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锐30;B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2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短,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平稳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更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赵锦 《中国保健》2008,16(14):565-566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方法在我院外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选取30例为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另外30例治疗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均使血糖均维持在围手术期理想的血糖范围,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应用胰岛素泵(CSII)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后均可达到理想状态,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人胰岛素分泌,在围手术期可以迅速控制血糖,且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使用餐前胰岛素相同而基础胰岛素不同的强化方案——既地特胰岛素(长效)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R(诺和灵R)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诺和灵N中效)联合诺和灵R治疗2型糖尿病。对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在强化方案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符合纳人标准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和诺和两组,每组各25例。地特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诺和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PG)同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诺和组比较,地特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5),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P〈0.05),低血糖率低(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相似,但地特组血糖达标快,低血糖风险低,且胰岛素用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43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的控制血糖,缩短术前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敬伟 《现代保健》2011,(19):21-22
目的探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58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0例,采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诺和灵30R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2),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18)。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相当,可良好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眼部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糖尿病合并眼部疾病拟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MSⅡ)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日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血糖均达到控制目标,但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小,平均住院日数少(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眼部疾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能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日数,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CSⅡ)在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7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每组38例,CSⅡ组患者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门冬胰岛素,每日胰岛素总量为(40±7.5)U.MSⅡ组患者每天多次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N针剂皮下注射,4次/d,每日胰岛素总量为(50±10)U.比较2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情况.结果 CSⅡ组较M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更少.C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2例,无严重低血糖发生.MSⅡ组:发生低血糖22例,其中发生严重低血糖5例.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疗效优于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N针剂的方法,而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继茹 《医疗装备》2020,(6):121-12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治疗联合指尖血糖监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8例应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患者,加服拜糖苹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观察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灵30R(二次/日,皮下注射),疗程在2~4周,诺和灵30R用量已调至58-66u,血糖仍未达标(且有9例患者于午餐前出现轻度低血糖症状)。联合口服拜糖苹(50~100mg次/日)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低血糖发生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结果诺和灵30R联合拜唐苹治疗后FPG、2hPG、HbA。。均有明显下降,FPG(P〈0.05),2hPG(P〈0.01),HbA1c(P〈0.05),平均全日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诺和灵30R联合拜糖苹治疗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平稳达标,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1.
邓莉  陈燕芝 《现代保健》2014,(12):92-9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围手术期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围手术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和护理。结果:使用胰岛索泵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未发生使用故障,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是最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快速平稳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高渗昏迷2例,心衰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血糖、尿酮体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h)相比,CSII组(34.2±10.6)较对照组(52.7±23.5)明显缩短;②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10.4±4.7)较对照组(49.5±10.2)明显缩短;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2.96%)较对照组(8.68%)明显减少;④CSII组住院时间(96.3±34.5)较对照组(135.7±56.8)明显缩短;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住院费用(元)CSII组(3365±657)较对照组(3100±456)稍多,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吴心池  施广德  黄文龙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72-2273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持续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3餐前血糖及3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组低。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高渗昏迷2例,心衰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榆注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血糖、尿酮体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h)相比,CSII组(34.2±10.6)较对照组(52.7±23.5)明显缩短;②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10.4±4.7)较对照组(49.5±10.2)明显缩短;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2.96%)较对照组(8.68%)明显减少;④CSII组住院时间(96.3±34.5)较对照组(135.7±56.8)明显缩短;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住院费用(元)CSII组(3365±657)较对照组(3100±456)稍多,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例妊娠糖尿病和36例健康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瘦素、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因素。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瘦素、甘油三醋、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健康妊娠者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瘦素、怀孕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是影响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CSII组),30例应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前、治疗后孕妇血糖值,新生儿出生后血糖及体重,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治疗前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年龄、入组孕周、血糖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CSII组平均血糖值低,新生儿低血糖及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低,且分娩孕周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比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可延长孕周,新生儿低血糖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低,对于安全、有效地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利拉鲁肽治疗在老年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泵)和对照组(利拉鲁肽)各34例,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73.53%)、SF-36评分((78.82±4.24)分>(69.14±5.16)分)相对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8.82%<32.35%)、FBG((6.29±1.05)<(8.04±1.16)mmol/L)、2h PBG((8.74±1.38)<(10.39±1.57)mmol/L)、BMI((23.51±2.04)<(27.75±2.36)kg/m2)相对更低(P<0.05)。结论:老年超重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胰岛素泵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用于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5例。A组使用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孕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前,B组血糖值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血糖值显著优于A组(P〈0.05);B组使用药物剂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B组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优于A组(P〈0.05)。B组母体及新生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对血糖进行控制疗效明显,能够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尽量接近正常值,尽可能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TNF-α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12名妊娠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浆脂联素和TNF-α水平,比较脂联素和TNF-α水平的关系,分析两者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TNF-α水平升高(P<0.05),脂联素与TNF-α呈负相关(r为0.32,P<0.05);脂联素与IR呈负相关(r为0.41,P<0.05);TNF-α与IR呈正相关(r为0.36,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同时TNF-α水平下降,两者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以及胰岛素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妊娠糖尿病31人及正常孕妇27人。经体格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hs-CRP反映血管炎症状态,肱动脉超声评价FMD。追踪观察3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妊娠糖尿病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FMD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糖尿病组治疗前后FMD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FMD与CRP、SBP、FPG、TC、DBP和HOMA-IR呈高度负相关关系(P<0.01),与LDL-C和HbA1C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FMD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CRP、HOMA-IR、FPG、TC和SBP(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存在FMD障碍和血清CRP水平升高且FMD与患者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糖尿病受损的FMD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