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水平,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以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选取1 072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放射组),以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拟从事放射工作的329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组微核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 <0.001);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核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工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核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年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人群年龄呈正相关(P <0.001)。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微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2018年选取1 199名沈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选取435名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进行培养和检测分析。结果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065%)和异常检出率(3.42%)高于对照组(0.014%、0.23%,均P0.01),放射组微核率(0.48‰)高于对照组(0.39‰)(P0.05);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检出率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影响,选择甘肃省某市374名职业接触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108名非放射从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WBC和PLT检测。结果显示,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0.16‰)、WBC异常检出率(7.75%)、PLT异常检出率(16.84%)均高于对照组,放射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组间PLT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率,WBC和PLT异常检出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变化情况,评价低剂量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方法 以本省2011年接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1 188名人员为放射组(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医用射线亚组和工业射线亚组),以同年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放射工作的182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微量全血细胞培养法测定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31‰和1.37‰)与对照组(1.18‰、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27‰、1.32‰)与女性(1.40‰、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射线亚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1.36‰、1.42‰)均高于工业射线亚组(1.14‰、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放射作业工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本省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初见成效,仍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对濮阳市752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为4.26%,工龄20~29年组、≥30年组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明显高于0~9年组、10~19年组(P0.05);淋巴细胞微核率为1.18‰,工龄20~29年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较其他三工龄组明显升高(P0.05);放射组血象、甲状腺指标的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淋巴细胞的影响存在蓄积效应,对血液系统、甲状腺功能的损伤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分析接触90Sr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敏感指标,评估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方法对比分析接触90Sr放射组(n=95)和对照组(无射线接触史人员,n=48)之间和不同工龄组之间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眼晶状体混浊率、染色体畸变率以及微核率。结果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0.009);不同工龄组间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5,P=0.283)。放射工作人员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0.63‰)、染色体畸变阳性率(42.11%)、染色体总畸变率(4.84‰)以及微核率(0.72‰)高于对照组(P0.05)。除染色体单体型畸变率(χ2=4.163,P=0.125)外,不同工龄间各项细胞遗传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年放射工龄组的双着丝粒畸变率、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染色体总畸变率以及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0.01)。除双着丝粒畸变率外,11~年放射工龄组各项细胞遗传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工龄组间染色体畸变总率与微核率呈线性关系(F=297 621.950,P=0.001)。结论该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染色体总畸变率以及微核率明显增高,提示应加强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目前防护条件下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机体血象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2010年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301名和其他健康人员(对照组)298名体检资料中的血象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组血象中白细胞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WBC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含量和血小板(PLT)数及其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血象的异常检出率与工龄无明显关系。结论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仍有不同程度的WBC减少,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院的放射防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收集2011年到2015年我国放射工作人员查体资料,了解当前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情况,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收集到2011-2015年我国符合研究要求的关于职业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直接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章共82篇,对相关研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统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异常率和微核检出率,并对各文献微核率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用放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1.46‰,微核异常率为4.36%,微核检出率为5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工业放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1.42‰,微核检出率为51.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微核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献间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数据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须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同时还需加强微核试验操作培训和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场所辐射剂量、个人剂量、细胞遗传学指标检测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结果 射线接触组染色体畸变率(0.16%)高于对照组(0.04%),染色体畸变检出率(17.05%)高于对照组(5.1%),微核率(1.0‰)高于对照组(0.2‰),微核检出率(48.06%)高于对照组(1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5,P<0.01;x2=7.59,P<0.01;x2=57.23,P<0.01;x2=32.52,P<0.01);不同年剂量、累积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个人年剂量、累积剂量水平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产生的辐射效应导致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增加并与放射人员个人累积吸收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周口市2006—2009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  朱冬梅  方新立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09-2311
目的了解周口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周口市2273名放射工作人员和195名正常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中异常体检结果人员比例达41.22%;患病情况、眼状晶体混浊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比对照组高。结论周口市放射工作人员患各种疾病的概率高于对照组,长期低剂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鄢立刚  仝玉社  寇庆河  王宇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36-2237
目的了解沈阳军区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596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档案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异常结果人员比例为30.20%,患病情况、眼晶体混浊率、微核率、白细胞异常检出率、皮肤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小剂量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朱宗铭 《职业与健康》2012,28(3):310-311
目的对接触放射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保护放射线作业工人健康。方法检查项目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结果接触放射线人719人员,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27人,晶状体浑浊48人,染色体畸变率0.40‰,淋巴细胞微核率0.49‰。结论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发生染色体畸变以及晶状体浑浊的概率高于不接触者。  相似文献   

14.
梁纪文  何寿国  陈水江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75-1476
目的分析茂名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与机体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为提出放射工作场所的整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0年576名茂名市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做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受照剂量;选取150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分析2010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25.52%)明显高于对照组(9.33%),并有随工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除了年接触剂量<1 mSv和工种为普通放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接触剂量≥1mSv的各剂量组和工种为工业探伤组、介入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辐射剂量、工种、工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混浊、外周血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并随着年接触剂量、工龄增加异常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周沛林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6-1847
目的了解随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随州市231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眼晶体密度增高和晶体混浊3人,异常检出率1.29%;肝功能检查异常19人,检出率为8.22%;血常规异常中以白细胞减少5人,检出率为2.16%;血红蛋白减少4人,检出率1.73%,血小板减少1人,检出率为0.4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未检出。结论随州市放射设施的整体防护水平较好,未发现与接触放射损害的异常疾病,但应加强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214名医疗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南昌市医疗放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中的体检项目,对南昌市49个医疗机构在岗的医疗放射作业人员214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录入信息库。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例医疗放射作业人员异常检出121人,异常检出率为56.54%。异常检出项:眼科36.45%(晶状体混浊为12.15%),腹部B超(肝、胆、脾)33.64%,血压14.49%,心电图12.61%,外周血象11.68%,肝功能6.54%,肾功能4.67%、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2%;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和工龄增长而增加,男女之间、医疗机构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进行体检的医疗放射作业人员中未发现与放射损伤相关的疑似病例,处于亚健康状况人员占半数以上,年龄前移,并随年龄和工龄增长而增加,建议在做好放射防护的同时,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外周血象异常25人不符合国家放射人员健康标准,需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复查后方可评定是否适宜放射岗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4处大型建筑工地民工共37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以下简称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开展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和健康工具包等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泰安市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为50.02%;非政府组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7.72%。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邯郸市541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评价邯郸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探索职业性慢性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利用χ2检验分别对放射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人员、男女放射工作人员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不同工种放射人员之间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人员相比,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女性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各工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人员存在着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尤其体现在女性工作当中,有关部门应改善放射人员的工作环境,改良他们的防护设备,提高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马子建  李俊 《职业与健康》2011,27(7):753-754
目的了解合肥市混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特点。方法对接触混苯的214名作业人员及对照组190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史、内科、血液、心电图检查等)。结果接触组人员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1)。血象中WBC、PLT减少百分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2.95和7.97,均P<0.01)。女工的月经紊乱、月经量改变的阳性率接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417名放射工作人员和135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14‰和1.02‰及0.39‰和0.37‰。2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