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中的运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2月间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室接受治疗患者,以2019年6月落实品管圈管理干预为界限,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抽取100例设为对照组,在2019年7月-2020年2月间抽取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针对谵妄并发症品管圈干预,成立品管圈,在选定主题后按照品管圈的步骤,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真因验证,对策实施与检讨,对两组患者发生谵妄并发症事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44.0%,观察组展望发生率为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围绕降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小组,遵循品管圈活动的程序,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发生率从13.56%降至5.0%(χ2=21.68,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等平均提升1.54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不仅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7月1日建立品管圈(QCC),针对本科室护士对于IAD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重症室患者发生IAD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长达9个月的计划-实施-确认-处置(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这几个月的良性干预,该科危重患者IA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来的8.0%降至2.8%。结论对于IAD的高危患者,运用QCC活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IAD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以探讨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前的跌倒发生率0.214‰降至实施后的0.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黄巧  魏丽君  卢少萍 《现代医院》2014,(11):126-128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确定2012年1月12月的跌倒发生率作为对照;根据PDCA循环,进行选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流程,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该院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0.057%降低至0.046%,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围绕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展开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具体内容包括活动主题确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比较实行品管圈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从10.5%降至2.9%,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等平均提升1.0分。结论品管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保障了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便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可有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疼痛等表现[1]。骨科患者因为长期卧床缺乏活动,故易于出现便秘的表现,此类患者非常有必要进行护理干预。1病例资料本组病例108例,男76例,女32例,年龄18-86岁。其中颈髓损伤3例,脊柱骨折42例,椎体结核4例,下肢骨折55例,骨盆骨折4例。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1-5天和术后1-5天,多伴腹胀[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血液科化疗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实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可显著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品管圈小组活动回顾性分析2018年2—3月本院收治的56例高危患者的资料,在掌握高危患者坠床跌倒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且落实各项措施,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的坠床跌倒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未发生跌倒/坠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张桂菊  张爽 《工企医刊》2005,18(4):64-65
颅脑外伤患者,特别是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可发生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是抢救生命改善预后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4年5月~2005年2月对60例颅脑外伤病人伴有便秘者,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透析管维护质量、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导管堵塞,移位,管周渗漏,相关感染等发生率均下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透析管维护质量,降低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透析管维护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探讨其在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依循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我科室收治的4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观察组)和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4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照组)的呛咳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对比活动前后呛咳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67-668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50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误吸的临床资料,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89例干预组患者进行误吸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以及成立品管圈小组前后的圈员评分。结果品管圈干预后患者的误吸率由24.4%降至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干预后圈员评分由(18.2±6.5)分提高至(24.4±7.3)分,提升了34.1%。结论品管圈管理可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使圈员总体评分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咽喉部不适发生率的效果分析.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应用品管圈相关工具分析并解决本期问题,并进行活动前后的效果对比.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重点改善的例数由改善前的164例降至改善后的52例,目标达成率为106.7%.结论:品管圈在降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咽喉部不适发生率的工作上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燕华 《医疗装备》2023,(6):134-137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焦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12月在福州市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前组,另选择2021年3—10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比较两组的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另计算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组的焦虑发生率为18.7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组的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组护理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和谐度、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掌握度均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组护理人员。结论 品管圈活动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理想,有利于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促进护理人员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降低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留置导尿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1.9%降至活动后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的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个人潜能、自信心、品管手法均较改进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还提高了圈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留置静脉针的患者216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QCC活动。活动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2.04%(13/10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0.56%(3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还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其解决临床突发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分析外周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由圈员共同制定有效的对策,对比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骨科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评估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与静脉治疗效果,以确认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从7.99%降至3.34%,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骨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意识,规范静脉输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