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涛  黎明  苗艳芳  杨洋 《现代预防医学》2015,(18):3376-3379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疫情分离菌株和生鲜冻水产品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成都市副溶血弧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检出的91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血清凝结实验血清分型;采用E-test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检测;用荧光PCR检测菌株的tdh、trh、tlh毒力基因。结果 91株菌分属于8个群26个血清型,主要为O1群(36.26%),其次是O4群(23.07%)和O2群(16.48%);46株疫情患者肛拭分离株O4群(48.71%)、O1群(35.89%)为主;22株鲜冻海产品分离株O1群(45.45%)为主;18株生鲜淡水产品分离株O2群(55.55%)为主。91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检出tlh,检出tdh基因均为食物中毒患者肛拭菌株,仅有1株食物中毒患者肛拭菌株检出trh基因。E-test实验结果显示,除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外的其他12种试验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成都市引起食物中毒疫情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携带tdh基因的O4、O1群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一起食物中毒患者和剩余食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及这些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将食物中毒分离到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用诊断血清进行分型,并应用PCR 方法检测其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结果该起食物中毒分离株存在两种血清型O3:K29,O10:KUT,来自患者和剩余食品的所有分离株tdh和trh两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同一起食物中毒可分离到多种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凯杰  蒋立新  杨梅  李玥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51-1153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福田区近年来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暴发情况、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方法收集辖区为2006—2009年食物中毒的档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6—2009年,共确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4起,中毒人数共115人。中毒全部发生在5—12月,发病高峰季节为7—10月。人口密度与中毒起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食物中毒集中发生在集体食堂,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熟肉为主,发生原因主要是生熟交叉污染,引起食中毒的血清型别主要以O3:K6为主。结论该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加强集体食堂的卫生管理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血清型分布及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毒力基因情况。方法 2009年6~10月于深圳市龙岗区所属的各酒店、超市、农贸市场、水产品经销市场等地采集包括生蚝、贝类、虾、蟹、鱼等鲜活的海水及淡水产品共279份。采集河水、池塘水、水库水、各海岸、市场、宾馆以及曾暴发霍乱疫点生活污水、养殖水、海水等共227份样品,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副溶血性弧菌初筛后进行常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携带tdh产毒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188株,其血清群呈多样化,最主要的为O2群(25.0%),其次为O3群(10.1%)、O1群(6.4%)、O10群(6.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水产品和外环境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率较高且血清型呈现多样性,并与食物中毒分离株血清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基因检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血清型、耐药和tdh(耐热溶血素)trh(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检测,了解本省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的主要血清型及相关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17种不同的抗生素药敏纸片,采用平皿法进行耐药检测;用PCR扩增法,以检测菌株的tdh和trh基因;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对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经检测的50株菌株,显示对β-内酰胺族(如青霉素及头孢等)部分或完全耐药,对氨基糖苷族(如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酮诺喹族(如环丙沙星)以及氯霉素等抗生素为敏感反应;对50株菌株其血清型分布于6个O群抗原,而血清型有15个以上。中毒菌株血清型由80年代的O1、O4、O5为主,到90年代以O3、O1、O4为主的变化,其中O3:K6血清型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有所增加。〔结论〕所检测的50株菌株均有tdh基因,未检到trh基因。  相似文献   

6.
1999年 8月 11日 ,菏泽市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凉拌海带丝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8月 11日至 12日 ,菏泽市某医院职工何某等 18人因曾在同一家餐馆就餐而相继发生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者 4h,最长者 13h,多数为 5 h~ 8h。中毒症状 ,初期为腹部不适 ,继之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水样腹泻、发烧等。三天内全部治愈 ,无一例死亡。中毒者共餐食物为凉拌海带丝。[作者单位 ] 1 山东省菏泽地区卫生防疫站 ,菏泽 2 740 102 菏泽师专[收稿日期 ] 1999— 10— 2 72 实验室检查2 .1 涂片检查 取剩余海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从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到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作常规鉴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以明确致病因子。方法:按GB/T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鉴定、神奈川试验、血清分型;Pulse-Net PFGE分子分型标准实验室操作方法作同源性分析。结果: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三个血清型,即O3∶K6型5株,O4∶K8型和O1∶K56型各1株,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PFGE条带型,其中6株菌神奈川试验阳性。结论:这次食物中毒可能为以O3∶K6型为主的不同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14年北京市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及主要毒力基因特点。方法 对56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试验,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tlh、tdh和trh。结果 561株副溶血性弧菌有9个O群和23个K型,共34个血清型,以O3∶K6血清型为主,占67.6%(379/561)。2011-2014年血清型分布存在差异。561株副溶血性弧菌tlh、tdh和trh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561/561),97.1%(545/561)和1.1%(6/561)。3种毒力基因分成4种类型,tlh+tdh+trh-为优势基因型,占96.4%(541/561)。结论 2011-2014年北京市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有多种血清型,多为产毒株,以携带tlh 和tdh基因的O3∶K6为优势血清型。通过对生化、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8月 2 8日晚 ,在我区某公司食堂就餐的 2 6 0名职工中 ,有 16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少数病人有发热、头痛。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病原学检测 ,证实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调查1 中毒发生经过  2 0 0 0年 8月 2 8日晚 17时 30分 ,2 6 0名职工在公司食堂就餐。菜谱为五香牛肉、油炸咸鱼、茭白肉片、白菜粉丝、花生、雪菜、土豆和菜干汤等。其中除了五香牛肉系从市场上购买外 ,其余均为公司食堂自制。2 9日凌晨 2时至 11时 30分有 16人出现消化道中毒症状。其中…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18日晚,经人投诉某海鲜酒楼发生食物中毒,淄博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 7月18日18时左右,一家6口人(4大2小)到本市某海鲜酒楼就餐,进行到20时左右,2个小孩出现恶心、轻度腹泻等不适反应。消费者随后报案,我站接到报案后,卫生监督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对剩余的食品进行了采样。消费者回家后立即服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4类生肉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静媚  凌玲  赖妙儿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490-149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生肉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提高人们对副溶血性弧菌的重视程度,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4类样品共79份,共检出目标菌24株,总检出率为30.38%,其中淡水鱼检出17株,检出率41.94%;海产品4株,检出率21.53%;生禽肉5株,检出率29.41%;生畜肉2株,检出率16.67%。结论该区动物类生肉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宰杀行业及食品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梅  王永刚  蒋立新  李玥  潘瑞胤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18-11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了解2006年以来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餐饮单位的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副溶血性食物中毒的影响因素。结果自2006年以来,福田区共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6起,中毒112人。中毒全部发生在5—11月,发病高峰在季节为7—11月,占中毒起数的81.0%。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7起,占总数的26.9%;食用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引起的5起,占18.5%。结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主要与员工服务人数比、环境样品合格率、生物样品合格率、卫生知识水平等因素有关。应加强餐饮单位环境样品、生物样品的监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07年以来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档案资料,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样品的分离根据国标GB/T 4789.7-2003进行,用GNID革兰阴性菌鉴定板进行生化鉴定,用血清玻片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反应板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8、9月,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血清型主要以O3∶K6型为主,占50.0%。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AMP)、替卡西林(TIC)、头孢唑啉(KZ)的耐药率分别为61.5%、50.0%和42.3%。结论要重点防制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治疗时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食物中毒分离株菌群菌型、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分析,掌握VP血清群型、毒力基因及耐药状况。方法:按国标方法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毒力基因采用普通PCR法。结果:341株VP分属9个血清群15种血清型,前四位占96.19%,依次是O3、O4、O1、O2血清群,余五个血清群占3.81%。血清型以O3:K6为主,O4:K8型次之。282株VP携带tdh,仅1株携带trh,58株不携带毒力基因,无同时携带tdh和trh菌株。341株VP对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5种抗生素100%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程度各异。结论:本区VP引起的食物中毒以O3:K6型为主;82.69%的VP携带tdh;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是临床首选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性,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以来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分离根据国标GB/T4789.7-2003进行,用GNID革兰阴性菌鉴定板进行生化鉴定,用血清玻片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反应板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7~10月,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血清型主要以O3:K6型为主,占52.4%。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AMP)、替卡西林(TIC)、头孢唑啉(KZ)的耐药率分别为61.5%、50.0%和42.3%。结论要重点防制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治疗时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清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1起群宴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该次食物中毒23人,罹患率达17.69%,经实验室采样在9名患者的大便和1份冻虾等10份样品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于海产品冻虾加工不当所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食物中毒的发生经过及原因,为此类事件的预防和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次食物中毒发病47例,罹患率约为7.12%(47/660);潜伏期8-18 h,平均13 h;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所致,具体中毒食物不明。结论:本事件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出了预防类似食物中毒的监督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魏爱旺  马智龙  杨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63-1964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分离株和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的血清群、毒力基因及其耐药性,为预防控制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利用血清凝聚试验进行分群,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毒素(TRH)毒力基因,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5株水产品分离株分布于O4、O3、O2、O11、O5、O1共6个血清群,无优势菌群,TDH与TRH毒力基因均阴性。22株食品中毒分离株分布于O3、O4、O1共3个血清群,以O3群为主,占81.8%,TDH阳性率77.3%,TRH阳性率13.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抗生素部分耐药或完全耐药,对其他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分离株与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群、毒力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所分离菌株对多种常用药物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9.
象山地产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象山地产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其与食物中毒的相关性,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监测数据。方法按不同季节分批从本地水产销售市场采集鱼类、甲壳类、贝类样品,采用MPN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检测,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全年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平均检出率为54.2%,最高含量≥24000MPN/100g;检出率及污染量以第3季度为最高;各类海产品中以贝类受污染程度最严重;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以O11、O4、O5为主,其中3株携带TDH基因。结论象山地产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本地食物中毒的发生相一致,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