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后遗症期证候分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2001年~2002年在北京万寿路地区进行了老年脑卒中的社区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抽样2126人,进行了两阶段抽样(twostagesampling),并随机调查165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被调查人群中,年龄最大83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9.63±5.08岁;男性80人,占48.5%,女性85人,占51.5%;全部病例均经头CT或MRI检查确诊。研究方法及内容从传统的“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出发,参考1988年由王永炎、孟家眉等制定的《脑血管病中医辨证量表》,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  相似文献   

2.
3.
中风病发病第7天证候要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证候要素是指一种疾病发病时点上占主要方面,处干支配地位的证候因素。通过把证候要素这一概念引入到证候研究中来,并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级连关系,即“升阶”,既解决了证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又满足了证候灵活性的特点,最终通过“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来建立和完善辨证方法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琳园  许凤全 《河北中医》2012,34(3):464-46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不仅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还提高了其他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规律。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医院,用判别分析中的逐步Bayes判别法进行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分析。结果: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有阴虚血瘀证、阴虚阳亢(火热)证、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先筛选出有判别意义的症状因子26个作为中医证候计量诊断的辨证指标,并建立各症状因子的Bayes判别函数和各证候的Bayes判别方程式,再计算各证候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的大小确定中医证候诊断,并对验证样本165例进行判别效果验证,其前瞻性判别概率估计为11.5%。结论:用逐步Bayes判别法探讨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计量诊断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733例经CT或MRT确诊的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2)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判断病势转归,指导辨证治疗,防止向恶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从1990年11月~1991年11月,采用以望舌为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8例,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女41例,男17例;年龄:平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炽明  丁有钦 《中医杂志》2003,44(2):150-152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是中医治疗EH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兹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证候学的流行病学调查蔡光先等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观察EH 1038例,结果表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EH的主要证候(构成比>5%),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EH与体质及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运用流行学调查方法提取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确定该病证候分型。方法:对太原市3个地区进行流行学调查,将有效病例进行西医疾病的信息采集和中医证候四诊信息的采集,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客观化提取并确定证候要素。结果:提取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13个,即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痰浊、气郁、内湿、气滞、毒邪、内风、内火、阳亢;病位要素4个,即肾、脾、心、肝;经过"应证组合"证候类型41种,涵盖率达80%。结论:阿尔茨海默病证候要素的确立和应证组合是确立证候分型规范化研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及中风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血瘀证的研究近年来较活跃,基本上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微观辨证是根据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1],宏观辨证则是以四诊为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搜集有关的临床信息,判断出病因、病位、病性等的辨证过程。而后者对于血瘀证的实质的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风病的证候分布及不同阶段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中风病发病后第3~5日、14~16日、45~50日分别为第1、2、3观察点进行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第1观察点风证(55.56%)、痰证(54.63%)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火热证(48.15%)、血瘀证(47.22%);第2观察点痰证居首(61.11%),其次为血瘀证(46.30%)、火热证(41.67%);第3观察点气虚证(63.89%)、痰证(62.04%)、血瘀证(58.33%)所占比例较大;3个观察点中气虚证构成比明显逐渐增加,火热证、风证构成比逐渐下降,痰证、血瘀证构成比一直较高并略有增加。证候组合第1、2观察点最多的是三证组合,两证次之,第3观察点与之相反。证候组合中第1、2观察点以痰瘀(27.78%、32.41%)最多,第3观察点以虚痰(30.56%)最多。第1、2观察点分别有腑实证75%、69.44%,第3观察点有阳虚证9.26%。结论中风病证候分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气虚血瘀痰阻可能是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建议不断完善中风病证候辨证量化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岭南地区近10年中风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中风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近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采用频数统计方法,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的规律。结果证候病例频次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痰湿蒙神证、阴虚风动证;依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火亢证、风火上扰证、痰湿蒙神证。证素的病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证、痰证、气虚证、风证、热证、阴虚证、火证、阳亢证、血虚证、阳虚证;证素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证、痰证、气虚证、风证、热证、阴虚证、阳亢证、火证、阳虚证、血虚证。结论岭南地区近10年中风病常见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为主;证素以瘀证、气虚证、痰证为主,其中痰证是岭南地区中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证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康复对不同证候中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期中风患者共155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候进行分组,风痰瘀阻型107例,风火上扰型15例,风痰火亢型17例,气虚血瘀型16例。各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时程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日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以风痰瘀阻证组提高更明显,气虚血瘀组及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中风病患者康复效果不同,应建立辨证的个体化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C地149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按其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辨证分析,并对其中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中医证候多分在风痰瘀血、痰热腑实、痰热蒙蔽心神证,提示与痰浊有关。结论治疗庆在常规基础上配合中药化痰除湿,以取得更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中风病急性期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评价《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于该量表改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病人证候特点初探:附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肾移植病人的中医辨YGH特点,我们观察了22例肾移植初期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2例肾移植病人男17例,女5例。年龄39.79±2.54岁,其中1例原发病为肾结核,1例多囊肾,其余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观察时间为肾移植术后19.0±0.69d,全部病例均以三联法抗排异治疗(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强的松):环孢霉素A用量为348.95±8.16mg/d(每kg体重每天6.88  相似文献   

19.
20.
中风病历来被称为中医内科四大顽症(风、痨、臌、膈)之首.喻嘉言<医门法律>日:"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1],言其预后凶险,攸关生命.中风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尤其在急性期,临床征象纷繁多样,病理转变错综复杂,证候形式更是繁杂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