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茶枯抗白色念珠菌成分的提取方法及抗菌机理,为进一步高效利用茶枯及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对渗漉法、回流法及超声法3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以及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牛津杯法及倍半稀释法测定茶枯提取物抑菌圈大小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提取物对细菌的生长曲线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 3种提取方法比较: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按1:20料液比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茶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MIC为6.9 mg/ml;茶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数生长期,作用后菌悬液电导率明显增加。结论回流提取法为茶枯提取物最佳提取方法,该提取物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其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牡丹皮等10种中药和土槿皮乙酸体外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0种中药为牡丹皮,黄连,丁香,肉桂,高良姜,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用水煎煮后浓缩,提取物用DMSO溶解,培养基稀释,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制生物膜50%的浓度(SMIC50)的作用。结果: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6 mg.L-1,对生物膜的SMIC50是31.2 mg.L-1。牡丹皮和高良姜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MIC50分别125,250 mg.L-1。黄连,丁香,肉桂,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在2 000 mg.L-1均没有表现出抑菌活性。结论: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到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种中药材中仅牡丹皮和高良姜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8种中药材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中药抗真菌活性的评价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51种常见药材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51种常见药材的醇提物,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有8种药物醇提物显示出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9mg·ml-1,五倍子、鹿衔草、虎杖、炒乌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39~6.25mg·ml-1,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mg·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39mg·ml-1。结论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十分显著,五倍子等4种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较好,桂心、夏枯花、金樱根3种药材对以上4种菌及耐药菌均显示出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测定了凤仙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对犬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以达克宁为对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总黄酮提取物对犬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7813mg/ml、1.563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813mg/ml、3.125mg/ml。结论:凤仙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对两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白桦皮和白桦叶抗真菌作用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桦皮和白桦叶的提取物进行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试管液基稀释法进行抗菌活性的试验.结果:白桦皮和白桦叶的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5.5—22mg/ml和0.14—1.13mg/ml.结论:白桦皮和白桦叶提取物对念珠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白桦叶的提取物抑菌活性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智兴  傅颖媛 《陕西中医》2007,28(9):1234-1235
目的: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研究经黄芩苷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为探索中药活性成分抗真菌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1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 M-27A方案推荐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的MIC:2收集经黄芩苷作用了相应时间的白色念珠菌,制备菌悬液,反复冻融后,加入PI综合染液,4℃染色数小时,去除PI,300目尼龙网过滤,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结果1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5mg/ml。2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升高,白色念珠菌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比例增加,细胞增殖指数(PI)下降(P<0.01)。结论1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2黄芩苷能抑制白色念珠菌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娜尔妇洁液抗细菌及抗真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选择104CFU/mL的接菌量,测定不同浓度的阿娜尔妇洁液对细菌及真菌的杀菌速度,绘制杀菌曲线KCs。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及MBC为0·04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的MIC及MBC为0·06mg/mL。杀菌曲线KCs表明,24小时后对上述菌株的杀灭率为95%以上。结论:阿娜尔妇洁液对上述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阳性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杀灭作用并且杀菌作用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特别是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苗药的敏感性,为耐药菌株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管碟法使用抗真菌苗药的含药血清进行两种菌株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两种白色念珠菌菌株的抑菌试验表明:含药血清抑制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株与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抗真菌苗药含药血清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菌株及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均表现出较明显的抑菌作用,抗真菌苗药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与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临床分离出的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可以考虑使用苗药,为拓宽中药制剂的用药范围,减轻耐药菌株的药物压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紫草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MIC)。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紫草提取物对18株临床常见真菌的MIC。结果:紫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的MIC值分别为768μg·ml-1、85...  相似文献   

10.
飞龙掌血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乙醇提取物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根管消毒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飞龙掌血乙醇提取物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常规扫描电镜制样,观察细菌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互补DNA,PCR技术扩增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SNF2和PDE2基因片段,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飞龙掌血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5 g·L-1,最小杀菌浓度为15.0 g·L-1;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呈现不规则形态,表面有明显的凹陷、裂痕;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毒力因子SNF2和PDE2的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飞龙掌血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推断该药物是通过抑制或干扰毒力因子SNF2和PDE2转录过程的表达,从而抑制致病性菌丝形态的形成及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达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片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对大蒜素片、克霉唑片 ,制霉菌素片进行了抗真菌体外抑菌作用的测定。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最低杀菌浓度 (MBC)。用 1× 10 4 CFU mL接菌量 ,测定了大蒜素片、克霉唑片、制霉菌素片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 (临床分离和标准菌株 )深部真菌的MIC50 、MEC90 、MBC及杀菌曲线KCS。结果显示大蒜素片对新型隐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纯化工艺及方法制得的疮灵液水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采用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沉淀法和离心三种纯化方法制得的疮灵液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综合比较各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值,乙醇沉淀法制得的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沉淀法和离心制得的样品。结论:应选用乙醇沉淀法作为疮灵液水提液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地锦草不同醇浓度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选取地锦草提取物敏感的12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512~1 024μg/ml;对石膏样毛癣菌的MIC范围为341~512μg/ml;对许兰、犬小孢子、须毛、疣状、紫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μg/ml。结论地锦草不同醇浓度提取物体外实验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羊耳菊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微生物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羊耳菊水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羊耳菊全株各器官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根对10种供试菌种都有抑制作用,抑制范围最广;茎对9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叶对8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羊耳菊各器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羊耳菊根、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62.5,62.5 mg/ml,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13.8,13.5 mm;羊耳菊根,茎,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31.25,62.5 mg/m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15.5,14.0 mm.结论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试验证实了该民间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也表明了羊耳菊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新抗菌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茉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F003-F003,F004
目的:研究皮安灵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抑菌试验。结果:皮安灵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青霉素有抑制作用,MIC为0.195-0.78mg/ml。结论:皮安灵对某些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锦草提取物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地锦草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提取物对6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参考MIC结果,选取地锦草提取物敏感的6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杀菌试验.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 μg·ml-1,平均MIC为446 μg·ml-1;对石膏样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 μg·ml-1,平均MIC为539 μg·ml-1.杀菌结果显示,6株皮肤癣菌均生长,表明地锦草具有抑菌作用,其抗真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而发挥作用的,而不具有杀菌作用.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体外实验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楮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楮叶提取物体外抗真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楮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管药基法,进行了楮叶的5种提取物对4属6种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实验及MIC测定。结果:5种提取物总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g/100mL)值范围在2.68—6.67(g/100mL)之间,以75%乙醇提取物抗菌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残留水液、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提取部位、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石油醚提取部位。结论:楮叶可作为抗浅部真菌中草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黄连、黄芩、黄柏、知母、甘草等5种中草药单独或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5种单味药及两两配伍药物的提取液,按倍比稀释法将药物提取液进行稀释,体外测定黄连等5种中草药单独及等比例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连、黄柏和黄芩单药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MIC分别为6.25 mg/ml、50 mg/ml和100 mg/ml。在配伍药物组中,黄连配伍其它药物的药物组均显示出了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黄连+知母(MIC为6.25 mg/ml)和黄连+黄柏(MIC为12.5 mg/ml)两个药物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黄连、黄芩和黄柏三种中草药具有直接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中尤以黄连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而知母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不具备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两两配伍的中药提取液中以黄连配知母的药效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材刺糖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刺糖95%的乙醇提取物,采用试管二倍稀释与琼脂平板法,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刺糖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菌株均有抑菌作用,而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结论:刺糖醇提物对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理独蒜和丫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5923)、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 25922)、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1420)和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021606)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乙醇萃取法制备独蒜提取物与丫蒜提取物,采用K-B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常量稀释法检测MIC。结果:经t检验、Games-Howell检验分析,大理独蒜与大理丫蒜的提取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不同蒜种对同一菌株的抑菌效果也不相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021606)的抑菌效果比对大肠杆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独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对实验中其他细菌的抑菌效果好,同时独蒜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丫蒜提取物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理独蒜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为大蒜提取物在临床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