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和异常状况.方法 对重庆市某社区1 38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空腹外周静脉血的血清TC、TG、HDL-C、LDL-C和GLU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HDL-C水平随之升高,GLU水平随之下降;女性血脂4项指标值均高于男性,血糖无性别间差异;60~70岁组的GLU、70~80岁组的TC、TG、HDL-C和LDL-C以及80岁以上组的TC、HDL-C和LDL-C的均值都为女性高于男性;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中女性的TG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血糖、血脂检查,宣传教育如何有效改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来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兴区农村居民血糖、血脂水平情况.方法:整群抽取1092名35~89岁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及进行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血脂总胆固醇(TC)检测并按性别、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农村居民GLU、TG、T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34%、35.99%,和9.52%;均值分别为5.68、1.65和4.74 mmol/L;男女比较,检出率和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比较均值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不同年龄组比较仅血糖均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女性不同年龄组比较仅血糖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大兴区农村居民随着年龄增长血糖、血脂平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女性更加明显.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实践调查分析老年人群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接受的350例老年体检者的血糖血脂检测资料,系统性分析研究对象的GLU、TC、TG水平。结果 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血糖血脂检出率,其中不同性别间GLU、TC、TG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性;60~74岁年龄段对象的GLU、TC、TG检出率高于75—85岁年龄段对象。结论 通过对老年体检者进行血糖血脂调查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GLU、TC、TG水平也会随之上升,若未加合理控制则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因此需要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4.
商丘市高校教师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和血尿酸(UA)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3828名高校教师进行空腹血清中TG、TC、GLU和UA等指标检测。结果TG、TC、GLU和uA水平总趋势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30岁一年龄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P〈0.05);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在50岁以上年龄组出现显著增高,与5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在40岁以上年龄组与4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G、TC、GLU和UA水平及异常检出率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饮食,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疾病、糖尿病和痛风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区体检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12年参加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TG、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2004-2012年天津市区体检人群TG水平在中老年期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60岁以前男性的TG水平高于女性,60岁以后则是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青年时期,体检人群的TG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男性40~49岁组TG异常检出率最高(28.8%)而其后的年龄组TG异常检出率较之前有所下降;女性TG异常检出率则随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高血糖和高TC水平与高TG水平呈正相关,体检年份与高TG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体检人群TG水平和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将TG、血糖和TC水平控制作为一个总体,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40岁以上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和血脂、血糖的异常情况,以指导教职工进行日常的自我保健,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方法]检测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FPG),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4.63%和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0,P<0.001)TG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3.34%和14.7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0.48%和15.11%;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4.29%和20.8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TG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教职工;TC和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人群高于非高血压人群;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教职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群体脂肪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校2 193例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和B超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脂肪肝患病率,并分析其与血脂异常、高尿酸、高血糖检出率的关系。结果该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27.13%,60岁以下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组血脂异常各指标与高尿酸、高血糖检出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高TG、低HDL-C、高UA、高GLU检出率有差异;男性与女性教职工在高TC、高TG、低HDL-C等指标检出率差异显著;不同年龄的教职工在高TC、高TG、高LDL-C等指标检出率有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G和GLU分层后,显示脂肪肝检出率在TG和GLU在不同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血脂水平、血糖、尿酸等密切相关,教职工应通过健康生活习惯等方式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程子尧  王智玉 《中国校医》2018,32(4):285-286
目的 通过对某高校不同岗位教职工健康体检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分析,较早发现糖、脂代谢异常,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某高校2015年参加体检的2072名年龄在22~60岁的教职工血糖( GLU )、尿酸( UA)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5项生化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仪器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依据工作性质将受检者分为2组,教师组1236名,非教师组836名。结果 男性GLU、TG、UA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以前男性GLU、TC、TG、LDL-C、UA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0~60岁男性GLU、TG、UA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女性TC、LDL-C异常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教师组GLU、TG异常率高于非教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3项各有高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职业在上述五项生化指标的异常率分布上都有不同的特点。以此为依据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广东某高校50岁以上教职工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水平,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广东某高校446名50岁以上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教职工TC异常检出率为66.36%,TG异常检出率为40.13%,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31.84%。女性血脂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趋势。结论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高校应重视高血脂、高血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辖区内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为本地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杭州市上城区2014年16 213例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33.63%,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为20.22%,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为13.41%。FPG的平均水平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FPG平均水平总体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在41岁~50岁、51岁~60岁以及61岁~70岁这3个年龄段IFG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60岁以前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区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某些省市调查结果,应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倡导科学的膳食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血脂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噪声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油田噪声作业人员2261人为噪声组,以该油田既往无噪声接触史的机关、后勤服务人员1258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纯音听力测试、血脂检测,结合噪声监测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组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TG、T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组接触噪声工龄与血脂异常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219,P〈0.01),噪声强度与TG、TC异常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TG=0.122,P〈0.01;rTC=0.092,P〈0.01)。结论噪声可引起作业人员血脂中TG、TC升高,且接触噪声工龄越长,强度越大,TG、TC异常的检出率越高,表明接触噪声工龄、强度与TG、TC异常之间均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海惠南社区三类经济水平地区(城区、城乡结合地区、农村地区)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水平的分布及血脂、血糖异常患病率。方法资料来源于惠南社区2013年5-8月份村居民体检数据。利用x±s对三类地区分年龄、分性别人群各项指标进行描述;利用χ2检验三类地区血脂、血糖异常率是否存在差异;利用OR值估计三类地区血脂、血糖发生异常的相对风险。结果 (1)TC、GLU水平最高的是城区,分别是:(4.92±0.89)mmol/L、(5.80±1.41)mmol/L;TG水平最高的是城乡结合地区:(1.62±1.18)mmol/L。(2)TC、TG和GLU三项指标水平及异常率有随年龄增长下降趋势;三类地区TC、TG水平及异常率,城乡结合地区GLU水平及异常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三类地区TC、GLU两项指标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城区,城乡结合地区、农村地区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较小,分别为0.554、0.544;发生血糖异常的风险分别为0.736、0.597。结论城区人群患血脂、血糖异常的风险要大于城乡结合地区和农村地区;女性血脂、血糖异常率高于男性;血脂、血糖异常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潘国新  郭宁晓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43-2845
目的监测分析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方法选择419例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并与同期528名健康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0岁以下组TG、TC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以上组;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指标同时异常率达15.51%;空腹血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并伴随血脂代谢紊乱,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更应重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珥梅  陆晓荣 《职业与健康》2014,(11):1483-1484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当前一般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方法利用2012年1 259名健康检查者资料,分析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异常率以及TG与TC、LDL-C、HDL-C的关系。结果①男性TG、TC、LDL-C、HDL-C异常率均高于女性,按年龄分层,男女TC、LDL-C异常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男性TG异常率与年龄不呈正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同年龄段HDL-C异常率未见统计学差别。②男性血脂异常者中有49.9%为混合型,女性则有52.2%为混合型。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性别、年龄后,TG异常与TC异常呈正相关(OR 95%CI=1.563~3.409),与HDL-C异常呈负相关(OR 95%CI=0.246~0.974)。结论常州地区成年人血脂异常率较高,且混合型血脂异常占较高比例,今后应积极开展预防血脂异常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上海市部分居民血脂现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了解居民血脂异常、胆固醇边缘升高、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现患率,为进一步研究和制订预防控制血脂异常发生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方法调查上海地区居民血脂现况,并根据卫生部血脂异常标准进行判断和评价。[结果]①上海居民血脂异常率为11.96%,其中男性为12.85%,女性为11.12%,市区为11.79%,郊区为12.29%,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除市区女性最高在60岁~年龄组外,市区男性和郊区男女组最高均在40岁~年龄组;②胆固醇边缘增高现患率2.88%,女性高于男性,市区高于郊区,市区男性30岁~和60岁~年龄组无差异;③不同类型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47%(女性高于男性、市区高于郊区,以60岁~年龄组占比例大),高三酰甘油血症5.74%(市区高于郊区,以40岁~、60岁~年龄组占比例大),低密度脂蛋白血症5.35%(郊区高于市区),混合型高脂血症1.32%(以60岁~年龄组占比例大)。[结论]上海居民血脂异常率为11.96%,男女性别和市、郊两地间差别不大,现患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主要以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市区男性中青年胆固醇边缘增高现患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以中、老年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顺德容桂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现况。方法对顺德区容桂街道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2个村。对村中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全部进行调查。总人数1503人,资料完整的1400人(60—93岁,68.15±6.66岁)其中男性578人,女性822人;60~69岁865人(占61.8%),70~79岁430人(占30.7%),80岁~105(占7.5%)。调查的项目有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血压、既往史,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和腰围身高比(WHtR)。结果①1400例社区老人糖尿病总现患率12.4%;男性现患率12.8%,女性现患率12.2%。60—69岁组现患率12.8%,70~79岁组现患率12.3%,80岁以上组现患率9.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者BMI、SBP、DBP、WC、WHR、WHtR、T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TC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与BMI、WC、WHR、WHtR、SBP、DBP、TG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C不相关。结论①1400例顺德容桂社区老人糖尿病现患率12.4%;②糖尿病患者与BMI、WC、WHR、WHtR、SBP、DBP、TG升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居民血脂水平及患病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该地区11 018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血脂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建邺区居民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水平分别为(4. 86±1. 01) mmol/L、(1. 60±1. 39) mmol/L、(1. 36±0. 43) mmol/L、(2. 89±0. 80) mmol/L;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7. 09%,男性为60. 77%,女性为53. 91%,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2. 54,P <0. 01),男性血脂异常以高TG(35. 76%)为主,女性以高TC(37. 41%)为主;18~34岁及35~59岁年龄组分别以高TG、TC为主,≥60岁年龄组均以高TC为主,血脂异常患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南京市建邺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相关,男女及各年龄段血脂异常分布有所不同,应根据人群血脂异常种类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降脂和用药方法,降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提高当地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2年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的动态变化以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在天津市某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01人的体检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据.对该人群不同组别各年份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男女血TG和TC含量2年间自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份50岁以下TG平均水平以及2年差值的平均水平、各年份30岁以下TC平均水平,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50~岁以上男女的TC平均水平以及女性的TG平均水平,均高于各自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年份40岁以下男性的TG、TC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而且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各年份TC异常检出率均显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3)男性TG异常发生率(20.2%)高于女性(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46,P<0.01),而男女TC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79%、4.8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2,P>0.05),并且男女50岁及以上组TC异常发生率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男女健康查体者各年龄组TC和TG 2年间的平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变化,40岁以下成年男子TG和TC异常检出率和发生率高于女性,而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发生率较高.长期进行血脂监测在健康查体人群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