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目的研究未经治疗的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功能障碍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于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非痴呆PD患者共46例作为1组,所有的PD患者均未经过系统治疗;以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社区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组)。进行整体认知功能、韦氏记忆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验。结果1组记忆商(MQ)下降,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瞬时记忆无损伤,差异无显著性(P>0.05),Fuid物体记忆测验(FOM)和快速语词测验(RVR)都有损伤,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300潜伏期延长(360.59±26.05)ms,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未经治疗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均有损伤,P300潜伏期改变与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2.
一般老年人群记忆障碍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记忆力减退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国外报道 ,中老年人群中 40 %左右主诉有记忆减退〔1 ,2〕;更有认为 76 %的老年人主诉有记忆下降 ,客观记忆检查依据测验的不同异常率可达 32 %~78%〔3〕。国内对于老年人记忆减退发生率还缺乏专门的调查。本文对一组老年人群的调查结果分析记忆减退的主观评价及短时记忆的客观检查。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科委资助课题“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分课题——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该课题于 1997年以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在北京城乡调查 6 0岁以上老年人 2 788例。老年人由来自医学院毕业生的调查员经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较无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的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未经治疗的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功能障碍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于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非痴呆PD患者共46例作为1组,所有的PD患者均未经过系统治疗;以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社区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组).进行整体认知功能、韦氏记忆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验.结果 1组记忆商(MQ)下降,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瞬时记忆无损伤,差异无显著性(P>0.05),Fuid物体记忆测验(FOM)和快速语词测验(RVR)都有损伤,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300潜伏期延长(360.59±26.05)ms,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未经治疗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均有损伤,P300潜伏期改变与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记忆指数分(MoCA-MIS)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社区老人的MoCA-MIS临界值。方法对2016年5—11月沈阳城区282名50~80岁、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健康老年人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及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统计分析各神经心理量表得分情况,研究社区老人的MOCA-MIS临界值。结果不同性别组老年人MoCA-M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3,P0.05);不同年龄组老年人MoCA-MI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2,P=0.015,r=-0.13);不同文化程度组老年人MoCA-MIS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7,P0.001,r=0.314)。MoCA-MIS与AVLT中的长延迟相关(P0.001,r=0.492),与AVLT中短时记忆也相关(P0.001,r=0.412)。不同文化水平组正常老年人MoCA-MIS的划界分分别是:文化水平≤9年,4分;9~12年,6分;12年,7分。结论 MoCA-MIS与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MoCA-MIS与AVLT中长延迟回忆及短时记忆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社区老人的MOCA-MIS临界值将为老年人记忆减退检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常态老年人睡眠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 647名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38.8%,记忆障碍发生率78.4%,睡眠障碍与记忆障碍的发生相关,在回忆故事(即刻)、图片再认、定向、回忆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姓名及总标准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受睡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FGFR-2)的表达及其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29例、不典型增生(Dys) 31例及胃癌(GC)5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bFGF,FGFR-2表达状况,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联合检测胃黏膜H pylori感染情况.结果:CSG组bFGF,FGFR-2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余三组(IM组:χ~2=4.002,P<0.05;χ~2= 4.163,P<0.05;Dys组:χ~2=15.779,P=0.000;χ~2=15.949,P=0.000;GC组:χ~2=24.110,P= 0.000;χ~2=18.736,P=0.000),IM组的表达低于Dys组及GC组(Dys组:χ~2=4.258,P<0.05;χ~2 =4.212,P<0.05:GC组:χ~2=7.786,P<0.01;χ~2 =4.687,P<0.05),而Dys组与G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 pylori阳性IM及Dys组bFGF,FGFR-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阴性组(IM组:χ~2=10.076,P<0.01;χ~2=7.535,P<0.01;Dys组:χ~2=11.501,P<0.01;χ~2=8.330,P<0.01).H pylori阳性Dys组bFGF,FGFR-2表达显著高于GC组(χ~2= 4.201,P<0.05;χ~2=3.982,P<0.05),H pylori阳性IM组则与GC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H pylori阴性Dys组及IM组bFGF的表达均显著低于GC组(χ~2=5.736,P<0.05;χ~2=17.113,P= 0.000),H pylori阴性Dys组FGFR-2表达与GC组无显著性差异而IM组的FGFR-2的表达显著低于GC组(χ~2=11.091,P<0.05).结论:H pylori感染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bFGF及FGFR-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H pylori感染致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转录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Ets-1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和21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ts-1,MMP-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ts-1,MMP-1和VEGF在正常大肠黏膜中表达均为阴性.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4%,78.7%和82.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Duke's分期(χ2=10.718,P<0.01;χ2=8.323,P<0.01;χ2=6.145,P<0.05)、浸润深度(χ2=7.705,P<0.01;χ2=19.101,P<0.01;χ2=14.707,P<0.01)、淋巴结转移(χ2=9.333,P<0.01;χ2=3.965,P<0.05;χ2=4.638,P<0.05)和远处转移(χ2=5.472,P<0.05;χ2=4.125,P<0.05;χ2=5.034,P<0.05)密切相关.在大肠癌中,Ets-1的表达与MMP-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1;r=0.425,P<0.05).结论:Ets-1在大肠癌中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转移密切相关.Ets-1的表达与MMP-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三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藏部分地区60~69岁老年人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西藏国民体质监测60~69岁老年人群部分, 有效样本量8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60~69岁老年人体质的因素。结果西藏三部分地区60~69岁老年人参加体质评分, 体质优秀11例(1.3%), 良好47例(5.7%), 合格394例(47.8%), 不合格372例(45.1%)。西藏不同年龄(χ2=8.367, P=0.039)、性别(χ2=22.168, P<0.001)、城乡(χ2=12.282, P=0.006)、地区(χ2=60.358, P<0.001)、体质指数(BMI)(χ2=105.134, P<0.001)之间老年人体质综合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质总合格比例方面, 西藏地区65~69岁老年人差于60~64岁者;女性优于男性;城镇优于乡村;拉萨和那曲地区优于林芝;肥胖老年人差于正常体重者(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OR=1.765, 95%CI:1.284~2.425)、拉萨(OR=2.79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记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 647名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78.5%,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性质、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睡眠、参加社区活动等相关,高龄、女性、低学历、体力劳动者、居住环境差、身体状况差、睡眠障碍、不参加社区活动的老年人记忆功能的标准分评分较低(P<0.05或P<0.01).结论 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和分析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及特点,为相关部门做好健康管理、研究制订干预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取某大型IT企业2016年7月30日-2016年11月3日的体检报告,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NAFL和NASH的发病率,同时分析与超重(或肥胖)、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压等指标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NAFL和NASH的总发病率分别为4.51%和17.64%,合计22.15%。在NAFLD组(NAFL和NASH)人群中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非NAFL和非NASH)人群(91.20%vs 12.68%,χ~2=7571.9,P0.001;95.06%vs 9.27%,χ~2=9373.8,P0.001;40.02%vs 10.51%,χ~2=1591.90,P0.001);男性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员工(6.78%vs 1.81%,χ~2=190.35,P0.001;25.04%vs 5.06%,χ~2=991.90,P0.001),其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均显著高于女性员工(40.90%vs 12.97%,χ~2=1319.10,P0.001;36.00%vs16.07%,χ~2=696.22,P0.001;2.17%vs 0.64%,χ~2=53.82,P0.01;26.76%vs 1.69,χ~2=1581.10,P0.001;6.21%vs1.22%,χ~2=170.94,P0.001)。≥35岁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35岁员工(8.13%vs 4.47%,χ~2=41.56,P0.001;21.73%vs 16.76%,χ~2=24.72,P0.001),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35岁员工(2.79%vs 1.43%,χ~2=17.26,P0.001;6.33%vs 4.03%,χ~2=18.56,P0.001),但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T企业并未因员工年轻化而呈现NAFLD的发生率明显减少;NAFL和NASH的发生常伴有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尿酸等临床表现,以男性员工为突出;≥35岁员工NAFL和NASH的发生率较年轻员工高,且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离退休老年人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32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离退休老年人的焦虑程度在年龄和家庭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F=7.276,P<0.01;t=3.816,P<0.05),在文化程度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3.943,P>0.05;t=1.145,P>0.05);离退休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18.641,P<0.001等);正常与焦虑离退休老年人在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解决问题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1),自责、退避、幻想与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r=0.418、0.363、0.196,P=0.012、0.027、0.044)。结论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青川灾区老年人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青川灾区城区和农村1 0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问卷12项(GHQ-12)以及(SCID-I/P)病人版为筛查和诊断工具.结果 调查对象中各种精神疾病患者178例,时点患病率17.1%,且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8.42,P<0.01);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26.50,P<0.01).各类精神疾病中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时点患病率最高50例(4.8%);焦虑障碍49例(4.7%);抑郁障碍38例(3.6%).老年人房屋是否受损垮塌与精神疾病有相关性(χ<'2>=3.94,P<0.05).结论 汶川地震青川灾区老年人存在明显的精神障碍,尤其是农村和女性,在进一步开展老年人心理卫生服务时应有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常态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记忆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一社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选取既有睡眠障碍又有记忆障碍的常态老年人9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记忆干预组、睡眠+记忆干预组,6个月后再次测评其睡眠及记忆情况,比较其干预效果并分析睡眠质量对其记忆力的影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记忆干预组中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记忆评分中有9项提高(占64.29%),差异显著(P<0.05);睡眠+记忆干预组中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记忆评分中有12项提高(占85.71%),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记忆干预组相比,睡眠+记忆干预组中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P<0.05),记忆评分中回忆故事(即刻)、回忆故事(延迟)、回忆姓名及总标准分的分值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常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可影响其记忆功能,在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而延缓老年人记忆功能的下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硬化(CAS)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829例患者,其中CHD患者589例(观察组),非CHD患者2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合并心肌梗死252例(A组),无合并心肌梗死337例(B组)。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扫描,对比颈动脉影像学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内中膜厚度(IMT)增厚(332/56.37%)、斑块(277/47.03%)、IMT、斑块厚度、斑块积分均高于对照组(χ2=7.923,P<0.01;χ2=18.832,P<0.01;t=10.332,P<0.01;t=13.221,P<0.01;t=17.394;P<0.01);观察组以软斑(376/66.67%)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6/35.29%)、硬斑(9/52.94%)为主,扁平斑、硬斑、软斑斑块分布比例对比差异显著(χ2=9.348,P<0.01;χ2=14.554,P<0.01;χ2=20.324,P<0.01);观察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t=13.332,P<0.01;t=26.439,P<0.01);A组患者IMT增厚(66/26.19%)低于B组,斑块(192/76.19%)高于B组(χ2=12.548,P<0.01;χ2=12.437,P<0.01)。结论应用超声诊断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判别冠心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2DM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临床记忆量表评价T2DM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记忆力.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记忆商(MQ)分别为90.0±15.6和100.3±12.8,两组MQ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例组的MQ低于常模均数100(P<0.01),而对照组MQ与常模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在五项分测验的年龄量表分均低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匹配的对照组(P均<0.01);55岁以下与55岁以上病例组的记忆力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T2DM患者的记忆商降低,其言语记忆和非言语记忆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P)对RA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发生的协同影响.方法选择389例住院的RA患者和同期15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DEXA)法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BMD),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摄脊柱X线正侧位片并以半定量法进行脊柱骨折的判定.统计学方法: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2项分类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紧(backward LR法)分析.结果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RA组骨质疏松发生率(128/389,32.9%)高于对照组[(20/156,12.8%),χ^2=22.706,P<0.01];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为21.6%(84/389),高于对照组中[(3.8%,6/156),χ^2=25.439,P<0.01].RA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54.8%,高于对照组[(9.6%,15/156),χ^2=93.241,P<0.01];RA组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28.5%)高于对照组[(5.8%),χ^2=118.110,P<0.01 ].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3,P<0.01),且呈现出随着骨量逐渐降低,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χ^2=43.003,P<0.01).伴肌少症的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27.2%,58/213)高于无肌少症的RA患者[(14.8%,26/176),χ^2=8.833,P=0.003].根据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分组的3组间(1=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2=单纯肌少症或骨质疏松;3=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2,P<0.01),且从第1组到第3组脊柱OPF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χ^2=37.164,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GC)组相比,服用GC组的RA患者具有更高的肌少症发生率(χ^2=7.136,P=0.008)、OP发生率(CI=10.900,P=0.004)和脊柱OPF发生率(χ^2=20.67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95%CI)=1.069(1.038,1.101),P<0.01]、服用GC[OR(95%CI)=3.169(1.679,5.984),P<0.01]、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R(95%CI)=2.113(1.430,3.124),P<0.01]的同时存在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肌少症、骨质疏松和脊柱OPF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且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对RA患者脊柱OPF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睡眠特征对其记忆障碍发生的影响,为实施社区老年人记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753名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77.42%,入睡困难、睡眠效率、睡眠困难、日间功能障碍影响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其中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与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老年人的睡眠特征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方法 对49例TIA患者在其末次发作后平均8 d内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甲套测试,然后对其随访平均3个月(自末次发作后开始),对随访期间无TIA再次发作的42例患者,用临床记忆量表乙套复查记忆功能,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接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的治疗。 结果 TIA患者末次发作后平均8 d内与平均3个月后相比,前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和图像自由回忆的等值量表分均有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P<0.01).而两者在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TIA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尤以短时记忆障碍为甚,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TIA后的记忆障碍。TIA可能是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原因之一,应重视TIA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居家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并合格的评估员采用interRAI-HC量表对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3个社区的153例61~95岁的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之后通过ChinaRAI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居家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3.4%(97/153),其中28例存在中重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占18.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日常生活能力(ADL)受损(OR=3.310,P=0.001)、沟通交流能力受损(OR=33.066,P0.001)、牙齿缺损(OR=3.193,P=0.014)。结论相当一部分社区居家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以ADL受损、沟通交流能力受损、牙齿缺损者尤著,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