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冷刺激敏感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气道炎症表型特点。方法选取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诊支 气管哮喘或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但未正规治疗的急性发作(轻度至中度)患者80例,根据冷空气刺激能否诱发咳嗽、喘息等呼吸道 症状将其分为冷刺激不敏感组(45例)和冷刺激敏感组(35例),均予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 替卡松粉吸入剂50 μg/250 μg,2 次/d)及孟鲁斯特钠(10 mg 口服,1 次/d)治疗3 月,必要时加用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或 (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 mg 1次/d或甲强龙40 mg静脉推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行哮喘控制问卷(ACT)了 解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控制情况,肺功能检查明确治疗前肺功能减损及治疗后肺功能恢复情况,血及诱导痰细胞计数以明确 气道炎症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者所占比例、过敏性鼻炎情况无统计 学差异。冷刺激敏感组在就诊前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较冷刺激不敏感组多(P<0.05),但治疗期间(3月)为控制症状冷刺激敏感 组使用SABA及激素较冷刺激不敏感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刺激敏感组ACT评分在治疗前后均低于冷刺激不敏感 组(P<0.01),且其治疗前FEV1/FVC%、FEV1%pred减损较不敏感组明显(P<0.01),治疗后FEV1/FVC%、FEV1%pred恢复程度 较不敏感组差(P<0.05)。冷刺激敏感组在治疗前后血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不敏感组无显著差异;但中性粒细胞百 分比明显高于不敏感组(P<0.01)。根据治疗前诱导痰细胞分类结果,冷刺激不敏感组以嗜酸性粒细胞型为主,所占比例为 60%,中性粒细胞型为20%,而冷刺激敏感组以中性粒细胞型为主,其所占比例为42.86%,显著高于冷刺激不敏感组(P=0.03), 嗜酸性粒细胞型仅为31.43%,显著低于冷刺激不敏感组(P=0.01)。结论冷刺激敏感哮喘患者症状常反复发作和(或)加重,其 肺功能受损明显,气道内炎症表型也不同于经典哮喘,以中性粒细胞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及全球都有明显的上升。哮喘仍没有治愈的方法。嗜酸粒细胞性的气道炎症是哮喘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之一,也是哮喘症状反复加重的病理生理基础。哮喘气道炎症涉及到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其中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是最重要的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为哮喘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诱导痰结果分为嗜酸粒细胞型哮喘(EA)、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A)、混合粒细胞型哮喘(MGA)及寡粒细胞型哮喘(PGA)4种炎症表型,比较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结果  4种炎症表型临床症状及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A组与部分组对比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显著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下降显著(均P < 0.05)。嗜酸性粒细胞(Eos)与FeNO呈正相关趋势(r=0.541),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趋势(r=-0.301、-0.284)。比较采用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的临床指标,发现治疗后EA、MGA组Eos、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A:t=3.564、6.761;MGA:t=3.068、4.093,均P<0.05),EA组FEV1/FVC、FEV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755、2.729,均P<0.05)。  结论  Eos增多的表型(EA)中肺功能下降更明显,FeNO与嗜酸型炎症密切相关;低剂量ICS+LABA在Eos增多表型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 10年来 ,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的新的认识 ,有力地促进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战略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工作 ,尤其是不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1 支气管哮喘的炎症机制[1~ 4 ]  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近 10年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包括 :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炎症因素、气道神经调节因素、气道高反应性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炎症因素。  抗原刺激 (致敏 )肥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哮喘不同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哮喘患者的病史,共纳入资料完整的患者287例,根据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os)组(41.5%,119/287),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组(27.5%,79/287),寡细胞性哮喘(Pau)组(11.1%,32/287),混合细胞性哮喘(Mix)组(19.9%,57/287).对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和肺功能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特应性、吸烟、体质指数、ACT评分、规律使用吸入激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诱导痰炎症细胞方面,Mix组炎症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在Neu组和Mix组中,存在气流受限患者(FEV1占预计值<80%)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6 6,P=0.032).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的气道炎症表型,但其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中性粒细胞炎症可能在哮喘气道阻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气道炎症反应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1]。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第一次提出“表型”这一概念,并提出基于表型分类有助于哮喘治疗及判断预后[2]。中医药治疗哮喘有其独特优势,但辨证分型缺乏明确统一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8.
麻黄调控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麻黄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及其机制已研究明确,但麻黄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报道。为了评价麻黄在调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我们对哮喘豚鼠采用麻黄煎剂灌胃处理,并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30年以来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其带来的医疗负担不断上升,从而引起了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和呼吸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本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为基础的诊治方案,使许多哮喘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我国的呼吸工作者在这一工作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哮喘研究和防治领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0.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的慢性气道性炎症反应,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给社会、医疗和家庭都带来极大负担。其主要临床表型为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二者间区别主要在于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目前,临床上过敏性哮喘及非过敏性哮喘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很难控制,导致患者反复住院,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气道炎症表型是哮喘临床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性决定的,然而不同类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并不完全一致。早期明确不同类型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差异和特点,可尽快评估患者用药剂量和方法,制订个性化哮喘治疗方案,从而尽快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常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炎症表型。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与患者发病、治疗及预后关系密切。筛选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识别因素有助于评估病情和个体化诊疗。 目的 探索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分布并筛选其识别因素,为疾病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占比进行炎症表型分类,按照是否为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A)分为NA组和非NA组,按照是否为嗜酸粒细胞型哮喘(EA)分为EA组和非EA组,按照是否为混合粒细胞型哮喘(MA)分为MA组和非MA组,按照是否为寡细胞型哮喘(PA)分为PA组和非PA组。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筛选各表型相关影响因素,3种统计学方法中2种有统计学意义时为最终识别因素。 结果 1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NA 84例(45.7%)、EA 38例(20.7%)、MA 38例(20.7%)、PA 24例(13.0%)。单因素分析:NA组与非NA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与非EA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与非MA组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组与非PA组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的影响因素为过敏性鼻炎〔OR=0.417,95%CI(0.205,0.848)〕、FeNO〔OR=0.978,95%CI(0.968,0.989)〕,EA的影响因素为FeNO〔OR=1.017,95%CI(1.009,1.025)〕,MA的影响因素为FeNO〔OR=1.007,95%CI(1.000,1.014)〕,PA的影响因素为体质指数(BMI)〔OR=1.165,95%CI(1.015,1.337)〕、FeNO〔OR=0.981,95%CI(0.965,0.998)〕(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NA分别与过敏性鼻炎、FeNO呈负相关(rs=-0.244、-0.361,P均<0.05),EA分别与过敏性鼻炎、FeNO呈正相关(rs=0.157、0.341,P均<0.05),MA与FeNO呈正相关(rs=0.236,P<0.05),PA分别与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FeNO呈负相关(rs=-0.156、-0.163、-0.159,P均<0.05)。综合3种统计学方法最终筛选出NA、EA的识别因素为过敏性鼻炎、FeNO,MA的识别因素为FeNO,PA的识别因素为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FeNO。 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中NA最多,PA最少;FeNO为各哮喘炎症表型的识别因素,对识别EA和MA具有特异性,结合过敏性鼻炎可能识别NA、EA,结合年龄可能识别PA。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急性加重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肺功能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医疗经济负担。早期识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不同炎症表型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并及时给予精准治疗在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显得颇为重要。 目的 比较不同炎症表型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为进一步指导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和ACO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2%为临界值分组,EOS%≥2%为EOS组,EOS%<2%为非EOS组,ACO患者作为ACO组,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情况。 结果 EOS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血清白蛋白(FA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非EOS组,激素疗程、住院时间短于非EOS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非EOS组(P<0.05);EOS组的体质指数(BMI)、FEV1%pred、肺功能重度程度、NE绝对值、NL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ACO组,激素疗程短于ACO组,年龄、男性患病率、吸烟率、EOS%≥2%比例高于ACO组,住院时间长于ACO组(P<0.05)。 结论 EOS可能作为评价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EOS%≥2%的AECOPD患者急性加重诱因考虑多由非感染因素引起,治疗上应用抗生素应该更加慎重。ACO和EOS%≥2%的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把握两者独特的临床特点,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精准的治疗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秦丰  张桂琴 《中外医疗》2016,(32):124-126
目的 为有效治疗哮喘以及COPD患者,临床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80例经诊断为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单一组40例、联合组40例.单一组服用布地奈德,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福莫特罗,观察治疗前后病患肺功能情况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一组PEF、FEV1/FVC、PEF%依次为(248.5±83.2)L/min、(86.5±7.2)%、(79.5±9.7)%,联合组为(276.3±69.7)L/min、(76.3±8.4)%、(94.1±8.2)%,联合组较单一组肺功能恢复好,P<0.05;未治疗时两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单一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依次为(84.3±13.7)、(4.7±1.2)、(6.3±1.7),联合组为(94.7±15.6)、(5.6±1.2)、(8.5±1.1),联合组较单一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改善效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哮喘以及COPD患者治疗时,选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且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方法: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正常组,每组6只。哮喘组和正常组分别采用卵清白蛋白和PBS致敏和激发。流式细胞仪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和M2型肺间质巨噬细胞的数量;RT-PCR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精氨酸酶1(Arg1)、转谷氨酰胺酶2(TG2)、白细胞介素(IL)-10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间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IL-10和IL-12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占肺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数和M2型肺间质巨噬细胞占肺间质巨噬细胞的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Arg1和TG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NOS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小鼠肺间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L-1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肺间质巨噬细胞表现为替代活化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并高表达TG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豚鼠免疫炎性反应介质—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将48只荷兰种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50mg/kg)、小青龙汤高、中、低剂量组(4.5g/kg、1.5g/kg、0.5g/kg),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后雾化吸入建立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IgE的含量,逆转录-链式聚合酶法半定量测定肺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基因和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治疗组可降低血清IgE含量和IL-5、GM-CSF基因的表达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通过降低哮喘豚鼠的血IgE含量和IL-5、GM-CSF基因的过度表达,减少肺内EOS的浸润,减轻IgE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拮抗剂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素芬  龙苹 《医学综述》2008,14(11):1713-1714
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多数炎性介质性质被确定,炎性介质特异性的受体拮抗剂:组胺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血栓素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受体拮抗剂、抗IgE抗体治疗、神经激肽受体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也被发现。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哮喘防治的热点,但如何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炎性介质拮抗剂进行有效的哮喘治疗仍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炎药物治疗主要是皮质激素,尽管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炎药物,但是它们并不能抑制哮喘反应中的全部炎性介质。白三烯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支气管高反应性,以及促进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白三烯的合  相似文献   

18.
郑家驹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4):226-227,230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岁恩病(Crohn’s disease)与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其内科治疗的共同特点是以药物进行诱导缓斛及相当长期的预防复发(维持缓解)治疗。炎症性肠病系多基因性疾病,具有复杂的表现型(phenotype)特点,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据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所进行的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本文就克罗恩病的个体化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哮喘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在临床上将哮哮分为4型;在病因病机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归纳为宿痰内伏、正气亏虚,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认识哮喘与气道上皮、白皮素-5、嗜酸粒细胞及其毒性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有关;在对防治哮喘的基研究上确立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证实了各种淋巴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调节、证实了多种炎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调节、迟发相哮喘反应是研究哮喘病人慢性气道炎症的重要研究模型、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确立了抗炎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首要治疗原则、吸入疗法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给药方式;在临床治疗方面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是目前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但对其远期疗效和预后的评价还需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