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溴己新辅助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辅助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5·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溴己新辅助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40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7例恶心,4例腹泻,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药指南》2015,(33)
目的对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77.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3.4±1.2)、(3.9±1.4)、(2.4±0.8)d;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5.2±1.5)、(5.9±1.7)、(3.3±1.4)d,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迅速缓解患儿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7,(35)
目的分析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5例。参照组患儿使用维生素C配伍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应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头孢他定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在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儿应用头孢他定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应用头孢他定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间患儿在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采用药物头孢他啶同时给予药物盐酸溴己新共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总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痛)合并肺炎治疗中辅助作用。方法:选取80例先心病合并肺炎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给予抗感染、雾化、平喘、吸氧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进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中盐酸溴己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更换现行局颁标准YBH10902004-2016Z和YBH04412004-2016Z中的流动相,以及稀释供试品溶液以减少葡萄糖的进样量,改进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0 g,加900 mL水使溶解,用0.5 mol/m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用水稀释至1 000 mL)-乙腈(20∶8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49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盐酸溴己新色谱峰的理论板数均大于2 000;盐酸溴己新质量浓度在5.21~83.3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1.53%(n=9)。6批样品中盐酸溴己新的含量为40.31~41.96μg/mL(n=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溴己新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溴己新雾化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1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氨溴特罗口服液与溴己新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5~10mL/次,2次/日;对照组40例,给予溴己新4~8mg/次,3次/日。两组均加苯唑西林钠100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5.14±1.50)d,对照组(5.55±1.46)d。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平均痰鸣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具有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副作用小等特点,是治疗儿童支气管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己新注射液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入院后咳嗽、喘憋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己新注射液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入院后咳嗽、喘憋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优选盐酸溴己新滴丸制备工艺,并建立测定其中盐酸溴己新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滴丸制备工艺。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醋酸溶液(以三乙胺调pH至3.2)-甲醇(45∶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为,聚乙二醇(PEG)4000∶PEG 6000=1∶1(m/m),冷凝剂为液状石蜡,其温度为(10±2)℃,药物∶基质=1∶15(m/m),药液滴制温度控制在90~95℃,滴制距离为(10±2)cm,滴速以每滴3~4 s为佳。盐酸溴己新质量浓度在0.041 2~0.206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为1.34%(n=9)。3批样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每丸含2.57,2.80,2.60 mg。结论 优选的该滴丸制备工艺可行,且效果好;所建HPLC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0.1~0.2 mg/(kg·d),7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53/56),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肺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肺感染的疗效。方法:将37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0例)和对照租(194例),试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每次4mg(盐酸溴己新4mg,葡萄糖5g),Qd;对照组只采用综合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对肺感染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8.
《西北药学杂志》2015,(6)
目的评价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维普数据库(Weip Database,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8篇,包括溴己新对比氨溴索、二陈汤、咳喘宁口服液、S-羧甲半胱氨酸和安慰剂组;利用Jadad质量评分工具进行方法质量评价。结果溴己新组对比氨溴索组共4个RCT,临床总有效率比较:RR=0.83,95%CI(0.76,0.91),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由于文献数量少限制而进行描述性分析。结论溴己新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但是质量评分以及Meta分析显示其疗效低于氨溴索。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本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Hp转阴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Hp转阴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