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年深圳市福田区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2009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共报告6种传染病爆发疫情,累计报告疫情84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占76%,为全年爆发疫情之最,其中以小学最为常见,占事件的50%;2009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以3—6月和9—11月为多,占全部爆发疫情的75%以上;经呼吸道传播的占85.7%,其次为经肠道传播占13.1%,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中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P<0.01)。结论 2009年深圳市福田区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以在中小学人群传播的流感、甲流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为今后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1年猩红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区2009-2011年猩红热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9-2011年报告猩红热病例12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24/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4/10万、1.08/10万、6.9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辖区所有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梅林街道与福田街道报告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3.33%(52/120)。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春夏季发病71例(占59.17%),秋冬季发病49例(占40.83%)。男性发病70例,女性发病50例,男女性别比为1.4:1;25岁及以下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3~7岁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0.83%(85/120);学生与儿童发病占发病总数的95.00%(114/120)。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猩红热以散发为主,2011年发病率较高,儿童与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1年猩红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区2009—2011年猩红热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9—2011年报告猩红热病例12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24/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4/10万、1.08/10万、6.9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辖区所有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梅林街道与福田街道报告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3.33%(52/120)。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春夏季发病71例(占59.17%),秋冬季发病49例(占40.83%)。男性发病70例,女性发病50例,男女性别比为1.4∶1;25岁及以下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3~7岁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0.83%(85/120);学生与儿童发病占发病总数的95.00%(114/120)。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猩红热以散发为主,2011年发病率较高,儿童与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倪婷  王玉  马彩霞  高珊  石晓霞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75-1577
目的 分析急诊科接诊的儿童伤害病例特征,为调整医院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市某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意外伤害儿童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市某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意外伤害儿童病例2 028例,其中男童1 194例,女童834例,男女性别比为1.43∶1。平均年龄(7.24±2.98)岁。以<1岁婴儿所占比例最高,为35.21%。不同年龄组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病例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急诊儿童病例发生意外伤害的前3位原因是坠落跌倒(331例,16.32%)、交通事故(281例,13.86%)、气管异物(277例,13.66%)。不同性别的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童意外伤害前3位为坠落跌倒占16.25%、气管异物占14.32%、交通事故占13.90%,而女童意外伤害前3位是坠落跌倒占16.43%、烫伤占15.35%、交通事故占13.79%。伤害发生部位主要为头面部637例,占31.41%,四肢为623例,占30.72%。不同性别的儿童病例伤害发生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主要伤害发生部位为四肢和躯干,女童主要为躯干和四肢。结论 郑州市儿童意外伤害中意外发生风险较高的是交通事故、跌倒坠落以及气管异物,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宣教水平等具有密切关联,应针对上述原因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意外伤害致死亡病例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越秀区第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资料和2006-2010年越秀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采用DreathReg2005统计软件对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1555例,意外伤害死亡率为23.41/10万。死因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意外跌倒(占25.79%)、自杀(占21.29%)、交通事故(占18.14%)、其他(占16.46%)、意外中毒(占11.25%)、被杀(占3.28%)、溺水(占2.64%)、火灾(占1.16%)。0~14岁年龄组死亡以意外跌倒(占16.28%)和溺水(占16.28%)为主,15~59岁年龄组以自杀(占23.97%)和交通事故(占20.22%)为主,360岁年龄组以意外跌倒(占40.23%)和自杀(占18.95%)为主。各类意外伤害的死亡率除了溺水和火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或P〈0.05)。结论应针对意外伤害的死因谱、年龄结构、性别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生存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57例(包括死亡3例),病死率为0.66%;男女发病比例为1.35∶1,病例主要集中在4~14岁(264例,占57.64%),学生为高发人群(243例,占53.06%),2009年9—12月为高发季节(412例,占89.96%)。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累计报告6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其中学校及幼托机构58起(92.06%),暴发高峰为9—11月(54起,占85.71%);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2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3例(学校145例,88.96%)。自2009年8月13日开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6.11%(230/637)。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感检测的优势病毒株。结论中小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及时的疫苗接种和学校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扩散与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方法在光明新区整群抽取1所中学和1所小学学生进行伤害监测,以报告卡形式收集2010年度伤害发生情况及其相关信息,采用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监测中小学生4 139人,发生伤害119例(男生82人,女生37人),伤害平均发生率为2.88%,平均年龄10岁;以跌倒/坠落居多,伤害部位以上肢31.93%(38/119)、下肢29.44%(35/119)和头部25.21%(30/119)为主;伤害后果主要是挫伤/擦伤,占56.30%(67/119);学生伤害发生在学校占61.30%(73/119);学生伤害治疗费用在101~1 000元者占30.25%(36/119);不同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对造成的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明新区中小学生发生率高于深圳市中小学伤害发生平均水平,应加强中小学生预防伤害宣传教育,提高对伤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深圳市福田区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AHC)炎病例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为(AHC)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来自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对(AHC)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深圳市福田区报告(AHC)病例759例,发病率62.93/10万,(AHC)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8~10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4.85%,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发病以20~39岁年龄组为集中,在学生、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发病率较高。结论在AHC的流行季节或发生AHC的暴发前,应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工厂企业和公共场所加强卫生监督,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AHC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索中小学生校内非故意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生非故意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2009—2010学年期间对深圳市21所中小学校进行哨点主动监测,学生发生伤害后填写《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报告》卡,由校医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报告校内非故意伤害病例212例,发生率为0.53%;伤害病例平均年龄(13.83±3.031)岁;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χ^2=101.18,P〈0.01)。伤害发生部位主要为上肢(49.5%)、下肢(28.8%)和头部(15.6%);受伤类型主要是跌落或坠落伤(38.2%),其次是运动伤(18.4%);伤害的后果为骨折(33.5%)、挫伤或擦伤(24.1%)、开放伤(24.1%)、扭伤或拉伤(15.2%);93.60%伤后能够完全恢复。结论学生校内非故意伤害的控制与干预应以社区为基础,强调共同责任,需社会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协作,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非故意伤害在校园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区0~18周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意外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宁河区20家哨点医院的意外伤害监测病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565例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病例,占同期意外伤害病例的19.73%,男女性别比为1.80∶1;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48.55%)、动物伤(26.82%)、暴力斗殴(9.19%)、交通事故(7.34%)、中毒(4.60%)、利器切割伤(3.50%);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场所依次为家中(54.44%)、学校与公共场所(17.96%)、公路/街道(13.82%)、公共居住场所(11.04%)、工业和建筑场所(1.51%)和体育运动场所(1.22%)。意外伤害发生部位依次为上肢(36.36%)、头面部(22.68%)、下肢(22.24%)、身体多部位(14.67%);意外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81.98%),其次为中度(14.55%)、重度(3.45%)、死亡(0.02%)。不同年龄组、性别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场所、原因、部位、严重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中小学生伤害干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学生伤害发生率及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闸北区2006—2009学年期间全部中小学生伤害个案信息,记录"学生伤害个案卡"并对其内容调查登记核实,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类型和特征。[结果]2006—2009学年监测中小学生伤害计95例,性别比为2.87∶1,其中初中学生为最多,占59%,小学生为41%,高中学生为30%。中小学生伤害主要类型为跌倒528例(55.23%),碰撞/挤压伤268例(28.03%)。伤害发生性质中以骨折较多,占55.71%,中学生发生以脱位、扭伤、拉伤的情况较小学生多。伤害事故发生较多时段分布为:以课(午)间休息发生数最高,为300例(31.38%),其次上课时发生263例(27.51%),节假日发生132例(13.81%),放学后发生130例(13.60%)。伤害部位好发于肩、上肢420例(44.03%),髋、下肢298例(31.24%),头面部189例(19.81%)。[结论]中小学生面临着伤害的严峻挑战,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2.
王福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27-1628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2008—2009年中小学校乙型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型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09年靖西县7个乡镇9所中小学校发生流感暴发流行,发病491例,发病主要以学校学生为主,占81.47%(400/491),学生中又以小学生发病居多,占60.90%(299/491),初中生、学龄前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也较多,成年人发病较少。52份咽拭子标本中有40份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该区流感暴发流行为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加强学校学生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海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7-129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定学生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奉贤区2006学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2006学年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74‰,其中小学生为3.12‰,初中生为5.11‰,高中生为2.20‰;男生为5.51‰,女生为1.79‰。学校是学生发生伤害的最主要场所,占33.12%;课间休息是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时段,占35.67%;消遣是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最主要活动,占45.22%;跌倒或跌落是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占58.6%;骨折最主要的伤害性质,占59.87%;手和腕是最主要的伤害部位,占29.3%。结论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张店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7~2009年全体中小学生主要常见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张店区学生近视、超重、肥胖等患病情况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视力不良,2007年小学生占33.00%,中学生占63.07%;2008年小学生占34.03%,中学生占67.67%;2009年小学生占34.16%,中学生占70.47%。肥胖,2007年小学生占16.49%,中学生占18.10%;2008年小学生占17.11%,中学生占20.24%;2009年小学生占18.24%,中学生占22.00%。[结论]张店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不良、超重、肥胖、龋齿呈逐年上升趋势,沙眼呈现下降趋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预防常见病知识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9—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慧彦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32+1135-1132,113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对开展辖区内学校沙眼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9—2011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沙眼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沙眼患者数760人,沙眼患病率0.12%,疑似沙眼人数1 545人,疑似沙眼患病率0.23%;2009—2011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30,P0.01);疑似沙眼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93,P0.01)。结论学校要定期对学生沙眼防治进行监测,发现沙眼及时治疗,并加强复查、复治工作,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知识的宣传,同时告知家长督促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卫生,有效控制沙眼和疑似沙眼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晓明  李琦  刘茜  李立群  王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89-1890
目的了解红桥区中小学意外伤害防治知识水平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模式需求,为倡导科学预防提供学生意外伤害应急避险提供相关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小学生各200人共400人就预防意外伤害行为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和行为依从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学生预防意外伤害知识知晓率提高21.8%,其中小学生提高31.7%,中学生提高9.3%;行为依从率提高22.9%,其中小学生提高26.1%,中学生提高19.6%。结论红桥区中小学生科学预防意外伤害知识水平和行为方式经过科学持续地行为干预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生提高水平高于中学生,提示对学生的行为干预应越早越好。因此,应尽早大力开展以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为目的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张店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7~2009年全体中小学生主要常见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张店区学生近视、超重、肥胖等患病情况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视力不良,2007年小学生占33.00%,中学生占63.07%;2008年小学生占34.03%,中学生占67.67%;2009年小学生占34.16%,中学生占70.47%。肥胖,2007年小学生占16.49%,中学生占18.10%;2008年小学生占17.11%,中学生占20.24%;2009年小学生占18.24%,中学生占22.00%。[结论]张店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不良、超重、肥胖、龋齿呈逐年上升趋势,沙眼呈现下降趋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预防常见病知识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郫县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郫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制定有效防护措施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县44 027名中小学生视力体检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检测44 027名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3.66%,其中男生为39.06%;女生为48.28%(P<0.05),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9.61%;初中学生为53.11%,高中学生为70.80%(P<0.01)。视力不良程度,小学生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分别为34.67%和39.15%,初中学生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分别为37.48%、48.25%。高中学生以重度为主,占61.29%。[结论]郫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9—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为制定学生超重和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昌平区2009—2010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中小学生体重指数(BMI)为(19.3±4.3)kg/m2、超重(8.9%)和肥胖(4.6%)检出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镇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昌平区中小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从小学低年级就应开始,而干预的重点应为城镇学校高年级的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