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为禀赋不足,五脏虚弱;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过食肥甘。西药可对脏器造成负担,注射胰岛素可产生依赖性。红茶菌是一种天然的发酵饮料,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的功能可能成为防治糖尿病的功能性饮品。红茶菌与防治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将为卫生保健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今后于红茶菌抑制胰腺α-淀粉酶和脂肪酶机制的研究需进一步开展,将为开发红茶菌新药效起提示作用,为临床上应用红茶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民间红茶菌的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糖和蜂蜜为原料,经木醋酸菌、酵母和乳酸菌共生发酵酿制的民间红茶菌,含有来源于原料和菌群代谢产生的活性新物质。这些物质能协调地作用于人体,有效地使人体生理达到动态平衡。红茶菌能食药兼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用品,具有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许多疾病的效果,对胃癌、直肠癌和肠癌等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茶菌对阿司匹林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红茶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大鼠灌胃蒸馏水;奥美拉唑组大鼠灌胃0.072%奥美拉唑溶液5 mL/(kg·d);红茶菌组大鼠灌胃54%红茶菌发酵液5 mL/(kg·d),1次/d,连续...  相似文献   

4.
红茶菌(海宝)起源于中国渤海一带。现盛行于日本、苏联、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国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地。它虽不是灵丹妙药,但经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料。自1980年10月《食品科技》刊登“康寿乐”的文章后,引起巨大反响,不少地方电台和报刊介绍《饮效见闻》和配制方法。中央广播电台于同1年10月25日播发了《健康饮料红茶菌》,顿时出现“茶菌热”。同时不少饮者提出“红茶菌有没有害处?”我们就红茶菌能否引起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进行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一、方法和结果 1.红茶液配制:按糖:茶:水=12:3:200的重量比例配制,最终PH为5.2。 2.红茶菌种:从本院中药系药厂引  相似文献   

5.
红茶菌在医疗上有较广泛的作用,据报道,对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胆囊炎……等多种疾病均有疗效。目前,有许多医疗单位及家庭进行红茶菌的培养,为保证质量,本文介绍有关红茶菌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红茶菌(Red Ted Fungus)又称茶菌、茶霉菌等,我国俗称海宝、胃宝。一百多年前,我国民间即有培养和饮用的历史,近几年来作为健身饮料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据资料报道和社会调查,认为长期应用红茶菌液可防治便秘,高血压等许多疾病。南郑县医院外科用红茶菌菌膜贴敷Ⅱ度烧伤面,一次贴敷一周左右,多可痊愈,病人反映用药后3~5分钟即可止痛。根据热板法测病阈实验证明,红茶菌液、菌膜有提高烫伤小鼠后肢脚(足掌)痛阈的作用。蟾蜍神经丛麻醉实验表明,红茶菌液能明显延长蟾蜍下肢对盐酸刺激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
红茶菌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茶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两组,用红茶菌液给小鼠灌胃30 d后处死,以MTT法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方法评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胸腺细胞增殖法和脾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IL-1和IL-2的生物活性。结果红茶菌能显著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红茶菌灌胃组IL-1和IL-2活性分别为:0.549±0.024,0.405±0.018;对照组分别为:0.341±0.021,0.361±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L-1,IL-2活性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红茶菌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红茶菌液的功效及配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日本的一位女教师在苏联高加索旅游,发现那里有座长寿村,百岁老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0%以上,不少年逾百岁的老人还能下地劳动,最令人惊异的是其中十分之一的老人还能结婚生育,有对长寿的老翁和老太婆结婚后居然还生了孩子。而且,这个村里没有因患癌症、高血压、心脏病而死亡的,这确实令人惊叹不已。经过周密的考查,女教师发现村民每家都自备有一大缸叫红茶菌液的饮料,男女老幼人皆饮之(当开水喝)。村民们说,常喝此种饮料,能起到防病治病,使人健康的作用。于是,女教师便向村民们讨教红茶菌液的配制方法。后来她将一块拇指大小的红茶菌种带回日本,按照长寿村村民教给的方法配制红茶菌液,并经常饮用。后来,女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情况进行综述,为黑木耳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黑木耳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结果:近年来,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主要包括发酵饮料、果酱、营养粉、饮料、饮品、口服液、果冻、泡菜、低脂灌肠制品、冲剂、颗粒冲溶饮、即食食品、纸状休闲制品、营养粥、软糖等数十种。结论:黑木耳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种类较多,可为黑木耳产业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病症之一.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如肠蠕动减慢、咀嚼困难、饮食失调、体弱多病而活动受限等易患便秘.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功能性便秘则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3-5次,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便秘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肛门坠胀、心烦失眠等亚健康症状,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损害其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药经微生物发酵是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过程。益生菌发酵中药具有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增强药效、扩大适应证、降低中药毒性、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中药的现代发酵技术是以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学相结合发展而来,通常的发酵方式有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双向发酵。其中基于液固发酵,益生菌发酵由好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方式中的2种或2种以上组合,构成多级联合发酵,进一步提高活性成分含量和生产效率。益生菌发酵中药的应用已经涉及抗肿瘤、降血糖、治疗肝脏疾病以及化妆品、保健品和畜牧业等领域。探讨益生菌发酵中药的方式、优缺点和应用领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的应用功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有效成分得以发挥其药理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肠道益生菌的微生态环境。益生菌通过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转化、吸收等作用而改变中草药的功效或增添新的内容。益生菌和中药的结合是功能性食品及中药研发的创新点,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思路。该文简要地综述了国内外肠道益生菌代谢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中药有效成分对肠道益生菌的调节作用,益生菌在中药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和开发益生菌中药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景分析,旨在为中药发酵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紊乱性身心疾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脑肠互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笔者试从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脑肠轴、脑肠互动和脑肠肽的关系以及脑肠互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以揭示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思路,亦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子宫出血症是指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因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的失调,通过多方面因素而诱发本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病程日久往往造成贫血。出血形式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5.
<正>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为3%~17%~([1])。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各种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功能性便秘发生率逐年升高,功能性便秘不仅能诱发各种肛肠疾病,而且可诱发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治疗是功能性便秘的首选方法,泻药和促动力药物是西药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16.
中药发酵技术是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目前发酵中药研究多集中在发酵菌种筛选、发酵体系优化、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功能的证明上,尚缺乏对中药发酵理论的深入探讨。通过对传统发酵中药的炮制及功效、现代发酵中药的工艺和“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酵中药的“发酵配伍”理论,并对其理论内涵、论证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该理论可弥补发酵中药领域中理论的缺失,为发酵中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思路,为阐明中药发酵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浙江东阳民间红曲中的共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方法:通过平板点种分离纯化,经微室培养,进行菌丝、分生孢子、闭囊壳和子囊孢子等形态鉴定,以及API生化反应鉴定。结果:从红曲米的共生菌中分离得到粉红红曲霉、紫红红曲霉和酿酒酵母1。结论:传统的红曲为共生菌协同发酵的产物,共生体系中的各种菌对红曲的形成,尤其是功能性红曲的代谢产物的积累,可能起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红曲的共生菌,对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中医药资源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酵作为一门极具特色和重要的中药炮制技术,其传承与发展应受到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传统中药发酵为自然发酵,因发酵过程靠经验掌控、易受到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质量难于控制且难以传承。而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已逐渐发展起来,业内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科学阐释中药发酵机制、规范中药发酵技术工艺及建立适合中药发酵特点的质量标准等是中药发酵技术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在综述传统中药发酵技术概况及中药发酵技术现代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影响发酵技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从中药发酵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中药发酵技术的传承需要正确认识中药发酵理论、挖掘中药发酵技术精髓和建立中药发酵数据库等建议;发酵技术的创新需要科学阐释中药发酵机制、客观化传承中药发酵经验、规范与创新发酵工艺、完善中药发酵质量标准和拓展中药发酵新品种等,为中药发酵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符思,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功能性腹胀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腹胀为主观感觉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肠功能紊乱症状,特别是腹部胀满或憋胀感,自主性肠鸣是其伴随症状,且缺乏相关器质性胃肠道疾病的改变,也不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其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断[1]。功能性腹胀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2003年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68-370
目的:从文献分析、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多个角度探析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献,并与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指导下的腧穴配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肠易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三者在文献分析、传统和现代针灸理论指导下的腧穴配伍方案呈现显著的一致。结论:从文献分析、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多个角度分析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的腧穴配伍规律,有助于发现现有方案的不足并及时作出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