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各异的重性精神疾病,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学进行诊疗。已发现多个精神分裂症风险位点, 但目前仍未发现有助于临床诊疗的客观指标。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为早期识别、诊断、治疗精神分裂症带来了可能性。本文阐述了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分析了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成果与不足, 以及两组学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前景, 旨在揭示组学在SZ中的应用, 为揭示精神分裂症复杂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全面的生物学证据, 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病程进展控制、预后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在内心深处一直怀有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其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据流行病学研究推算,我国目前约有700万人患精神分裂症,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亟需社会给予正确的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均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初发年龄是提示精神分裂症起因的一个重要线索,通过对初发年龄的研究,是证实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发病影响的诸多途径之一.Delisi(1991)[1]认为决定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有无家族史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是否存在差异国内施氏等[2~4]已有报道,但结果不一.我们调查了427例有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的初发年龄及可能的社会心理因素,旨在探讨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精神分裂症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和行为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该病病程具有不断发展且逐渐加重的趋势,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对首发患者,一般主张早发现、早诊断,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1])。目前,中医药已越来越多地进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贯穿在治疗全过程,对提高临床整体疗效、减少抗精神分裂症药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病因不明,预后不良,病残率高的严重精神疾病,至今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预防对策,而且复发率极高,如何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是医学界所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遵清 《家庭医学》2005,(11):33-33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那么,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7.
徐勇 《健康向导》2013,(5):46-47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青壮年多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征兆: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碎裂.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会自己表示有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患者也可能表达明显妄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VD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检索收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VD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观察性研究,基于综合性Meta分析进行系统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效应值的合并、异质性和偏倚检验。结果纳入27项流行病学实验,包括2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771例对照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参与者之间血清VD水平的总体平均差异为-5.51 ng/ml[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6~-2.47,P=0.0004],有统计学显著性;不同研究设计、生物标志物、住院状态、研究位置、质量评分、对照参与者的亚组分析及精确值、放射免疫、化学发光免疫、蛋白液相色谱和未定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D的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VD缺乏的总体患病率为69.1%(95%CI:59.2%~79.0%,P0.0001),VD缺乏者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充足者的2.00倍(95%CI:1.67~2.40,P0.0001),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D缺乏和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孙海燕 《现代保健》2011,(32):150-152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并发症,同时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从对我国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硒与癌症的流行病学是当前流行病学中最为复杂、质疑甚多、争论颇大的领域之一。本文回顾了已证实的低硒状态可以增加癌症危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并讨论了这些研究的限制。为了更有效地验证硒与癌症的假说,首先需要了解每一类癌症的主要危险因子,因为膳食中硒水平低并不引起癌症,但可增加接触致癌物后诱发癌症的敏感性。因此硒应作为一种效应修饰因子(effect modifier),而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子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