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并保证2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监测血糖35例,定期服药48例,有效运动37例,正确饮食42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中监测血糖15例,定期服药23例,有效运动24例,正确饮食20例,总有效率为47%,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帮助患者形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耐量减低(ICT)、空腹血糖受损(IFG)者是2型糖尿病(DM)的潜在人群。2型DM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它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和引起的经济负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居第3位。遗传因素不可更改,而一些已知的和DM有关的危险因素如热量摄入过度、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等,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王丹  郑代坤  郑胜 《现代预防医学》2016,(10):1735-1738
目的 对重庆市万州区成年居民2型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流行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开展2型糖尿病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26个乡镇及城区街道的2 600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血糖检测。计算2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采用多因素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 调查人口2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4.9%。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文化程度为2型糖尿病前期的保护因素,OR=0.764;年龄组、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因素则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27,1.255和1.894。 结论 该地区2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应立即开展相关危险因素干预,重点干预中年以上、文化程度较低、中心性肥胖者以及高血脂患者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年人血尿酸与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上海市“高峰计划”松江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数据,根据基线FPG、糖化血红蛋白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新检出2型糖尿病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前期和新检出2型糖尿病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来探索血尿酸水平与新检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之间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30 375名,年龄(55.36±11.52)岁,女性占60.2%(18 299名)。基线调查发现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8.6%(11 739名),新检出2型糖尿病检出率为6.6%(1 992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中,血尿酸浓度每增加10 μmol/L,患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2.4%(OR=1.024,95%CI:1.018~1.030)、1.5%(OR=1.015,95%CI:1.005~1.025);在男性中,血尿酸浓度每增加10 μmol/L,患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减少0.8%(OR=0.992,95%CI:0.987~0.998)和5.0%(OR=0.950,95%CI:0.939~0.960);RCS函数显示,女性血尿酸水平与新检出2型糖尿病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7),但与糖尿病前期不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70),男性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新检出2型糖尿病P < 0.001;糖尿病前期P=0.040)。结论 在女性中,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成年女性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在男性中,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成年男性新检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男性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并发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饮食状况、体育锻炼和用药种类时间对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血糖水平升高可促进并发症的发生,职业和家族史与并发症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控制血糖、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可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市成人糖尿病(DM)发病率已超过4%,尤其是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迅速增长。为提高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认识,对2003~2004年期间3个社区普查的400名老年人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60岁老年人,无糖尿病史,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FPG)≥5·6m  相似文献   

7.
8.
哈佛大学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2005年4月发布了一个针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新的指南。Joslin临床指南委员会是在坚持循证医学指导下,历经数月评述近几年所有临床随机试验的科学文献(至少50%的文献在2003年7月-2005年2月之间)后提出此指南。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5,(7):143-144
目的探讨成年人无症状2型糖尿病前期社区筛查工作对防治糖尿病流行的作用。方法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 058例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社区成年居民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筛查,并根据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可疑病人和高危个体,对目标人群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性干预治疗。并以干预前的982例社区居民的资料作为对照分析,对比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等指标差异。结果本研究干预后共筛查出76例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而干预前则随机筛选出81例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治疗后的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96.05%、90.79%,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4.07%、67.90%;并且,干预治疗后患者的致残率为6.58%,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9.75%(p<0.05)。结论 "筛查-干预-随访-治疗"模式是糖尿病三级预防的关键策略,这对于遏制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黄浦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黄浦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中收集病例516例,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采集患者的慢性并发症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中有慢性并发症者401人,总患病率为77.71%,其中心血管疾病、感觉神经病变、眼科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4.92%、29.26%、28.10%和20.15%。女性心血管疾病、感觉神经病变和眼睛疾病患病率高于男性。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患病率随着年龄、病程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不同年龄段和病程中以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加大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力度,可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选择382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将382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社区干预加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评价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382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偏低,空腹血糖(7.48±2.36)mmol/L,餐后血糖(10.24±3.43)mmol/L。接受6个月社区干预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通过社区干预可以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影响。方法30名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15mg/d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髓过氧化物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吡格列酮干预后的空腹血糖、血清髓过氧化物酶、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有下降趋势(P=0.07),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提示其可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质量—数量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质量-数量Cox回归分析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素食荤油、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高体重指数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2.009,1.665,1.213,1.208和1.056;多吃谷类或面粉类食物以及适当增加业余体力活动量是其保护因素,RR值分别为,0.542和0.659.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综合防治效果,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登记在册的8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管理和行为干预,随访观察治疗结局并与项目实施前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P=0.00)和患者(P=0.03)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控制血糖(P=0.00),降低医疗费用(P=0.00)。结论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采用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依从性的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实验组SBP、DBP、FBG、2hBG、HbA1c、TG、LDL-C等达标率大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较对照组减少(P〈0.05);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3个月分别作比较,实验组BMI、SBP、DBP、FBG、2hBG、HbA1c、TG、TC、LDL-C、HDL-C等指标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hsCRP、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P〈0.05)。结论:采用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低血糖事件及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中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2005年1-5月,在上海市嘉定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社区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患者的总能量摄入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P〈0.01或〈0.05);蛋白质供能比例增加,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降低;早餐和午餐供能比例增加,晚餐供能比例减少;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太仓市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IGR)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仓市1,319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不计已确诊的糖尿患者,太仓市居民T2DM的患病率为6.1%、IGR患病率为16.0%.在IGR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4.09%、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为11.9%.IGR组和T2DM组分别同正常糖耐量组(NGT)组比较,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腹型肥胖、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是太仓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太仓地区的IGR患病率较高,社区全科团队应将年龄较大、男性、糖尿病家族史、BMI指数超标、腹部肥胖、患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居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贵州黔西某基层医共体内2型糖尿病诊治现状,探讨问题和不足.方法 分析对口帮扶的贵州黔西某基层医共体内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生化指标、住院费用、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 2020年医共体内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血糖、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2019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位腰椎(L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粗隆及左侧股骨干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观察各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血清骨代谢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及血清25-羟维生素D (25-VitD)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骨量减少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BMI及25-VitD与各部位骨密度均相关(P < 0.01或P < 0.05),病程与除腰椎外的其他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1),ALP与除股骨干之外的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SCTX、SNTX分别与腰椎、股骨干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年龄、病程及低BMI是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25-VitD、ALP、SNTX和SCTX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个体是否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用药、治疗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方法单纯随机抽取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开展问卷调查、体格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BP)及甘油三酯(TG)的控制达标率分别为65.05%、72.82%、9.71%与25.24%。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指标的总体情况不理想。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