患者脑卒中后1个月、4个月的资料,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照顾类型、性别、病变部位、婚姻、合并症6个变量与脑卒中后1个月的生存质量有关,其中文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康复护理、婚姻、社会支持、性别与脑卒中后4个月的生存质量有关,其中康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存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中的白血病特异性量表及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结果 11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18.64±26.859)分,4个维度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和感染以及患者目前的体能状况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是否继续工作、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受损最严重的为功能状况,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其要重视低收入、无工作且有出血症状患者的观察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