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膀胱占位性病变21例共31个病灶,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CEUS检查,比较两种显像技术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差异,并总结CEUS的灌注模式,最后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共31个病灶中,膀胱恶性肿瘤28个、腺性膀胱炎3个。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膀胱恶性肿瘤病灶30个、腺性膀胱炎病灶1个,诊断准确率为93.5%。结论:CEUS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 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占位性病变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的血流特征及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并用SMI技术检测血流.采用Adl...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灌注特点,评价CEUS与增强CT对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2个病灶的CEUS与增强CT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2个肾脏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灶42个,包括透明细胞癌32个(其中囊性肾癌4个),嫌色细胞癌2个,乳头状细胞癌4个,移行细胞癌4个;良性病灶10个,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个,肾囊肿3个,肾球旁细胞瘤1个。42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及增强CT均以快进快退及高增强为主。10个良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均以慢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而增强CT则均以快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CEUS、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1%、80.0%、86.5%和90.5%、60.0%、82.7%,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1.000、0.628、0.780)。结论 CEUS和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22例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其中胆囊息肉8例,胆泥2例,胆囊癌12例。结果二维超声结合CEUS的诊断准确率(90.9%)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的诊断准确率(81.8%)。超声造影血流显示率(100%)高于CDFI的血流显示率(70%)。91.7%(11/12)的胆囊癌病变增强模式为动脉期快速不均匀高增强,门脉期快速不均匀消退。结论超声造影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显示优于CDFI,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联合应用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95例,病灶数量共113个。治疗前对患者行UE、CDFI和CEUS检查;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E、CDFI和CEUS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效能。结果 对9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病理组织活检,有38例患者存在共48个恶性结节,57例患者无恶性结节。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相较于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的结节数量更多,最大肿瘤直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E诊断出恶性病变52个,良性病变61个;采用CDFI诊断出恶性病变62个,良性病变51个;采用CEUS诊断出恶性病变57个,良性病变56个;3种方法联合诊断出恶性病变56个,良性病变57个。CEUS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UE和CDFI,指标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内穿支血管探查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8例患者32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造影(CEUS)及微血流成像(SMI)表现,观察病灶内穿入血管的显示率,比较三种方法对于乳腺肿块内穿入血管显示的一致性。结果 32个乳腺肿块中,CDFI显示13个(43.8%)肿块有穿入血管,SMI显示肿块内穿入血管21个(65.6%),CEUS显示穿入血管22个(68.8%),SMI对穿入血管的显示率高于CDFI(P=0.039),SMI显示乳腺肿块内穿入血管数目、部位、形态与CEUS呈现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SMI血流显像技术与CEUS结果一致性高,可准确显示乳腺肿块内的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因乳腺肿块收治的134例女性患者,共计136个乳腺病变,所有病变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SMI及VTQ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超声、超声+VTQ、超声+SMI及超声+VTQ+SMI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价值。结果:136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82个,恶性病灶54个。比较4种方法,超声+VTQ+SM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最高,分别为88.89%(48/54)、90.24%(74/82)和89.71%(122/136),即联合诊断的效率最高(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SMI联合VTQ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是较为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肾占位性病变,采用造影剂SonoVue及反向脉冲谐波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肾占位病变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35例肾恶性肿瘤中多数超声造影显示为“快进快出”。而肾良性占位性病变中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慢进慢出”;肾柱肥大超声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的显像一致;肾囊肿、肾外伤血肿等病变则内无造影剂显示。造影前后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8.7%(55/62)与100%(62/62)。结论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细血管成像模式背景下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的评估,及其在热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穿刺病理结果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实性成分≥50%)的患者50例,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微细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及微细血管成像模式背景下超声造影(SMI+CEUS)对结节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评估,计算结节的血流信号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I+CEUS对结节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均高于单纯使用CEUS、SMI、CDFI[78.00%(39/50)、40.00%(20/50)、38.00%(19/50)、6.00%(3/50)],SMI+CEUS与单纯使用CEUS、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使用SMI与单纯使用CEU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间一致性强(Kappa=0.828,P0.05)。结论 SMI+CEUS对甲状腺结节血流的评估优于单纯CEUS,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进行甲状腺结节热消融。  相似文献   

11.
肾脏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肾脏恶性肿瘤(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囊性占位病变等。常规超声是目前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可为诊断肾脏肿瘤提供重要依据,但对准确判断肿瘤性质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常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定性诊断,但增强CT及MRI对一些内部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或乏血供的肾脏肿瘤与小良性肿瘤鉴别困难。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其对血流灌注的敏感度高,提高了对乏血供肾肿瘤的检出率及对肾囊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旨在分析不同类型肾脏占位性病变的CEUS强化特点,对CEUS在肾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肾细胞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RCC患者和17例RAML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CEUS特征。结果:RCC的二维灰阶超声特征以低回声为主,RAML则以高回声为主(P0.05);RCC的CDFI检查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而RAML以0~Ⅱ级为主,但两者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特征比较,RCC组与RAML组间患者病灶检查所显示的灌注程度、灌注均匀性和有无环状灌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US在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22个BI-RADS 4类病灶的SMI及CEUS声像图特点。以无血管型、线型及树枝型为诊断良性病灶的依据,残根型及蟹足型为诊断恶性病灶的依据,CEUS评分1~3分为良性病灶,4~5分为恶性病灶。BI-RADS 4a类诊断为良性,BI-RADS 4b及4c类诊断为恶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者单独及联合对BI-RADS 4类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122个病灶,良性74个,恶性48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组间微血管形态分型及超声造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SMI及常规超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OC)分别为0.891、0.790、0.791,均低于CEUS联合SMI调整BI-RADS分类的方法(0.942)(P0.05)。常规超声、SMI、CEUS、SMI联合CE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1.25%、77.03%、78.69%;68.75%、89.19%、81.15%;91.69%、86.49%、88.52%;93.75%、94.59%、94.26%。结论 SMI联合CEUS能进一步提高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CDFI)对膀胱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3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的52个占位病灶,对其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3D-CDFI检查诊断结果与膀胱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3D-CDFI对膀胱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膀胱镜检及病理诊断本组52个占位病灶中48个为膀胱肿瘤,恶性者占93.75%(45/48),良性者占6.25%(3/48);4个为非膀胱肿瘤(膀胱内凝血块3个,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灶1个)。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灶诊断符合率三维超声96.15%(50/52)明显高于二维超声85.69%(43/5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膀胱肿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率3D-CDFI 85.25%(39/48)明显高于CDFI 62.50%(30/48),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CDFI超声分期和病理分期的符合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CDFI能提高膀胱肿瘤血流显示率,还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膀胱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对提高膀胱肿瘤检出率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3D-CDFI检查简便易操作、无创伤、易重复、节时、省费用,患者容易接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微血管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两种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共76个甲状腺结节分别进行SMI和CEUS检查,观察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和CEUS增强模式,评价两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76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41个(53.9%),良性结节35个(46.1%)。CEUS诊断为恶性结节39个(51.3%),良性结节37个(48.7%);SMI诊断为恶性结节42个(55.3%),良性结节34个(44.7%);CDFI诊断为恶性结节34个(44.7%),良性结节42个(55.3%)。SMI与CEUS相比,其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技术较CDFI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技术及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类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脾实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32例脾实性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良恶性病灶各16例),实时动态地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与增强方式.结果 脾恶性病变组在增强时间上与良性组相比表现为"快退"特征,恶性病灶增强强度达高峰时及开始减退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9.7±4.5)s、(29.7±10.9)s,而良性病灶组造影时的相应时间分别为(24.2±4.4)s、(50.9±10.9)s,恶性病灶造影剂开始减退时间较良性病灶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在增强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能够发现更多的病灶,造影前共检出111个病灶,造影后共检出142个病灶.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脾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其中大部分为良性,恶性结节占7%~15%[1]。早期、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拥有无创、经济等优点。有研究表明,对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分布状态的评估,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2]。传统的血流成像技术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ur doppler flowing imaging,CDFI)和能量多普勒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但二者均对低速血流及微小血管敏感性较低,无法检出特别细微的血管结构。而新兴的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低速血流具有高度敏感,可以显示组织微血管结构,相比传统技术有明显的优势。目前,SMI及CEUS技术已经初步应用于评价甲状腺结节的血流情况。本文就超声新技术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血流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腺肿块的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smart three-dimension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art 3D SMI)血流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三维图像特征。方法 :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微血流声像图特征,并结合血流显示区域相应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图像特征,评估乳腺癌的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检查血流分布模式中,血流最丰富的球形型血流分布模式最多见(58例,40%),其次是分枝型(32例,22%),点线型最少(11例,8%)。进一步比较CEUS与Smart 3D SMI图像上病变区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显示,CEUS图像均显示有超声对比剂灌注。Smart 3D SMI图像显示为点线型的患者中有约55%在CEUS图像中显示存在粗大血流,而在显示为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的患者中,CEUS图像显示存在粗大血流的比例分别为75%、72%、78%、82%。Smart 3D SMI各型(点线型、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患者,在CEUS图像中显示为无法辨识清晰的分支血流的比例分别为82%、78%、67%、60%和58%。Smart 3D SMI分枝型和球形型的病灶在CEUS上较多表现为血流显示区高强度灌注,与点线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6)。Smart 3D SMI点线型、分枝型及球形型病灶的灌注区多位于肿块内部,仅少数病例在病灶周边也可见到较强的放射状灌注。结论:乳腺癌的Smart 3D SMI血流分布评估中常见"球形型"和"分枝型",从超声微血流三维检测的角度提供了乳腺癌微血流的血供分布区域及分布特征,表现出显著的三维形态学特征,为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龚元淑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96-1298
局灶性肝脏病变(FLL)种类较多,如果病灶被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常是良恶性的鉴别.B型超声(B-US)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简称彩超)由于本身成像原理的局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相对较弱.超声造影(CEU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新技术,被誉为无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和记录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据此可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1~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3例局灶性肝脏病变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以探讨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ic elastography,UE)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微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并筛选相关的高危超声特征。方法:选取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为4类的乳腺微小病灶(最大径≤1 cm)87个,病灶来自85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2组间病灶的灰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特征、SMI分级及弹性评分,筛选微小乳腺癌的高危超声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微小病灶良性组与恶性组间的病灶形态、边缘、钙化情况、弹性评分、SMI及CDFI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边缘不光整、弹性评分≥4分及SMI的Adler分级≥Ⅱ级是预测微小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三者联合诊断微小乳腺癌准确率最高(81.61%)。结论:SMI检查显示Adler分级≥Ⅱ级及弹性评分≥4分是诊断微小乳腺癌的高危超声特征,两者与病灶边缘不光整的超声特征联合时诊断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