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学资料。29例中包括25例浸润性神经内分泌癌,4例原位神经内分泌癌。结果:26个肿块呈低回声,3个呈中等回声;23个肿块回声不均匀,6个回声均匀;23个肿块形态不规则,6个肿块形态规则。11个肿块内见细小钙化灶,1个肿块周围见高回声环。15个肿块见丰富或稍丰富血流,9个肿块见中等血流,3个肿块见少量血流,2个肿块未见明显血流。8个肿块行弹性超声检查,弹性评分结果:1分1个,3分2个,4分5个。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28/29);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9/12)。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超声多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瘤内见细小钙化灶、血流丰富、弹性评分高。灰阶超声、彩色超声及弹性超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均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75.0%,表现为分叶状75.0%,边界清晰81.3%;肿块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者占31.3%,后方回声增强者56.3%。病灶周边或中央显示线状或分枝状彩色血流者1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2例,准确率75.0%;超声诊断良性病变4例,误诊率25.0%。结论:乳腺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和后方回声增强是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BC的声像图,分析MBC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7例MBC中,单纯型19例,混合型18例,混合型全部是MBC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其中MBC所占比例范围为2%~98%。(2)78.4%的MBC肿块超声表现为边界清,43.2%的肿块形态欠规则,8.1%的肿块纵横比≥1,51.4%的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21.6%的肿块内部可见无回声区(或液化区),24.3%的肿块内部可见点状钙化,75.7%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62.2%的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13.5%的肿块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3)乳腺单纯型MBC与混合型超声声像图比较,除边界(χ2=6.741,P=0.019)外,其余超声表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BC因所含组织成分的不同,超声表现有所差异,但因其含有黏液,超声声像图常常表现为乳腺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并分析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共70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68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4.5±23.3岁)(30~86岁),其中40例(58.8%)患者为50岁以上。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单纯型黏液腺癌占57.4%(39/68),混合型占42.6%(29/68); 16.2%(11/68)的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本组共70个病灶中,位于右侧乳房的占41.4%(29/70),位于左侧乳房的占58.6%(41/70),病灶位置以外上象限多见41.4%(29/70)。单纯型黏液腺癌患者中,病灶形态不规则形占76.9%(30/39),混合型患者中病灶呈不规则形占80.6%(25/31);与混合型黏液腺癌相比,单纯型黏液腺癌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中呈分叶状者较多(25例比7例)(P0.05);单纯型黏液腺癌病灶边界欠清者占48.7%(19/39),混合型黏液腺癌病灶则以边界不清为主77.4%(24/31);单纯型及混合型病灶均以后方回声增强最为多见,分别为74.4%(29/39)、48.4%(15/31)。单纯型病灶探及血流信号者占71.8%(28/39),混合型病灶探及血流信号占80.6%(25/31)。单纯型及混合型黏液腺癌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为可疑恶性者分别占87.2%(34/39)和93.5%(29/31),误诊率分别为12.8%(5/39)、6.5%(2/31),均是因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尚清晰、后方回声无改变等类似良性病变特征而被误诊。结论: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分型间有一定相关性,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多呈分叶状,边界欠清,后方回声增强,有时与良性肿瘤难以鉴别;混合型黏液腺癌则常有浸润性生长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的灰阶、彩色及弹性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化生性癌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20例患者共20个肿块,18个肿块呈低回声,2个呈中等回声;10个肿块回声不均匀,10个回声均匀;13个肿块形态不规则,4个呈卵圆形,3个呈分叶状。15个肿块边界清晰,5个边界模糊。6个肿块内见钙化,9个肿块内见无回声区;18个肿块后方回声增强,1个后方回声不变,1个后方回声轻度衰减。14个肿块血流丰富,4个见中等血流,2个未见血流;血流平均阻力指数0.77。4个肿块行弹性超声检查,弹性评分结果:3分1个,4分3个。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17/20)。同侧腋窝淋巴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3/4)。结论:乳腺化生性癌的超声图像多为不规则形,后方回声增强,可见囊实性及细小钙化灶,血流丰富,弹性超声评分高,灰阶超声、彩色超声及弹性超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高频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及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黏液腺癌(50个病灶)声像图表现及血供特点(包括大小、边界、大体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灌注等),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包括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低而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不丰富等,上述特征相应的病理基础为:包块生长缓慢,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甚至假包膜形成,肿瘤富含黏液,质地较软等.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对本病与乳腺良性肿瘤及其他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1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4例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 结果 乳腺黏液癌高频超声具有特征性图像、大体可分为3型,Ⅰ型:混合回声肿块型,声像图表现肿块内回声不均,强弱不等,见实性肿块及较大范围散在的低-无回声区;Ⅱ型:散在小蜂窝状肿块型,混合性肿块可表现为低回声区的肿块内回声不均,内见散在小无回声区,呈小蜂窝状;Ⅲ型:实性肿块型,可表现为边界欠规则的稍低回声及近等回声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超声造影表现为造影剂进入较少,且造影剂分布不均,呈低至中等度的回声增强. 结论 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及超声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学基础有关,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对44例乳腺黏液癌的超声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型:本组28例,超声呈低或等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质,后方回声增强.病理黏液量多,部分边缘呈膨胀性生长.本组误诊率64%(18/28).混合型:本组16例,超声呈低或等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后方回声不增强.病理黏液量少,边缘均呈浸润表现.误诊率19%(3/16).结论单纯型黏液癌类似良性疾病,了解其声像图特点对提高诊断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毅  常才  陈敏  胡娜  王芬 《上海医学影像》2010,19(4):254-255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提高对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6例(47个)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个病灶超声显示边界清晰者45个,后方回声增强者22个,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19个。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1.7%。结论单纯型黏液腺癌具有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的超声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包块的声像图特征 ,以提高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 1 70例乳腺包块的声像图特征 ,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 ,与病理学组织类型比较提高诊断要点。结果  1 70例经病理证实 ,良性肿块 98例 ,占 57.6 % ;恶性肿块 72例 ,占 4 2 .4 %。大多数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 ,侧缘回声减弱 ;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不均 ,肿块前周边有不规则强回声 (恶性晕 )。结论 超声显像对乳腺包块无创伤 ,简便易行 ,无痛苦 ,是早期发现乳腺包块的重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B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74例MBC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患者可疑病灶处的内部回声、边界、象限、内部血流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结果 74例MBC中单纯型为38例,混合型为36例,混合型中为患者同时存在MBC和浸润性导管癌;其中MBC所占比例为2%~97%;乳腺单纯型的超声边界较为清晰,混合型超声声像图边界较为模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型MBC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混合型MBC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此外单纯型和混合型MBC均有血流信号不明显、乳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灰阶、彩色及弹性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EP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22个肿块呈囊实性,其中5个以囊性为主,10个囊实相当,7个以实性为主;4个肿块呈实性。14个肿块呈中等回声,9个呈稍低回声,3个呈低回声。20个肿块回声均匀,6个不均匀。22个肿块形态规则,4个形态不规则。2个肿块内见细小钙化,1个肿块内见粗大钙化。13个肿块囊内见细小回声。17个肿块内见丰富血流信号,7个见中等血流信号,2个见少量血流信号;17个肿块行弹性超声检查,7个肿块为2分,3个肿块为3分,7个肿块为4分。4个2分的肿块弹性图像内见多发红黄色条纹。23个肿块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可能或可疑恶性肿瘤。结论:EPC有多种超声表现,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有助于肿块的术前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提高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4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情况;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35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4%(35/43);32例术前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4%(32/43);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93.0%(40/43)的病例被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其中之一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60.5%(26/43)病例被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诊断均疑似恶性。 结论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若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应行穿刺活检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和病理表现,提高超声对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002~2007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淋巴瘤10例的超声图文报告及病理报告,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0例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乳腺肿块大小1~13cm,超声表现为单发5例,多发5例,共发现肿块17个;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肿块16个,不均匀高回声肿块1个,其中极低回声有类似囊肿样表现近似无回声肿块12个,形态不规则及不均匀肿块16个,形态规则均匀肿块1个,后方回声增强肿块17个,内部血流丰富肿块15个,多为高阻血流(2/3),伴发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肿块回声极低类似囊肿样,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是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有较强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例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30例纤维腺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6.0%、93.3%,90%纤维腺瘤可见清晰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单纯性黏液腺癌则无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杂乱不均;纤维腺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仅为40%,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Ⅲ级血流检出率高达76%,二者的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乳腺多发肿块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超声、病理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1月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表现为多发肿块的患者(双侧乳腺肿块数目至少3个),记录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学类型及影像学特征[腺体组织构成、肿块形态、密度、边缘、肿块最大径、钙化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将BI-RADS 2~3类归为良性,BI-RADS 4~5类归为恶性,首先分析表现为多发肿块患者的病理学特征,然后比较良性及恶性多发肿块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最后比较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诊断乳腺多发肿块良恶性的准确率。结果:105例乳腺多发肿块中,良性99例,占94.29%(纤维腺瘤52例,纤维囊性腺病24例,乳腺腺病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囊肿2例,良性叶状肿瘤1例),恶性6例(三阴性乳腺癌4例,黏液癌2例)。良恶性多发肿块患者发病年龄、绝经状态、肿块形态、边缘及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多发肿块患者的发病年龄[(43.25±6.69)岁]低于恶性多发肿块患者[(50.00±9.19)岁],以非绝经状态为主(88.89%)。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评价为BI-RADS 2类及5类病变与病理学结果相符;乳腺X线摄影诊断为BI-RADS 3类中的恶性病变1.49%(1/67)及诊断为BI-RADS 4类的良性病变96.00%(24/25)均因肿块边缘存在遮蔽现象,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基本相符。超声诊断BI-RADS 3类病理学结果均为良性;诊断为BI-RADS 4类的良性患者占90.00%(9/10),这些患者均因肿块内含有钙化导致诊断升级,而乳腺X线摄影均显示为良性钙化。乳腺超声诊断多发肿块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0.91%,曲线下面积为0.96;乳腺X线摄影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5.76%,曲线下面积为0.80。结论:①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表现为多发肿块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多为良性,恶性多发肿块患者年龄较良性患者大;②超声诊断乳腺多发肿块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两者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并非所有多发肿块患者均需要进行2种影像学检查;③当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肿块边缘遮蔽时,应考虑采用超声做进一步检查;④当超声因肿块内钙化特征判断为恶性肿块时,建议行乳腺X线摄影进一步分析钙化形态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 结果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X线、CT、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同时具有手术病理和影像资料的3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分析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结果及其相关性。结果 3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单纯型17例、混合型16例。单纯型黏液癌组13例X线表现为局限性边界清楚的结节,其余4例呈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致密影(P<0.01)。所有混合型均为边界不清或毛刺状肿块(P<0.01),且簇状、沙砾样钙化多见。单纯型黏液癌组8例(80%)CT上呈边界清楚的局限性结节且无明显强化,所有混合型黏液癌均为边界不清弥漫性病灶且多为不均匀明显强化。单纯型黏液癌组多数(76%)为弱回声;而所有混合型黏液癌为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单纯型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率(11.8%)较混合型黏液癌(50%)低(P<0.05)。结论单纯型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相比,淋巴结转移少,分期低。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癌因病理学基础不同而影像学特征不同,前者最常见为边界清楚的肿块,而边缘不规则实性占位多为混合型黏液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5例,误诊为良性结节1例。14例黏液癌超声表现为纵径与横径比值均<1,多数单纯型黏液癌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单纯型黏液癌很少出现微钙化及晕征。混和型黏液癌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9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脉冲波多普勒显示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1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混合型黏液癌3例,其中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黏液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