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置导尿是在无菌操作下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将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重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常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的现象为了解除患者痛苦,保持会阴部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引流尿液。为了避免在留置导尿期间出现尿路感染,脱管等问题发生,现对留置导尿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86例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并在实施后第15d、30 d、120d对导尿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泌尿系感染在间歇性导尿前与导尿后第15d、30 d、1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随着导尿时间的增加,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的发生率增加;护理人员应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指导患者配合排尿意识训练、腹肌、膀胱逼尿肌、盆底肌肉群训练,科学配合饮水计划,提高依从性,促进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尽量缩短间歇性导尿的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间歇性导尿术能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实用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预防和减少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操作,但导尿又是医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第2位。由此可见,由导尿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严重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导尿致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细菌进入尿道、导管因素。预防的护理措施: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掌握好留置尿管的时间,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导尿管应选用硅胶尿管。  相似文献   

4.
李小东  李华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47-2048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因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以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为主要表现。本症常为继发性,多伴有较严重的原发疾病,治疗恢复期长,疗效不确定。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临床对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病人常使用间歇性导尿即间断导尿,它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免膀胱同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目前认为是最有效的尿液引流方法[1]。间断导尿分无菌导尿法和清洁导尿法,对自理能力强者可自行清洁导尿,或由家属协助完成。因为自行清洁导尿可能伴随病人终身,为此,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尤为重要。1健…  相似文献   

5.
男性患者全麻手术导尿不同处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麻手术中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目的是观察尿量、保持膀胱空虚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恶性神经反射。与女性相比,男性由于尿道解剖学特点,导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颈部引起的不适比较强烈,尤其是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引起患者躁动。我们采用不同的导尿技术,比较其对麻醉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排尿困难、出血、膀胱痉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行TURP术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B超、尿道探试、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镜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结果420例患者中,前尿道狭窄7例,膀胱颈狭窄和挛缩各2例,腺体残留4例,后尿道狭窄3例,组织碎片或血块阻塞2例,膀胱颈和尿道水肿2例;23例术后出血,其中术后早期出血15例,迟发性出血8例,1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7例经电切镜止血。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均明显改善。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尿道扩张和微创处理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引流通畅是预防TURP术后出血的关键;术后及时发现出血并正确处理可避免再次手术,对膀胱内充满血块不能吸出者电切镜下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63-1663
膀胱腔内积血可能为膀胱、前列腺或上尿路病变致大量出血.在膀胱腔内凝固成血块,郁积在膀胱腔内不能或未能及时排出体外。我院于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膀胱腔内积血患者24例次,均经电切镜检查加自制引流管引流,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85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3例,对照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膀胱、出血、导管及冲洗液刺激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影响因素。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继发性出血、膀胱内血块堵塞、泌尿系统感染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膀胱、出血、导管及冲洗液刺激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预防、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及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由于手术需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常需留置导尿,而术后拔尿管由于患者依赖心理、体位、活动差等原因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同时,留置尿管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会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冲刷作用,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而引起感染[1].在我国医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约95%与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密切相关[2].为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促进患者第1次排尿顺利,避免再次导尿,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不同拔管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8例经尿道电切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经电切镜止血。结论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引流通畅是预防经尿道电切术后出血的关键;术后及时发现出血并正确处理可避免再次手术,对膀胱内充满血块不能吸出者电切镜下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邱丽霞 《海峡药学》2011,23(2):117-118
目的探讨0.5%碘伏润滑导尿管及膀胱冲洗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住院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导尿时采用0.5%碘伏润滑后置入气囊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并予以0.5%碘伏30mL无菌操作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并夹闭导尿管30min后松开,1日1次;对照组导尿时采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后置入气囊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不进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导尿后第三、七和十天的菌尿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后第三、七和十天的菌尿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4.41,13.71,21.01,P〈0.05或P〈0.01)。结论 0.5%碘伏棉球润滑导尿管并行膀胱冲洗可有效防止细菌通过尿道周围黏膜经尿管管腔外进入膀胱,并彻底杀灭膀胱及尿管内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减少膀胱污染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我科收治 1例前列腺癌术后尿道狭窄患者 ,施行了永久性膀胱造口。现将护理做法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男 ,79岁 ,1 993年 1 1月因前列腺癌在某医院行前列腺摘除术 ,术后情况良好。 1 994年开始出现反复小便排出困难 ,均在我院门诊行导尿而缓解。 1 996年 4月再次出现排尿困难 ,门诊导尿多次失败后入我科急诊行膀胱造口术 ,2个月后 ,排尿正常拔管出院。1 997年 9月患者因晕厥、伴心慌乏力入我院内科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 :①高血压病Ⅱ期 ,脑供血不足 ;②颈椎肥大 ;③左肾结石 ,膀胱息肉。给予扩管、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后 ,病情好转 ,头昏乏力减轻。 1 997年 1 0月 1 0日又出现排尿不畅 ,下腹胀痛 ,即行导尿术 ,因尿道狭窄 ,尿管无法插入。转外科再次于局部麻醉下行膀胱造口术 ,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膀胱造口管引流通畅 ,尿液清亮 ,试行夹管 ,患者不能自行排尿 ,膀胱区胀痛 ,开放造口管后症状缓解。 1 997年 1 0月 2 7日 ,造口管引流通畅 ,尿培养阴性 ,带管出院。出院后患者定期到我科换药 ,更换引流系统。至 1 999年...  相似文献   

13.
导尿术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2013年1~7月共有40例患者留置导尿,大部分患者留置导尿后主诉疼痛,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留置导尿管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是观察病情,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导尿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是:1.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  相似文献   

15.
林灵芝  周卫东 《河北医药》2012,34(8):1206-1207
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多是由于中枢神经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主性神经活动包括膀胱逼尿肌功能丧失而造成尿潴留.做好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膀胱管理,减少尿路感染的并发症是提高生存质理的重要环节.1947年,Guttmann提出了无菌性间歇导尿术(SIC)的方法,可以克服长期留导尿管的缺点,使患者形成反射性膀胱,比较好的解决排尿问题[1].1971年Lapides提出用间歇清洁导尿术代替无菌导尿术[1].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神经性膀胱患者27例,采用改良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术,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rede法排尿(间歇人工辅助排尿)与持续导尿对继发尿路感染和远期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分别采用Crede法排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导尿时间达4~6个月后配合膀胱尿路造影(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尿液返流情况、膀胱颈形态变化和尿道功能指标.结果Crede法排尿组和持续导尿组其尿路感染、尿液返流率分别为16.6%、17.9%和35.1%、4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持续导尿较C rede法排尿明显损害膀胱颈形态和远期尿道功能.结论对丧失自主排尿功能但无严重意识障碍者宜尽可能减少留置导尿的应用范围和时间,采用Crede法排尿对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过去,导尿管置管后固定是用胶布体外固定,这种操作不是很简便,卫生方面也不能控制得很好。近年来,气囊导尿管通过气囊注水或充气来固定,具有固定稳定、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与持续导尿对继发尿路感染和远期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13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分别采用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导尿时间达4~6个月后配合膀胱尿路造影(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尿液返流情况、膀胱颈形态变化和尿道功能指标。结果Crede法排尿组、间隙导尿组和留置导尿组其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6%、29.7%、和35.1%,尿液返流率分剐为17.9%、32.4%和4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持续导尿较Crede法排尿及间隙自家导尿明显损害膀胱颈形态和远期尿道功能。结论对丧失自主排尿功能但无严重意识障碍者尽可能减少留置导尿的应用范围和时间,间隙导尿尚不能有效防止尿液返流,采用Crede法排尿对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膀胱冲洗目的是对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杂物,预防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1].而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在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 ~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有80%的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2].笔者采用膀胱冲洗联合下腹部按摩用于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的患者,并观察其对尿液沉淀的影响,旨在从侧面反应其对控制泌尿道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科于1998年12月~2003年12月共为489例患者行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3例患者出现导尿管球囊撕裂尿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引起血尿。3例患者均为男性,1例于留置导尿后2小时出现血尿,另两例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3天和第5天出现血尿。经分析,实习生按普通尿管的插入深度即予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造成气囊破裂致尿道黏膜损伤,出现少量出血1例;患者感觉尿道不适,自行拔管致尿道黏膜损伤致出血1例;患者精神恍惚自行拔管造成黏膜损伤致使血尿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