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效果.方法35例患儿全部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优良32例,满意3例,有3例患儿复位固定后可见骨折处有轻微再次移位,骨折愈合后不影响前臂功能.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报道采用手法复位为主,收治双colles骨折31例,治疗效果良好。并分析了双colles骨折受伤机制,对治疗右复位、固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尺桡双骨折治疗中,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方法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对39例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9例均愈合.结论:小儿尺桡双骨折应首先尽早应用手法复位,克服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尺桡骨干双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效果优者12例,效果良者20例,效果差者3例,优良率达91.43%.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穿针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2例,对所有病例进行6~20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观察,其中解剖复位19例,近解剖复位20例,功能复位3例,均于术后5~6个月内达骨性愈合,所有病例前臂旋转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穿针手术治疗对于尺桡骨双骨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手法复位前、后双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0例患者进行随访,采用Jakim’s累及关节内的桡骨远端骨折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对治疗的结果均较为满意,总有效率80%。结论:双侧石膏托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一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一切口复位内固定胫腓骨双骨折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单一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双骨折15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操作顺利,均获成功,术后无皮肤坏死发生。结论:单一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避免形成皮瓣、减低皮肤坏死风险,整体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92例闭合性尺桡骨骨折患者,儿童组102例,76例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26例运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组9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9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采用Berton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处理,儿童组应用夹板外固定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成人组应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结论: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上首选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于复位后不稳定的斜形骨折可选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尺桡骨双骨折经皮克氏针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优于闭合复位夹板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均为近年来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随机抽取的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的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法,即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以对骨折部位加以有效的固定,且患者术后恢复快,该疗法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60例患者,恢复情况优42例,良9例,优良率为8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在1814年由Abraham Colles首次描述。这种腕关节附近的骨折是老年人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占骨科急诊病人约1/6左右。它是由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呈背伸位,躯干向下的重力和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在桡骨下端处出现剪力而造成骨折。  相似文献   

12.
Asymptomatic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s common but some-times associated with pain and deformity. Symptomatic osteoporosis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A 59 years old post-menopausal woman presented with a history of acute low-back-pain. She had menopause for 12 years. She gave history of colles' fracture at about two years back. Her mother died as consequence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MRI of vertebral spine showed demineralization with partial collapse of D6,7,12 and L1 vertebr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of vertebra showed BMD T-score of -4.5. Patient was managed with IV infusion of zoledronic acid, oral intake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supplements and with regular non-weight-bearing exercises. Her condition improved gradually. During post-menopausal period, every women must be aware of osteoporosis and any fracture in that time must be evaluated to rule out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38例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借助新型光学装置行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解放术者双手行视网膜前膜和/或视网膜下膜剥除并有效地止血。观察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评价此手术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不需刮除角膜上皮。术后随访1月时35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其中视力大于0.3者5眼,3眼视力无改变。术中有效地剥膜及止血,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相比,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一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9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48只眼)与治疗组40例(44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组采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d裸眼视力,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w及1个月视力,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周,治疗组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为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53例需行双手操作法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行助手照明下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随访6-16月,平均13.2月,对手术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53例患者中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51例(96.2%),未复位2例(3.8%);53例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例(1.9%),术中玻璃体出血8例(15%);53例术中均未发生巩膜切口并发症;视网膜复位的51例中6例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2%),但均与巩膜切口无关。结论: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且具有较多术中操作优势,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仲跻飞 《海南医学》2012,23(13):62-64
目的观察应用晶状体注水圈套器和虹膜恢复器进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治疗成熟期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径路手法劈核对60例60眼白色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关键步骤为:上方作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右手侧作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手术至晶体核转至前房后,将晶状体注水圈套器从主切口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虹膜恢复器从辅助切口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娩出。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8眼(13.3%);所有病例全部植入人工晶体、切口没有缝合;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38眼(63.3%),术后3d裸眼视力≥0.3者50眼(83.3%);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普通器械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技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不仅具有小切口的特点,且操作安全,不需特殊器械,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复杂、肿瘤病理类型繁多,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皆较头颈部其他肿瘤困难。双合诊、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经口或经颈活检等综合诊断方法,可判定肿瘤性质、血液供给,了解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就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尤其是手术径路的选择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3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108例髌骨骨折分别采用粗丝线环扎法、克氏针张力带法(包括改良法)及镍钛聚髌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4年,粗丝线环扎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70.0%,横形骨折优良率71.5%,克氏针张力带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50.0%,横形骨折优良率90.4%,镍钛聚髌器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90.9%,横形骨折优良率优良率88.9%。结论 镍钛聚髌器可作为任何类型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横行或斜形髌骨骨折可选用克氏针张力带法固定,粗丝线环扎法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相应治疗措施,探讨桡骨远端不同类型骨折的最优治疗方法。方法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桡骨远端 AO 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保守治疗、克氏针固定、AO 板钉内固定、LCP 板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等不同治疗方法,通过随访,评定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该骨折类型的最优方案。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选用上述相应治疗措施,改善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负担和痛苦。结论对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应尽可能采用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