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检测和及时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56例,干预组475例,对照组381例,两组均给予早期检测、常规护理,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经皮黄疸测定值达到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考虑光疗值时,立即给予茵栀黄颗粒联合妈咪爱颗粒,对照组不用药,同时,每天检测两组经皮黄疸值,达到推荐标准光疗者转新生儿科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达到推荐标准光疗的人数。结果:干预组达到推荐标准光疗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检测并及时治疗能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22-123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在本院实行母婴同室的6 23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感染例数为57例,为0.91%。按照护理干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本院2007~2010年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情况分析显示,共有57例新生儿出现了感染,感染率为1.50%~0.45%,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部位研究显示,主要的发病部位为上呼吸道,为32例,占56.14%,其次为皮肤14例,占24.56%。对研究人群进行不同护理,其早期护理组发生感染例数为9例,占0.40%,常规护理组发生感染的例数为48例,占1.23%,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病因为细菌性感染,早期护理组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应注意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剖宫产第一胎的足月新生儿16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取诱导早期排便,腹部抚触,口服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不给予早期干预。观察、测量并记录新生儿生后1~7 d经皮测量胆红素值,同时记录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素。结果干预组经皮测量的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喂养、游泳和抚触;对照组常规护理。记录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应用妈咪爱干预以减少其不必要的住院。方法我院980例产科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每日测经皮胆红素(TSB)筛查黄疸。建议TSB在生后第1天大于85μmol/L,第2天大于137μmol/L,第3-5天大于171μmol/L为黄疸的临界值进行早期干预,予妈咪爱口服。通过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对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王硕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00-101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975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并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法,监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与同是本院出生的881例新生儿相比较。结果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975例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凡查出孕妇血型为O或Rh阴性,并与丈夫血型不合,且抗A(或B)效价>1∶64,或抗Rh效价>1∶8,分娩时常规留取脐静脉血3ml,送验血型和溶血三项试验,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不等黄疸出现,立即开始治疗,作为早治组。孕妇未作血型检查,其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后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而开始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高峰期胆红素值、出生体重、胎龄以及换血例数、胆红素脑病发生例数等。结果十年间共诊断新生儿溶血病46例,其中早治组28例(ABO溶血病26例,Rh溶血病2例),对照组18例(ABO溶血病16例,Rh溶血病2例)。黄疸持续时间,早治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高峰期胆红素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生体重、胎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2例Rh溶血病均经换血治疗,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治组全部治愈,未经换血,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利用脐血检验能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在黄疸出现前确诊并开始治疗,能显著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减少换血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8.
范晓鋆  陈伟 《安徽医药》2015,36(6):693-694
目的 评价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的意义及早期不同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新生儿进行早期黄疸动态监测, 将动态监测中发现胆红素超标的患儿随机分成蓝光治疗组、蓝光辅助茵栀黄治疗组、蓝光辅助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组和对照组, 通过比较各组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率及胆红素值的下降程度, 客观评定新生儿早期黄疸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不同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黄疸峰值、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蓝光治疗相比, 蓝光治疗辅助茵栀黄或妈咪爱均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值。结论 动态监测黄疸可尽早发现胆红素水平的异常, 为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了保障。早期联合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 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郁燕  马晴  张睿林 《医药世界》2009,11(7):309-310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早期喂养、游泳和抚触;对照组常规护理。记录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病理黄疸的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早期治疗及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100例新生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每组符合条件的观察对象进行干预治疗或不进行干预治疗,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发生率。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早期治疗及干预十分重要,应当引起广大医疗部门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不同阶段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健康足月儿657例作观察组、664例作対照組,当经皮胆红素值观察组TCD24h内>6mg/dL、48h内>9mg/dL、72h内>12mg/dL者列为干预对象,对照组TCD>12mg/dL列为干预对象,给予口服茵栀黄颗粒。结果两组间黄疸程度比较,黄疸TCD值≥12mg/dL者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CD值≥15mg/dL者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生后24h内即可早期监测和干预新生儿黄疸,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闻建美 《中国处方药》2014,(11):127-128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促新生儿早排便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产科2011年1月~2011年5月足月分娩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实施常规护理,不进行排便干预;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新生儿早排便,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退黄时间,出生5d黄疸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新生儿略有提前,胎便转黄时间和退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5d的黄疸指数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促新生儿早排便可加快胎便退黄时间,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黄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9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葡萄糖水,结合新生儿抚触、游泳护理.每天经皮测黄疸指数.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提前(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研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35例,占81.40%,有效6例,占13.95%,总有效41例,占95.35%。对照组显效22例,占51.16%,有效13例,占30.23%,总有效35例,占81.39%。此外3 d后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黄疸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评价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产科新生儿黄疸180例,将进行了干预治疗的87例分为高胆红素对照组,只进行动态监测未进行干预治疗的93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后的NBNA及生后1、3、6、12个月的智能发育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黄疸高峰期的NBN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后高胆红素对照组的NBNA(38.9±1.6)分略高于观察组(38.0±2.6)分,(P〉0.05);生后1个月时高胆红素对照组的智能发育评分(67.1±13.9)略高于观察组(66.3±12.7)(P〉0.05);生后3、6、12个月时随访结果则显示两组患儿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4%(3例),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5.4%(5例),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χ^2=1.40,P〉0.05)。结论如果不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偏高于正常值是安全的,但需密切动态监测胆红素情况,一但出现异常即时进行对症处理,而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则一定要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将其为观察组,给予运动指导、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等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78例,均为没有进行相关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孕妇,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结局: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母婴结局,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与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包括新生儿母乳充足前添加配方奶,早期喂养,抚触和游泳等在内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与转黄时间,经皮测胆红素值,定期测量新生儿体质量。结果对照组经皮胆红素值显着高于观察组,体质量显着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及胎便初排时间较对照组显着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胆红素值,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出院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排便时间、血清胆红素、大便变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爱的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胎便变黄时间、第1次胎便时间、体质量等指标以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胎便变黄时间、第1次胎便时间、体质量等以及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将胎便排出,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相似文献   

20.
王吉胜 《安徽医药》2013,34(5):613-6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取2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出现病理性黄疸患儿为黄疸组,16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病因,分析病理性黄疸的影响因素。结果黄疸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以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疸组产妇中合并妊高症的比例及母乳喂养不当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疸组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包括新生儿肺炎、巨细胞病毒肝炎以及泌尿、皮肤感染等;黄疸组溶血性疾病以ABO血型不合和G-6P-D缺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因素较多,可通过医疗干预避免围生期及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