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滑型内毒素类脂A制备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天然马流产杆菌内毒素经有机溶剂萃取后分离的光滑型和精糙型亚组分,并制备了相应的类脂A。由S-亚组分衍生的类脂表现出极高的水溶性,而由R-亚组分衍生的类脂的溶解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为兔法或鲎法[1、2]。随着细菌内毒素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有学者开始探讨运用其它方法对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的可行性。如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内毒素脂多糖LPS[3],用3-羟基脂肪酸荧光标记物对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等[4]。笔者等曾研究应用亲和层析技术探讨检测细菌内毒素和类脂A,本文则建立了用薄层层析分离鉴定细菌内毒素和类脂A的实验方法,以此作为亲和层析技术分离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鉴定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现报告如下。1材料及试剂回.回供试品A:细菌内毒素参考品,广州…  相似文献   

4.
单磷酸类脂A预防处理对内毒素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磷酸类脂A(MPLA)对内毒素所致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三部分,通过在体实验及体外实验两种方式研究MPLA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存活率及对肝,肺组织PLA2的影响和对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PLA2的影响。结果:MPLA3天前预处理在100ug剂量时能明显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24h的存活率(60%:25%,P<0.05),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肝和肺组织中PLA2水平早期就显著升高,而PLA预处理则可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PLA2水平,单纯LPS刺激可诱导离体巨噬细胞产生PLA2显著升高,而PLA预处理则可明显抑制其产生。结论:MPLA预处理可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存活率并且能抑制内毒素所诱导的PLA2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天然马流产杆菌内毒素(脂多糖)经有机溶剂萃取后分离为光滑型(S)-和粗糙型(R)-亚组分,并制备了相应的类脂A。由S-亚组分衍生的类脂A(S-LiPA)表现出极高的水溶性,而由R-亚组分衍生的类脂A(R-LipA)的溶解度较差。化学分析表明R-LipA属于完全脂酰化的分子,其结构与天然R-突变株产生的类脂A完全相同,而S-LipA属低度脂酰化(60%)的分子,并在其分子上发现有游离氨基存在。本研究对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类脂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类脂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抗内毒素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活性中心类脂A(Lipid 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从42种中草药水煎液中筛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方法将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性样品池,通过生物传感器测定中药与Lipid A的结合能力;对具有高亲和力的中药与内毒素作用,再次测定其与Lipid A的结合能力,并通过定量的内毒素中和实验进一步的对生物传感器的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筛选的42种中草药中,观察到赤芍、大黄、青果、栀子等中药能与Lipid A高亲和力结合;通过与内毒素作用后的二次检测,发现赤芍、大黄、青果等中草药含有较高Lipid A结合的有效成分,定量内毒素中和实验的测定结果与生物传感器的定性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以Lipid 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拮抗内毒素中草药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直观、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源自数种光滑型菌株及 R_a,R_c,R_e 粗糙型菌株的纯化脂多糖水溶液、游离类脂 A 以及多种经煮沸处理的肠道杆菌上清液,在通过 DEz-sepharose 层析柱后鲎试验均转阴性,说明该层析柱可同时吸附多种粗制的或精制的内毒素混和物,其结合位点在类脂 A,吸附容量大于0.8mg/ml 凝胶,且可经脱氧胆酸钠洗脱再生而反复使用。DEz-sepharose 亲和层析为一种去热原质的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证明构成内毒素(LPS)的主要核心部分类脂A在LPS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GVEC),把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时间梯度组,LPS浓度梯度组和LipidA浓度梯度组。  相似文献   

10.
鼠伤寒杆菌类脂A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脂A(Lipid A)是细菌内毒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与O特异性链、核心多糖3者共同组成高分子的脂多糖(LPS),类脂A是其中活性成分,在脂多糖介导的各种生物学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肠杆菌科细菌的类脂A结构基本相同。从脂多糖中提取类脂A,研究其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有其重要意义,可  相似文献   

11.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疾病如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多器官功能性衰竭等都与内毒素密切相关.抗内毒素药物能够直接中和及清除内毒素,无论在体外去除污染的内毒素,还是用于内毒素介导的疾病的治疗,均具有实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内毒素药物多粘菌素B九肽、类脂A结构拮抗剂及内源性多肽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抗内毒素药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内毒素类脂A单克隆和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内毒素类脂A单克隆和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研究StudyonmonoclonalandantibodyofgeneticengineeringsinglechainagainstlipidAofbacterio-endotoxin府伟灵,肖光夏(第三军...  相似文献   

13.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川 《医学综述》2000,6(5):222-224
<正>19世纪,Pfeiffer首先提出“内毒素”一词,是指革兰阴性细菌培养滤液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热稳定物质。后来几十年的化学研究表明,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le,LPS),多存在于革兰阴性杆菌和球菌细胞壁中,是一个复杂的大分子,含有与多糖共价结合的脂类,即类脂A。类脂A是LPS的“毒力中心”,在生物活性中起关键作用。内毒素是许多疾病的病因,其中败血性休克最为常见。由于侵袭性医疗程序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多,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增  相似文献   

14.
热原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忠思  吴振军  杜滨 《医学综述》2005,11(2):142-144
热原检查是保证药品安全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自1923年Seibert提出用家兔检测热原方法,1942年美国药典首先将家兔法作为药品的热原检查之后,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制药工业飞速前进,新药品种不断增加,临床用药要求越来越高,家兔法局限性日益突出。1968年,美国学者Levin和Bang建立了鲎试剂内毒素检查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年第 19卷第 6期刊登了陕西汉中人民医院黄学锐先生的文章———《〈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的一处提法欠妥》。《中国医院制剂规范》1995版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供试品的内毒素含量应不超过 1EU/ml。黄学锐先生的文章认为这一提法是错误的。笔者认为黄学锐先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这一规定的真正含义。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量定为 1EU/ml的依据是参考了热原检查法及各国药典而得出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前是以部颁标准公布的 ,限量定为 1EU/ml,《中国药典》95版将其收载…  相似文献   

16.
细菌内毒素与胆石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单磷酸类脂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A)是类脂A经酸控制水解后失去1-磷酸(或1-焦磷酸)所形成的一种类脂A衍生物。Ribi证实MPLA已基本失去了LPS的毒性反应,但保留有LPS的抗肿瘤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由于Ribi介绍的方法中需经高压液相才能得到高纯度的MPLA,故而产率低费时多。作者提出  相似文献   

18.
鼠伤寒SL_(1102)菌粗糙型内素素(Re-LPS)经乙酸缓冲液(pH4.4)水解后,获得高度纯化的类脂A。化学分析及~(13)C、~(31)P-NMR分析结果表明此种类脂A系由氨基葡萄糖双精通过β1′,6键组成其基本骨架。骨架的1及4′位均被磷酸或焦磷酸取代,2及2′位的氨基及3和3′位的羟基由羟基脂肪酸(3-OH-14:0)取代,而饱和脂肪酸则以间接的型式结合于骨架上。本文建立了这种类脂A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注射制剂的质量安全.方法 搜索、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南.结果 总结了明确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过程中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临床应用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国外已普遍用于注射剂(包括放射性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鉴定.  相似文献   

20.
李秀琴 《医学综述》2012,18(4):584-586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细菌内毒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发表了大量的论著。现已证明细菌内毒素就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微量的内毒素进入机体,将会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内毒素败血症等一系列临床反应。内毒素检测对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类型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