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27种常见中药材甲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别嘌醇为阳性对照,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测定波长为295 nm,通过Graph Pad Prism 5软件计算抑制率。结果 27种中药甲醇提取物均对黄嘌呤氧化酶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6种中药(丹参、野菊花、牡丹皮、川芎、当归、远志)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_(50)分别为91.2、39.5、87.7、11.8、54.6、94.1μg/ml(阳性别嘌醇的IC50为6.4μg/ml)。结论该研究首次发现牡丹皮、川芎和远志具有显著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此结果可为揭示这些中药的抗痛风作用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亦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体外抗痛风药物筛选模型,对木藤蓼不同部位提取物进行抗痛风体外活性筛选研究。方法:利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筛选模型,用木藤蓼不同部位的提取物进行抗痛风活性筛选,并测定IC50值。结果:木藤蓼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大小顺序为:9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结论: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木藤蓼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阐明虎杖抗痛风作用的机制。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对虎杖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虎杖中黄酮类和二苯乙烯类成分可通过疏水和氢键相互作用与黄嘌呤氧化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论:虎杖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尿酸的生成,发挥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醇类化合物,药用价值高。文章从体外酶促反应体系的研究、治疗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效果的研究以及槲皮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对槲皮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的活性、减少尿酸生成和防治高尿酸血症进行综述。综述提示以槲皮素为代表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治疗痛风的应用前景,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分子结合的结构解析为合理设计抗痛风药物提供药物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5.
黎莉  陈科力  朱田密  范小磊 《中药材》2007,30(4):445-447
目的:研究并比较卷柏属7种药用植物的28种提取物在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方法:用带有酶动力学分析软件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8种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波长290 nm、黄嘌呤氧化酶8.32×10-3U/ml,黄嘌呤0.05 mmol/L,反应时间为1 min。结果:卷柏属7种药用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乙酸乙酯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是卷柏属药用植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部分,可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王爱华  金玥  吴越  成学飞  田秋红  谢清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41-1245
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嘌呤代谢酶,可催化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再进一步催化黄嘌呤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时将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起痛风的发作。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降低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现阶段大部分西药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的毒副作用较大,文章就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来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进行详细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燕  江媛  冯展  曾铁鑫  缪雨静  张翔  黄林芳 《中草药》2021,52(15):4487-4495
目的探讨丹参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中药资源。方法使用NA抑制实验评估了丹参根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丹参提取物中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在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36种化合物。最后将鉴定出的8种主要化合物与NA靶标对接,并探讨了其NA抑制活性。结果丹参乙醇提取物比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更好的NA抑制活性,8个化合物都表现出较强的对接效果。其中,紫草酸[半数抑制浓度(IC_(50))=157.44 mol/L]和迷迭香酸(IC_(50)=204.74 mol/L)表现出良好的NA抑制活性,且高于奥司他韦酸(IC_(50)=361.83mol/L)。对接结果与NA抑制活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丹参具有NA抑制活性,其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黄嘌呤氧化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关键靶点,中药菊苣提取物具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仍未探明。该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收集菊苣已知小分子化合物建立配体库,从PDB数据库下载黄嘌呤氧化酶X-ray晶体三维结构文件,采用Autodock 4.2分子对接软件虚拟筛选出菊苣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与原配体TEI(非布司他)相比较,筛选出70 个与靶蛋白有较好结合作用的化合物。对接结果有助于阐释降尿酸作用机制,为菊苣治疗高尿酸血症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富集活性组分体外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抑制作用及作用靶点。方法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HIV-1多靶点筛选系统对虎杖不同工艺提取物进行筛选,整合酶氨基耦联柱靶向富集提取物中高活性成分,在TZM-bl细胞和PBMC细胞中对富集产物进行抗HIV-1病毒活性评价;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法测定药物对HIV-1整合酶3’加工的抑制作用;运用高通量ELISA法测定虎杖60%乙醇提取物的整合酶靶向富集产物(HZ60-IN)对整合酶链转移的影响;试剂盒检测HZ60-IN对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 HZ60-IN对整合酶有高亲和性。细胞水平病毒感染实验表明,在TZM-bl细胞中,HZ60-IN对HIV-1 NL4.3和1084i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31.94±8.96)、(38.07±11.25)μg/mL;在2株PBMC细胞中,HZ60-IN对HIV-1 NL4.3病毒均显示显著的抑制活性。HZ60-IN对整合酶的3’加工和链转移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3’加工的IC_(50)为(6.54±1.69)μg/mL,对链转移的IC_(50)为(2.56±0.97)μg/mL,其不作用于HIV感染的进入阶段,对逆转录酶抑制活性较弱,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结论 HZ60-IN有抗HIV-1病毒活性,主要通过影响HIV-1的整合酶活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小檗碱(EBB)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并确证其结合性能。方法:以黄嘌呤为底物建立黄嘌呤氧化酶体外孵育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表小檗碱与底物共孵育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底物黄嘌呤及产物尿酸含量,进而计算表小檗碱对黄嘌呤氧化酶的IC_(50)值并绘制抑制动力学,再通过分子对接技术与生物膜干涉技术确证表小檗碱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性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小檗碱能显著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1),IC_(50)值为0.41μmol/L。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表小檗碱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属于竞争-非竞争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_i为0.22μmol/L,K_(is)为0.10μmol/L。此外,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表小檗碱与黄嘌呤氧化酶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对接分数值为5.6,二者主要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生物膜干涉研究结果表明表小檗碱与黄嘌呤氧化酶蛋白有直接且可逆的相互作用。结论:表小檗碱能在体外较强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可将其作为降尿酸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并对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为红花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基于紫外分光光度原理的高通量微孔板筛选的方法,对从红花分离出的12个黄酮类成分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和测定。结果:从红花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中筛选出7个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中槲皮素、杨梅素和木犀草素抑制活性明显,其IC50分别为4.89,3.03和7.72μmol/L。结论:红花中部分黄酮类成分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为红花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龙眼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龙眼叶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IC_50=0.105 2m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1261mg/mL)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大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_50=0.1960mg/mL),且抑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HIV—RT)抑制剂PFA、Suramine对HIV—RT和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逆转录酶(EIAV—RT)的抑制作用。对HIV—RT、EIAV—RT的50%抑制浓度(IC_(50)),PFA分别为0.2μmol、9.8μmol,Suramin分别为17μmol、19.9μmol。以HIV—RT和EIAV—RT作为靶酶,筛选了30多种中药复方、单味药提取物及中药成分,发现虎杖、田七粉等5种中药粗提物,槲寄生黄酮、白毛夏枯草黄酮、马兜铃酸等7种成分及1种复方小柴胡汤提取物对两种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两种酶作用平行,但不如HIV—RT敏感,表明HIV—RT可用于筛选抗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动物尿酸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酶抑制剂法,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观察虎杖提取物对该模型血尿酸的抑制作用;采用腺嘌呤+乙胺丁醇法造成正常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取血测其血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浓度,观察虎杖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的影响;同时取动物关节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虎杖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可明显降低大鼠高尿酸症的血尿酸水平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结论:虎杖提取物能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体内血清尿酸浓度长期过高时,可诱发痛风并引起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近20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防治的首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西药均具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降尿酸中草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及开发不同筛选方法从这些中草药中寻找高效、安全的药效物质已成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防治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降尿酸中草药提取物、提取物部位及活性单体成分等药效物质筛选方法进行了综述,发现降尿酸药效物质筛选方法主要有体内法和体外法,体内法主要应用于筛选药材提取物降尿酸活性与机制,体外方法多用于单体活性成分筛选且以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筛选为主,分子对接联用同源建模及亲和超滤联用液质联用(AUF-LC-MS)技术已成为促尿酸排泄成分及XOD抑制剂筛选的新趋势,而体外细胞模型将为促尿酸排泄药中草药药效物质筛选开辟新途径。综述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中草药药药效物质筛选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苓丹痛风康胶囊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苓丹痛风康胶囊抗痛风作用的研究,探讨该药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口服给药,运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运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运用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法观察其对尿酸、黄嘌呤氧化酶、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苓丹痛风康胶囊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作用,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尿素氮。结论:苓丹痛风康胶囊具有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宁组方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采用XOD催化黄嘌呤产生尿酸的方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对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土茯苓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强,车前子提取物次之,(稀)签草提取物最弱.车前子水提物对XOD以竞争性抑制作用为主,车前子醇提物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结论:痛风宁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X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凌云  李盼盼  余小红  王军民  鲁斌  华燕 《中草药》2016,47(23):4146-4150
目的研究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var.megalopha中的糖酯类化学成分及其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并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小远志75%乙醇提取物通过D101大孔树脂,依次用水和35%、65%、95%乙醇洗脱,采用尿酸生成法检测出65%乙醇洗脱部分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最高(IC50=10.83μg/m L),对该部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活性追踪,得到4个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糖酯类化合物。结果 4个糖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远志寡糖酯A(1)、3,6′-二芥子酰基蔗糖(2)、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6-苯基蔗糖(3)、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4-苯基蔗糖(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对黄嘌呤氧化酶的IC50分别为9.5、10.2、7.7μmol/L,比对照品别嘌呤醇(IC50=11.2μmol/L)抑制作用略强,而化合物2(IC50=1.3μmol/L)则显示出更强的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推测该类糖酯结构中苯乙烯基与糖基相连的结构片段是发挥药效的重要基团。结论糖酯类化合物作为新的黄嘌呤氧化酶高效抑制剂,具有开发成为抗痛风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意在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抗疟原虫试验从鸦胆子中筛选抗疟药物。为了在体内试验前分离出具有抗疟原虫活性的天然药物,一般宜先用恶性疟原虫在体外做试验。为在体外做可靠的选择性抗疟原虫活性试验,作者采用哺乳动物KB细胞系(从人体鼻咽表皮样癌中得到)微量稀释。以植物提取物的IC_(50)值和分离所得化合物的IC_(50)值作比较抗疟原虫活性和细胞毒(KB细胞)活性,两值之比作为选择抗疟原虫活性的标准。比值小于1,则表示抗哺乳动物细胞活性大于抗疟原虫活性。鸦胆子为传统抗疟中药。一般用其水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浊通痹方对高尿酸模型大鼠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影响,阐释祛浊通痹方治疗痛风改善尿酸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养高钙饲料和腺嘌呤混悬液,制作大鼠痛风高尿酸血症模型,然后分为别嘌醇组(造模后灌胃别嘌醇)、中药组(造模后灌胃祛浊通痹方)、模型组(造模后不用药),另取正常大鼠为空白组(不造模不用药),分别于用药前及14d后取血检测各组血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水平。结果:痛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别嘌醇组、中药组血尿酸及XOD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各组间比较,模型组血尿酸及XOD高于别嘌醇组及中药组(P<0.01);别嘌醇组的XOD低于中药组(P<0.01)。结论:喂养高钙饲料和腺嘌呤混悬液能成功制作大鼠痛风高尿酸血症模型,祛浊通痹方能显著降低尿酸和抑制X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