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单一外科组共实施110例活体肝移植,移植术后7d内每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监测肝动脉血流,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行肝动脉造影或腹部CT检查,确诊者予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该组3例术后5~6d发生肝动脉血栓,肝动脉血栓发生率2.7%(3/110)。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取栓,术后血流正常;2例行介入治疗,放置支架,术后1例再次血栓形成,1例血流流速偏低,2例均发生胆道并发症,但肝功能正常。3例均存活。结论术后早期用彩超监测对肝动脉血栓的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手术取栓或介入放置支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检测指标包括肝动脉及左右分支的峰值速度、阻力指数、加速度及加速时间,门静脉平均流速。结果5例经手术或造影证实为动脉并发症(血栓形成2例,肝动脉狭窄2例,肝动脉痉挛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肝动脉狭窄处的高速高阻血流并伴有湍流,而狭窄远端肝内动脉峰值速度<40cm/s,阻力指数<0.5,加速时间>0.08s,加速度<300cm/s2,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肝门部无动脉血流信号;6例为门静脉并发症(3例门静脉狭窄,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者存活率。方法分析1995年5月至2005年9月实施的137例肝移植临床资料,肝移植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10例,其中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1例,肝移植术中均行门静脉血栓切除术,结扎术前存在的门腔分流和粗大的侧支循环。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血供。结果137例患者肝移植术后PVT发生率为2.92%(4/137)。1例PVT经外科门静脉取栓、重新吻合治愈,2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置管溶栓、支架植人治愈,另1例仅表现肝功能轻度异常,未经特殊处理。与PVT相关的死亡率为0。其余患者随访2~66个月,未发生PVT。结论肝移植术中完整地切除门静脉存在的血栓、结扎门腔存在的分流以及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PVT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早期发现PVT,挽救移植物的功能,避免再次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共实施成人尸体肝脏移植387例.术后采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时,采用超声造影或肝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再血管化治疗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结果 387例中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HAT,发生率2.6%.发生HAT的中位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范围2~18)d.2例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例伴肝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均痊愈;3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HAT,死亡;2例行再次肝移植,痊愈;3例出现肝内脓肿,严重感染,肝功能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0%(4/10).结论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虽然可减少患者死亡,但预防HAT发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41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肝形态和血流改变。结果术前发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00%(2/2),肝门部淋巴结肿大85.7%(6/7),肝内门静脉癌栓形成80%(4/5),门体系统间交通支1例。术后并发症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诊断率66.7%(2/3),肝动脉狭窄(HA S)诊断率100%(1/1),下腔静脉血栓100%(2/2),胸腔积液41例,腹腔积液39例,心包腔积液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结果。结果95例中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3.15%),肝动脉狭窄2例(2.10%),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1.05%),门静脉狭窄1例(1.05%),下腔静脉狭窄2例(2.10%),胆道并发症10例(10.52%),排异反应7例(7.36%),浆膜腔积液93例(97.89%),肝周血肿7例(7.36%),肿瘤复发5例(29.4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7例次原位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应用CDI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频谱、侧支循环及腹水量等。结果 4例受者术后出现门静脉并发症:门静脉狭窄2例,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1例,门静脉右支闭塞1例。2例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明显减少者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门静脉高压缓解;而CDI提示门静脉血流量末见下降的2例患者,仅接受保守治疗,存活时间均超过1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查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较为敏感,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可用于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ou S  He XS  Hu AB  Xiong J  Wu LW  Wang DP  Wang GD  Ma Y  Ju WQ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3):176-178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期间402例接受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9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预后及诊治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接受全身抗凝、祛聚治疗,其中1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并血管内支架置入术、1例行经皮门静脉置管溶栓并再次肝移植、1例行外科手术取栓治疗.有6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30、34、40、48、62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长期存活.结论 门静脉病变、血流状态改变、高凝状态及手术操作不当是造成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已形成的病变早期诊断,积极的综合性干预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变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7例肝硬变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肝硬变病人断流和(或)分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68%(17/9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7例,CT确诊2例,肠系膜血管造影确诊2例,开腹探查确诊6例。9例经溶栓治疗临床治愈,8例行肠切除Fogarty管取栓术,死亡1例。结论 对于肝硬变特别是断流和(或)分流术后病人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者应注意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动态多时相CT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和积极溶栓治疗有助于防止肠管坏死的发生;出现肠坏死、腹膜炎者应切除坏死肠管及有血栓的肠系膜,同时继续抗凝祛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