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硝普钠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硝普钠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硝普钠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5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既往49例常规治疗病人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心衰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心脏彩超检查的改变。结果:51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01);平均收缩压下降24.1%,舒张压下降19.3%,尤其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人,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1),同时心率减少17.6%(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硝普钠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胡洪涛 《山东医药》2011,51(3):97-98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疗程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CRP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配伍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男性4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6岁。均用酚妥拉明10mg、多巴胺10mg、多巴酚丁胺4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每天1次,7~10天为一疗程。结果本组68例病人,显效38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1%。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对心衰的改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5例吴红萍我们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收集1991年4月至1994年10月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男住3...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使用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对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科室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强心、利尿综合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和临床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使用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能够显著的改善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各项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让患者更为安全的行剖宫产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问题.方法 将肺炎并心衰的患儿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并配合精心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住院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12h收缩压和心率监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婴幼儿肺炎心衰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其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患儿的啰音消失时间、心衰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心率及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心力衰竭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合用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MS)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疗效。方法:67例风湿性单纯MS急性左心衰竭患,随机被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差异(P<0.001)。结论: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合用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所致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安全,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9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WBC、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WBC、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相比,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可更有效地降低重症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内科》2009,4(4):584-584
难治性心衰是指经常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效果仍较差,心衰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心内科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140例,除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措施外,分组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7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均能使慢性心衰患者心排血量增加,但两药对左心室灌注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的影响不同,多巴胺增加心排血量时使PCWP上升,而多巴酚丁胺则使 PCWP 下降。由于PCWP 轻微增高可加剧肺水肿,为此作者观察了急性呼吸衰竭者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便为选用该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8例急性呼吸衰竭作辅助通气的患者,胸片示弥漫性肺浸润,吸入氧浓度需达50%以上。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滴注初速为2.5μg/kg/min,逐渐加量直至达到以下指标之一时,则停止给药①血压平均升高25mmHg;②心排血量增加25%;③心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7)给予抗感染、吸氧、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67)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DICE(Dobutamina nell'Insufficienza Cardiaca Estrema)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间断应用对严重心衰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琪 《山东医药》2011,51(35):70-71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13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AST、LDH、α-HBDH、CK、CK-MB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问、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心肌肌钙蛋白I(cTnI)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多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顽固性心衰患者18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以及速尿用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收缩与舒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与血压收缩舒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硫酸镁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佐治顽固性心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镁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佐治顽固性心衰曲阜市人民医院(273100)彭国玲孙文香我们采用硫酸镁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2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42~76岁。患者入院初期均经卧床休息,给予低盐饮食、控制感...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6,(2)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镇静、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强心、利尿剂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90例Ⅲ~Ⅳ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2~3d无效的基础上,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治疗量的硝酸甘油和多巴酚丁胺,疗程5~7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5%。其中显效73例(81.1%),有效13例(14.4%),无效4例(4.5%),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无增加。结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量的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0例,常规卧床、休息、吸氧、限盐、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基础上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加用多巴酚丁胺80~100mg,含镁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5ml,25%硫酸镁10ml,胰岛素8u)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5~7天,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对照组40例,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不用多巴酚丁胺及含镁极化液,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根据临床上心功能改善程度来进行分析并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  相似文献   

20.
王彩霞 《内科》2012,7(4):343-34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硝普钠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制剂、ACEI制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硝酸制剂,多巴胺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3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10-15滴/min,1次/d;多巴酚丁胺剂量为4-6μg/kg-·min^-1,加入0.9%氯化钠50mL,4-6mL/h泵入,1杉d;硝普钠50mg加入0.9%氯化钠50mL,3-6mL/h泵入,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EDD)。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R、BP、LVEF、LVEDD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左卡尼汀、硝普钠及多巴酚丁胺能够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