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王保和教授论治阴虚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经验。王保和教授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证实践经验,从阴虚痰瘀互结立论治疗冠心病,认为冠心病以阴虚为本,可见心肺阴虚、肝肾阴虚;以痰瘀互结为标。故治疗以化痰滋阴、活血通痹为法,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遣方用药以祛痰药、化瘀药、养阴药、行气药多见,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郑玲玲  王强 《吉林中医药》2012,32(4):333-3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胸痹的证型也发生了变化,长期的临证发现,患者大多形体肥胖,血脂偏高,且病情较重,病程也较长,缠绵难愈.痰瘀互结型胸痹日益成为临床上的主要证型,其热化的因素愈来愈多,病久伤气耗阴,虚实夹杂,缠绵难愈.王强教授注重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统一,认为在临床治疗方面单纯化痰法或是活血化瘀法已难奏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根据患者症状,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辨证论治,标本兼顾,注重通补结合,交替应用,方能收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李庆海教授治疗胸痹(气虚痰瘀互结型)的经验。胸痹属中医本虚标实之证,且多虚实夹杂,证型以气虚痰瘀互结多见,应辨证施治,贯彻痰瘀同治的治则,重用黄芪以益气固本、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4.
秦琬玲临证30余载,擅长辨治心系疾病,尤善于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病。秦琬玲认为对于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化痰活血为其重要治法,强调痰瘀并治,同时重视疏理气机。本文从痰瘀的病因病机、治疗思路、治法方药及验案举隅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延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对中医传统理论有深刻领会,辨治多种内科杂证独具匠心.笔者有幸跟随李老学习,对李老治疗老年痰瘀互结型头痛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6.
介绍高晟教授运用祛瘀消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经验。高教授认为,胸痹是因心脉痹阻而导致的胸闷、心痛,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痰和瘀。心阴心阳不足、脾阳虚弱、肝气郁结均可导致痰和瘀的产生,因此提出祛瘀消痰法,同时兼顾理气健脾、行气解郁,自拟祛瘀消痰通痹汤加减,随症治之,收效可观。  相似文献   

7.
张翠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胸痹(热毒痰瘀互阻型)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疗效可靠。本文将张翠英治疗用药经验进行介绍,以利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保和教授治疗胸痹经验,指出胸痹多为本虚标实,主要病机是精气亏虚,无力助心运血,血脉不畅,瘀血痹阻,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9.
导师张翠英教授运用中药治疗热毒痰瘀互阻型胸痹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疗效可靠。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痰瘀互结的角度,探讨胸痹心痛的论治,运用陈民教授自拟复方血脉宁方剂治疗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11.
胸痹病机阳微阴弦,与五脏及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从痰瘀角度辨证论治,主要分为痰瘀互结兼气虚、兼气阴两虚、兼心阳亏虚、兼热毒兼加、痰瘀互结兼积聚等,辨证投以方剂、针刺、穴位贴敷及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为今后科研和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保和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相关经验。王保和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善从脾胃论治胸痹,应用补中、温中、和中等治法,在临证中取得较好疗效,并附病案1则,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正新 《光明中医》2008,23(6):820-821
我国目前胸痹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胸痹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一个巨大的疾病负担。中医药针对胸痹独具优势,本人运用痰瘀同治法采用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苗华为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情志不舒和饮食失宜密切相关,痰瘀互结为基本病机,其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宜化痰祛瘀,活血通窍,临床采用自拟眩晕3号方加减治疗。失眠多梦者,加用炒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合欢皮等养心开郁、安神定志;若伴有腰膝痠耎,头晕耳鸣者,加酒山茱萸、菟丝子、麸炒山药等滋肾填精、补气养血;若伴有胃脘胀闷,食欲不振者,加砂仁、木香等化湿行气开胃;若伴有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生白术等润肠通便。苗华为教授认为:"一病一方",应注意辨证论治、用药灵活,不应拘泥于一方,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从痰瘀互结型眩晕案例探讨张伯礼教授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时单纯祛痰一法往往难以奏效,张伯礼教授对痰瘀互结型眩晕的治疗见解独到,他认为痰瘀互结型眩晕的发病与"痰湿"之邪关系密切,是湿邪弥漫致血行"瘀滞"的状态引发眩晕发作,在祛除痰湿的同时往往兼以活血、清热等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痰瘀双清散".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胸痹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43.33%,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脂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结论: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确切,对甘油三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改善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医理念中,"百病皆由痰作祟""久病成瘀",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痰""瘀"密切相关。针对痰瘀互结型糖尿病患者,黄苏萍教授从痰瘀论治,以丹瓜方为基础并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介绍董波治疗痰瘀互结证胸痹心痛的经验。董波在辨治胸痹心痛时应用自拟方宽胸畅心方联合中医传统运动八段锦,以"药物为基本,运动为核心"为治疗理念,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人群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近5年来,笔者运用益脉方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患者69例,收效较为理想,并与常规西医治疗的69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将2008年01月—2010年03月的138例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男33例,女36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