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究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慢性病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服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用药中采取药剂师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慢性疾病用药中采取药剂师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对化疗药物的安全及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集中调配工作中发现有很多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本研究旨在为促进化疗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11-01-2018-02-28泰安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的128条化疗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医嘱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措施(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干预,并与2018-03-01-2018-06-30记录的48条化疗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医嘱进行对比,对化疗药物使用的溶媒、剂量、浓度、给药途径和用药顺序等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PDCA循环干预后,化疗药物处方合格率由干预前98.82%提高到99.56%。溶媒选择超说明书(χ~2=21.001,P0.001)、输液浓度与给药速度超说明书(χ~2=6.284,P=0.012)和剂量超说明书(χ~2=5.235,P=0.022)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途径(χ~2=3.078,P=0.079)和用药顺序(χ~2=1.048,P=0.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通过对化疗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的审核及PDCA循环干预,有效规范化疗药物的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整体的管理,但是在我国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现状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解决对策,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武金会  韩爱武  徐娜 《工企医刊》2014,27(6):1119-11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处方点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和价值。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门诊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处方点评工作前后的临床合理用药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后,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以及每张处方药品金额显著下降(P〈0.05);基本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P〈0.05);不合理用药显著下降(P〈0.05)。结论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以及医生业务水准提高均具有一定意义,具有在临床应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药剂师在医院合理使用中药方面的作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间的200份中药处方,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有中药药剂师干预,对比两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药处方合理利用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药剂师参与到中药处方干预当中能够明显提升中药处方合理利用占比,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医院门诊前置处方审核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处方共1000张,统计不合格处方占比并进行分析,从2020年起对门诊处方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本院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以及主要不合格种类、数据。结果:实施前不合格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本院门诊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书写不规范、药物剂量不当、配伍不当、频次不当、溶媒不当、无适应症用药、其他原因等。结论:在门诊处方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处方不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本院门诊处方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性持续监测和目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10 924例,发生医院感染2 460例,医院感染率2.2%;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ICU、血液科、老年科,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通过对这3个高危科室目标监测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2年感染率较2010年明显下降,ICU为75.0%~48.5%、血液科为16.4%~12.7%、老年科为15.8%~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3.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5.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 020株占66.0%,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结论坚持持续综合性监测,并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控,针对性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使高危科室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防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预防用药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前1年同期CABG手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1.38 d,死亡率下降1.34%;干预组手术采用头孢呋辛预防用药占72.15%,单联预防用药病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了0.44%,平均住院日缩短17.34 d;通过干预,手术当日预防用药级别降低,联合用药减少,杜绝了≥3种预防用药,手术当日预防用药类别趋于合理。结论医院对心脏手术选择二代头孢菌素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应当把监测数据反馈临床,使外科医师建立信心,提高合理用药的依从性,进一步巩固干预成果;对于心脏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仍需不断探索,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数将突破4230万。据卫生部最新报告,这样的增长趋势将导致我国每天增加3000例新患者,每年增加120万例糖尿病患者,这样的增长趋势势必会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费用大大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开展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对本院已确诊并完成随访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组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效果,探讨感染控制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方法 以2011年2-4月采取传统管理方式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以5-7月采取医院感染控制干预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手术室及相关环节管理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07%,对照组为9.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医院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重点部门,通过有效实施控制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在我国生效.随着履约进程的加快,帮助吸烟人群戒烟,是医院和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工作.然而,吸烟是受生理、心理、社会、性格、意志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的行为,因此控烟也需要多方位的干预措施,此观点已是不争的共识[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特点,采收针对性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神经内科2007-2008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作为干预前资料;2009-2010年对神经内科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并将干预前与干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007-2010年神经内科共收住院患者5849例,发生医院感染259例、282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4.4%、例次感染率4.8%;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采取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率为3.3%~3.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5%,均低于干预前的5.2%~5.8%、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干预前为30.41%,干预后为48.6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940,P<0.01).结论 神经内科通过落实手卫生、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于预措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仍然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段正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751-4752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儿童中药处方用药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中医儿科门诊5000张中药处方,用电脑自编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解表药;剂量使用频率最高为5克;中药用药剂量大部分在3-30之间;含3剂中药的门诊处方最为常见;甘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药物。结论需要加强对儿童药物的研发,规范儿童门诊处方用药,保证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中中药处方点评对用药差错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查医院中药房2019年1月—2020年12月开具的700张中药处方的调配情况,其中,2019年1—12月的350张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前,2020年1—12月的350张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后。比较两个年度中药房的饮片调配差错率。结果 2020年度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后的饮片调配差错率明显低于2019年度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前的饮片调配差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对于中药房饮片调配来说,能够起到很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后,临床药学人员对医嘱的审核情况,以及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药学和PIVAS的融合与发展。方法统计2013年1-12月所审核的医嘱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12个月来共执行医嘱995 885条,不合理用药医嘱1686条,其中,1-6月1254条(占74.37%),7-12月432条(占25.63%)。不合理用药类型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剂量不当、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结论医院建立PIVAS后,临床药学人员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伯民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599-3600
目的评价药师干预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对处方和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发现2010年5月以前临床医师存在大量不合理性用药问题,2010年6月开始实施相应的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对比干预前与干预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措施后,患者住院天数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不合理性药费减少,干预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临床用药趋向于合理,并且提高了合理性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监督临床用药,对不合理用药采取干预措施,以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王宏 《中国保健》2010,(3):199-19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新药不断的研发上市,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在改善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临床医生在面临众多选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基层医院内由于医院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更为严重一些。因此,纠正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医疗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干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6,(7):1006-1009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成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12月PIVAS审方中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及干预成效分析。结果我院主要存在浓度检测、溶媒限制、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四类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我院干预方式成效明显。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存在部分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审方药师可有效地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预防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药学干预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作为研究组,两组皆随机抽取老年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用药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用药不良反应与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普遍存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合理饮食、错误用药习惯等情况;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合理饮食及错误用药习惯等,加强药学干预,可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药学干预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作为研究组,两组皆随机抽取老年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用药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用药不良反应与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普遍存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合理饮食、错误用药习惯等情况;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合理饮食及错误用药习惯等,加强药学干预,可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