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种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结节采用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11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确诊为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三组:浸润前病变组(n=20)、微浸润腺癌组(n=25)、浸润性腺癌组(n=25),均进行CT诊断,对比病灶的形态和病灶组织的大小与实性成分。结果:浸润前病变组圆形/类圆形占比高于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边缘分叶占比低于微浸润腺癌组,边界清晰占比高于浸润性腺癌组,边缘毛刺、内部空泡、胸膜凹陷占比低于浸润性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浸润腺癌组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晰占比高于浸润性腺癌组,边缘毛刺、内部空泡、胸膜凹陷占比低于浸润性腺癌组(P<0.05)。浸润前病变组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小于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微浸润腺癌组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小于浸润性腺癌组(P<0.05)。三组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三维比率和二维比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肺部磨玻璃结节疾病临床采取CT可以鉴别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疾病,以便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CT征象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来评估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恶性浸润程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纯磨玻璃结节144例作为模型建立组,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纯磨玻璃结节106例作为模型验证组;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模型建立组中,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CT征象在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腺癌两组中的差异,把P0.05的CT征象作为二元Logistic回归的输入变量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用模型验证组检验模型诊断效能。结果浸润性肺腺癌组与浸润前病变在大小(11.5+5.1 mm比7.3+1.8 mm)、平均CT值(-569+97 HU比-622+98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浸润性肺腺癌组多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边缘多不光滑,病灶内异常空气支气管征,血管Ⅲ型(P=0.001,0.010,0.009,0.000);胸膜凹陷征和空泡/空腔影在鉴别浸润前病灶和浸润性肺腺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8,0.106)。ROC曲线显示大小≥9.0 mm和CT值≥-624 HU是诊断为浸润性肺腺癌的最佳临界值。在模型建立组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82(95%可信区间为0.829~0.935),敏感度79.3%,特异度82.7%;在模型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可信区间为0.800~0.936),敏感度75.8%,特异度84.1%。结论基于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鉴别浸润前病灶、浸润性肺腺癌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的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 收集16例(共3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资料,并依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7)、微浸润腺癌组(n=20)、浸润性腺癌组(n=9),对3组病灶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6个病灶中,圆形/类圆形19个(52.78%),分叶征19个(52.78%),毛刺征12个(33.33%),空泡征13个(36.11%),血管集束征12个(33.33%),瘤肺界面清晰32个(88.89%)。浸润前病变组7个(7/7,100%)病灶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微浸润腺癌组12个(12/20,60.00%)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8个(8/20,40.00%)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浸润性腺癌组仅有1个(1/9,11.11%)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余8个(8/9,88.89%)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3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腺癌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1);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4、0.001)。结论 综合分析多发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ML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特点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98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原位腺癌组58例和微浸润腺癌组40例,对患者的病灶平均CT值、病变最大径、分叶征、毛刺征、瘤-肺界面清晰、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高分辨率CT最大径的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OR=1.656(1.297~2.114),P=0.000];平均CT值的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OR=1.006(1.002~1.010),P=0.006],说明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的CT值、病灶的最大径和病灶的侵袭程度有着相关性。两组分叶征、毛刺征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瘤-肺界面清晰、胸膜凹陷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纯磨玻璃结节的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病灶最大径的最佳截断值是9.05 mm,曲线下面积为0.815,敏感度为72.5%,特异性为77.60%;两种病变平均CT值的最佳截断值是-562HU,曲线下面积为0.710,敏感性为67.5%,特异性为70.7%。结论纯磨玻璃结节的最大径、平均CT值及分叶征、毛刺征对于鉴别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手术方式提供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43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特征分为浸润性腺癌组28例、浸润前病变组8例和良性组7例,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结果:浸润性腺癌组、浸润前病变组和良性组三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关系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性腺癌组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存在关系比率明显较高;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越强,浸润性腺癌组的发生率越高;而良性组大多显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无关。结论:多层螺旋CT观察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可准确诊断患者病理,对临床诊断浸润性腺癌等病变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CT影像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浸润程度及对肺结节病理性质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2例P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腺癌的种类分组,其中侵袭前组患者82例原位腺癌(AIS)组患者39例,微浸润性腺癌(MIA)组患者43例,侵袭组患者40例; 根据肺腺癌良恶性分组,其中良性组80例,恶性组42例。比较侵袭前组与侵袭组、AIS组与MIA组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瘤肺界面、毛刺征、空泡征、三维形状、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症情况之间的差异。  结果  侵袭前组以及侵袭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S以及MIA组患者的分叶征、空泡征、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以及恶性组患者的瘤肺界面、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侵袭以及恶性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高于单独检测; ROC曲线分析示,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联合检测对浸润性以及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  肺腺癌患者CT影像对于PGGN浸润程度及对肺结节病理性质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70例有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MSCT影像资料,患者MSCT肺窗显示病灶直径≤2cm,磨玻璃部分50%,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病灶性质划分,观察不同病灶性质(大小、形态、类型、内部、边缘、周围及邻近组织结构、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患者MSCT结合MPR技术影像学的资料,分析MSCT结合MPR技术在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浸润性腺癌26例,浸润前病变21例,良性病变23例。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病灶类型、病灶位置、病灶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和支气管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MSCT结合MPR技术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96.15%,诊断浸润前病变的准确率为90.48%。结论 MSCT结合MPR技术可以较好地显示不同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特征,在诊断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病理学分级与高分辨率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127例,分析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性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完全沿肺泡间隔贴壁样生长的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AH、AIS、MIA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与AAH、AIS组性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与MIA组毛刺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均显著高于AIS组、AAH组(P 0. 05),且AIS组毛刺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AAH、AIS、MIA组分叶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分叶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与MIA组(P 0. 05)。AAH、AIS、MIA组空泡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空泡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和MIA组(P 0. 05)。AIS、MIA、IA组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IA组显著高于AIS组(P 0. 05),MIA组与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MIA组(P 0. 05),MIA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MIA组与AIS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是鉴别肺磨玻璃结节病理学分级的重要依据,对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病理学分级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检查肺磨玻璃结节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原位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三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病理检查,观察研究CT检查下AIS组(n=12)、MIA组(n=33)及IAC组(n=20)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资料,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浸润前病变组22例、微浸润腺癌(MIA)组38例以及浸润性腺癌(IAC)组35例,比较三组的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组主要为纯磨玻璃结节,MIA组为纯磨玻璃结节或者混合密度型磨玻璃结节,而IAC组主要为混合密度型磨玻璃结节;三组的病灶大小和实性成分大小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具有特异性CT表现,对于术前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磨玻璃结节CT特征对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前进行磨玻璃结节CT特征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磨玻璃结节CT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2枚病灶中70枚为浸润性腺癌,记为浸润性腺癌组,12枚病灶为微浸润性腺癌,记为微浸润性腺癌组。经比较,两组性别比例、有无饮酒史、病灶位置、病灶形状、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质量、病灶边缘情况、有无空气支气管征、有无胸膜凹陷征和结节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即以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质量、病灶边缘情况、有无空气支气管征、有无胸膜凹陷征和结节类型为自变量(均赋值为连续变量),病理结果为因变量(浸润性腺癌=1,微浸润性腺癌=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是诊断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5、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HRCT定量参数在早期肺腺癌诊断及其浸润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确诊的6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时选取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行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和CT征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HRCT定量参数对患者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效能。6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中根据病理亚型的结果将其分为浸润性腺癌组28例和浸润前-微浸润腺癌组32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RCT定量参数对患者早期肺腺癌浸润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CT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对患者诊断一致性较低,毛刺症和胸膜凹陷征对患者早期肺腺癌的诊断kappa一致性较高。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的结节最大直径大于浸润前-微浸润腺癌组患者,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的磨玻璃成分平均CT值大于浸润前-微浸润腺癌组患者,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的胸膜凹陷例数大于浸润前-微浸润腺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结节最大直径、磨玻璃成分平均CT值、胸膜凹陷及其联合检测具有评估早期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价值(AUC=0.754,0.701,0.625,0.894,P<0.05);且联合检测AUC(0,894)大于三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结节最大直径、磨玻璃成分平均CT值、胸膜凹陷的截断值为临界值,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测,具有评估早期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价值。结论HRCT定量参数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早期肺腺癌和其浸润程度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应用于临床肺部存在病变患者的诊断观察,和早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薄层重建方法在肺部磨玻璃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间行螺旋CT检查发现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肺GGN组5例,恶性肺GGN组15例。所有病例均行5mm层厚常规CT扫描和1.5mm层厚薄层重建,统计分析良性和恶性肺结节之间以及5mm和1.5mm层厚CT图像之间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性。结果:良性和恶性肺磨玻璃结节在胸膜凹陷、分叶、空泡征等影像特征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肺磨玻璃结节在CT图像上多表现有胸膜凹陷、分叶、空泡征象。然而,两组患者在毛刺及结节边缘模糊度方面的影像特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层厚5mm和1.5mm CT图像之间发现的胸膜凹陷、分叶、空泡、毛刺征等影像学特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5mm层厚薄层重建CT图像发现的影像学特征明显多于5 mm层厚常规CT扫描图像。然而,层厚5mm和1.5mm CT图像之间的肺结节边缘模糊影像征象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mm层厚薄层CT重建方法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能大大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对临床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1a期肺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和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T1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浸润型腺癌患者的结节大小显著长于微浸润型腺癌、原位腺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P0.05);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比例均显著高于微浸润型腺癌、原位腺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P0.05),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比例显著低于微浸润型腺癌、原位腺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P0.05);瘤肺界面清晰、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比例均显著高于微浸润型腺癌、原位腺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P0.05)。结论:T1a期肺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的差异,为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CT影像中的病灶形状、大小、密度、二维与三维比率、边缘和边界情况。结果: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形态与密度对比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病灶密度(纯磨玻璃结节比例)、形状(圆形与类圆形比例)、边缘毛刺、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等方面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大小与实性成分对比中结果显示,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在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大小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二维比率、三维比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病灶内实性成分的判断,对患者术前鉴别诊断病灶的侵袭程度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患者各病理类型肺腺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池州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8例GG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病变情况分为浸润前病变[原位肺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组,n=30]与浸润性病变[微浸润性肺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组,n=57;浸润性肺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组,n=51]。所有患者行CT检查,分析3组CT征象差异,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与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CT征象鉴别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间分叶征例数、胸膜凹陷征例数、病灶最大直径、实性成分出现比例、CT值与结节内及邻近血管异常改变比较:AIS组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A期肺癌影像学中亚实性结节的诊断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IA期肺癌118例CT影像学资料。根据磨玻璃影成分含量将亚实性肺结节分为单纯型磨玻璃影和混合型磨玻璃影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T_(1a)N_0M_0、T_(1b)N_0M_0组,分析对比影响其分期的影像学特征。按照病理分型,分为AAH+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组,分析对比影响其分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T_(1a)N_0M_0期患者SSPN中pGGN比例较大,而T_(1b)N_0M_0期患者中mGGN占比例多(P0.05)。T_(1a)N_0M_0期患者结节形状以椭圆形圆形居多,结节中有毛刺及毛刺+分叶的患者比例在T_(1b)N_0M_0期较高,邻近结构中有胸膜凹陷征的患者比例在T_(1b)N_0M_0期较高(P0.05)。MIA及浸润性腺癌中mGGN占的比例较大(P0.05),结节最大径大小与病理类型有关,不规则形多分布于MIA及浸润性腺癌,胸膜凹陷征在浸润性腺癌比例较大(P0.05)。结论 SSPN大小、形状、边缘状态、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与肺癌的分期、病理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薄层螺旋CT诊断以贴壁生长方式为主的T1a或T1b期肺腺癌亚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召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T1a或T1b期肺腺癌患者55例,共57个结节。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贴壁生长为主型组31个及浸润型组26个。分析病变的CT征象、CT值、病变实性成分的面积比及体积比。结果 贴壁生长为主型组病变以纯磨玻璃结节及混合磨玻璃结节为主(t=12.435,P=0.002),形态以圆形及椭圆形为主(t=6.167,P=0.046),空泡征发生率低、瘤-肺界面清的比例高(t=11.096、15.731,P=0.001、0.001)。与浸润型组比较,贴壁生长为主型组结节的CT值、结节实性成分的面积比及体积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9,-4.471,-2.765,P=0.002,0.001,0.008);结节实性成分的面积比曲线下面积(AUC=0.811)高于体积比曲线下面积(AUC=0.742)。结论 薄层螺旋CT的定量及定性分析能够鉴别诊断贴壁生长为主型的T1a或T1b期肺腺癌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87例术前诊断为肺内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pGGN)且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IAC)、微浸润腺癌(MIA)、原位腺癌(AIS)及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等四种类型中任何一种的患者资料.比较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位置分布特点及大小、形态、密度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肺部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女性多发,左肺多于右肺,上叶多于下叶;pGGN病灶的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与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且Pearson列联系数为0.83(P〈0.05);各组间最大横径与上下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H、AIS、MIA等浸润癌前病变组平均CT值、相对CT值均与IAC存在差别,且IAC组均高于AAH、AIS、MIA组(P〈0.05),而AAH、AIS、MIA组间平均CT值、相对CT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GN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及放射医师诊断及鉴别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16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疾病不同分型将浸润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前病变命为A、B、C组,患者各50例,然后分析比较3组患者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A组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密度、形态、大小、二维/三维比值、内部空泡及边缘毛刺与B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A组与C组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密度、大小、实性成分大小、边缘毛刺、边缘分叶、边界、内部空泡等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16层螺旋CT扫描下,通过肺部磨玻璃结节CT表现分析能够为手术之前诊断、鉴别肺部相关病变分型,为患者的早期诊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