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白介素-1α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并分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IL-1α、MMP-9及PCNA在21例继发性胆脂瘤上皮标本与10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表皮中的表达。结果IL-1α、MMP-9及PCNA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与外耳道皮肤上皮相比明显增强,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P<0.01,P<0.01)。IL-1α与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IL-1α与PCN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α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表明IL-1α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在介导胆脂瘤骨质破坏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体内IL-1α可能不是影响胆脂瘤上皮增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例胆脂瘤标本及11例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中HIF-1α、iNOS的表达。结果:在21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及11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HIF-1α的表达指数分别为52.49±13.80、0.60±0.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iNOS的表达指数分别为92.05±27.84、1.15±0.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iNOS的表达指数呈正相关(r=0.536,P〈0.05)。结论:HIF-1α及iNOS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存在高度表达;缺氧及其相关因子HIF-1α、iNOS等可能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其骨质破坏作用是导致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目前中耳胆脂瘤的形成及其骨质破坏的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中耳胆脂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α、β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两者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胆脂瘤和外耳道上皮的黑色素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26例后天性胆脂瘤标本中的黑色素细胞,查见8例(30.8%)胆脂瘤有黑色素细胞。用同法研究2例胎儿及1例死婴的外耳及中耳,见外耳道和鼓膜的表皮有黑色素细胞,而中耳粘膜则无。因此认为,那些无黑色素细胞的胆脂瘤上皮可来源于中耳粘膜的鳞状化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factor ,MCP -1)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 FN)在继发性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其对胆脂瘤上皮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MCP-1和FN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20例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16例非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灰度值情况及分析,比较三组之间 MCP -1和 FN表达的差异。结果 MCP-1阳性细胞表达主要分布于胆脂瘤上皮全层,其中棘层呈高表达,MCP-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70%,灰度值为147.2±20.1,强于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35%,200.8±18.4)和非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37.5%,193.3±15.5)( P<0.05)。F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胆脂瘤上皮全层,基底层、棘层和基质呈高表达,F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76.7%,灰度值为139.2±18.5,强于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30%,195.0±12.9)和非胆脂瘤患者耳后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31.3%,191.6±13.5)(P<0.05)。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MCP-1和FN的灰度值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负相关(rmcp-1=-0.682,rfn =-0.531,P<0.01),MCP-1和FN蛋白的表达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 MCP-1和FN均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高表达,且与中耳胆脂瘤的侵袭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IL-8和IL-6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伟陈乾美叶惠平林尚泽梁文妹【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胆脂瘤上皮骨质破坏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1例患者胆脂瘤上皮和14例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IL-8、IL-6的表达情况。结果IL-8主要在31例患者胆脂瘤基底上层细胞和基底层细胞阳性表达,8例患者外耳道皮肤有不同程度表达,两种组织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155.07±13.93、202.15±14.32,有显著性差异(t=10.56,P<0.01)。IL-6主要在30例患者胆脂瘤基底上层细胞和基底层细胞表达,10例患者外耳道皮肤有不同程度表达,两种组织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162.56±20.05、204.15±18.38,有显著性差异(t=6.63,P<0.01)。IL-8与IL-6表达间存在正相关。结论IL-8、IL-6在胆脂瘤上皮高表达,可能与胆脂瘤骨质破坏有关,并可能与IL-1、TNF-α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胆脂瘤骨质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 - 1(Interleukin- 1,IL- 1)是一重要的细胞因子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研究表明IL- 1在胆脂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 ,与胆脂瘤引起的骨质吸收、胆脂瘤上皮增殖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概述了 IL- 1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cytokin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mRNA在慢性鼻窦炎病人和健康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分析鼻黏膜上皮细胞在鼻粘膜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3 0例慢性鼻窦炎病人和 2 1例健康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TNFα和IL 1βmRNA的表达。 结果 TNFα和IL 1βmRNA在 3 0例慢性鼻窦炎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且分别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13 ,P <0 .0 1)和 (t=7.74,P <0 .0 1)。结论 鼻黏膜上皮细胞可通过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 1β主动参与粘膜炎症。表明鼻黏膜上皮不仅是单纯的物理屏障 ,同时在黏膜天然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息肉中白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对 2 2例鼻息肉和 10例对照组 (鼻中隔偏曲者 )下鼻甲组织内IL 8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IL 8免疫阳性染色物呈棕黄色颗粒 ,主要位于鼻息肉上皮细胞浆及炎性细胞浆 ,鼻息肉组织中IL 8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鼻息肉组的吸收值范围在 32 2 0 6~ 2 0 91 41pg/ml之间 ,对照组的吸收值范围在 2 9 31~ 332 19pg/ml之间 ,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IL 8可能是鼻息肉发病机理中诸多因素之一 ,深入了解这一作用对寻找鼻息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32例胆脂瘤上皮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并做比较.结果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主要定位在胞核,染色由基底层向表皮层逐渐减弱,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主要集中在基底层及基底上层;癌胚抗原主要在胆脂瘤上皮的颗粒细胞层及表皮层表达,少数在外耳道皮肤的基底层表达.各组间胆脂瘤上皮各指标阳性细胞率和光密度值均高于外耳道皮肤,和外耳道皮肤间的比较有高度差异性.皮下结缔组织伴随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胆脂瘤上皮中的阳性率呈一致趋势.同一患者胆脂瘤上皮中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高表达,利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角化,二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为胆脂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便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即刻早期基因 (c fos)、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p2 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探讨其表达对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染色法检测TGF β1、c fos和 p2 7在 31例胆脂瘤上皮、11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和 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TGF β1和c fos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7 1%和 83 9% ,与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p2 7在胆脂瘤上皮和外耳道上皮组上皮中均未见阳性表达。胆脂瘤上皮中c fos与TGF β1表达无相关性 (r =0 339,P =0 331) ;胆脂瘤侵袭能力与c fos表达有高度显著相关关系 (r =- 0 96 5 ,P <0 0 1) ,与TGF β1表达也有高度相关关系 (r =- 0 4 0 6 ,P <0 0 1)。 结论 即刻早期基因c fos在胆脂瘤中表达显著增强 ,且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高度显著相关性 ,提示高c fos表达是胆脂瘤高增殖特征的因素之一。TGF β1在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亦表明其在胆脂瘤的高增殖能力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beta1),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27) and c-fos in human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expression and the ability of erosion of cholesteatom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P method) of 31 cholesteatomas and 11 external ear canal skin samples from patients and 10 external ear canal skin samples from healthful men which were taken intraoperatively, was performed for c-fos, TGF-beta1 and p27 positivity. The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expression of c-fos, TGF-beta1 and p27 were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and scanned into a computer by an image scanner. The gray-scale of positive signals were quantitated by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GF-beta1 and c-fos in cholesteatoma were 87.1% and 83.9%, respectively. Their expression tended to be increas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which in the skins of the control groups. Positive p27 signals were not observed in cholesteatomas and external ear skin tissues. It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of c-fos and the ability of erosion of cholesteatoma. 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 ion of TGF-beta1 and the ability of erosion of cholesteatoma too. Bu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fos and TGF-beta1.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fos in cholesteatoma was significally higher compared with which in the skin of external auditory of cholesteatoma patients and healthful men, which indicate that c-fo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yperproliferative of cholesteatoma. The expression of TGF-beta1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cholesteatoma, which indicate that cytokines such as TGF-beta1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cholesteatoma.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研究表明IL-1在胆脂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胆脂瘤引起的骨质吸收、胆脂瘤上皮增殖蜜切相关。本文主要概述了IL-1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检测其在中耳胆脂瘤和外 耳道正常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31例中耳胆脂瘤和10例外耳道正常上皮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中耳胆脂瘤中HIF-1α的表达较外耳道正常上皮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耳 胆脂瘤中HIF-1α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HIF-1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缺 氧有可能是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1)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TIMP1)和白细胞介素-1α mRNA(interleukin-1-alph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IL-1α mRNA)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胆脂瘤上皮溶骨性破坏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1、TIMP1和IL-1α在32例胆脂瘤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1在32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定位在胞膜和胞浆,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两种组织MMP1阳性表达的平均(±s,下同)吸光度(A值)分别为(2 018.26±174.89)和(1 428.35±123.39),差异有极显著性(t=10.69,P<0.01);TIMP1在两者中未见明显表达;外耳道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可见散在IL-1α mRNA阳性表达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为(566.27±148.94),胆脂瘤上皮除基底层细胞外,部分区域基底上层细胞也见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为938.91±223.46,差异有极显著性(t=5.03,P<0.01).结论①MMP1在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并提示有MMP1和TIMP1表达失衡,与胆脂瘤骨吸收特性有关.②胆脂瘤上皮高表达的IL-1α可能是MMPs过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影响二者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1,TGF-β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1、TIMP-1及TGF-β1在中耳胆脂瘤(41例)和外耳道骨部正常皮肤(15例)中的表达.结果.TGF-β1、MMP-1及TIMP-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2%、85.37%、9.76%,与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TGF-β1和MMP-1的表达均差异有显著性,而TIMP-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TGF-β1与MMP-1表达间存在正相关,与TIMP-1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MMP-1与TIMP-1表达间的失衡,可能在胆脂瘤的骨吸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主要由角蛋白碎片和角化鳞状上皮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组成的具有侵袭性的疾病,受很多因素影响,发病机制不明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学者开始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HIF-1α和VEGF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两者在中耳胆脂瘤的增殖、凋亡、免疫反应及侵蚀性生长等方面可能的作用,从而为了解HIF-1α和VEGF在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中耳胆脂瘤的非手术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中耳胆脂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 ,其特征为外耳道及鼓膜上皮侵入中耳腔同时伴有听小骨及受侵区骨质的破坏吸收。目前 ,人们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因子导致原发性及继发性胆脂瘤病理学改变的机制。最近有报告显示 :白细胞介素 - 1α(IL- 1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源性细胞因子能诱导离体骨的骨质吸收 ,且能通过上调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等参与炎症部位为炎性细胞的补充。为了探讨导致胆脂瘤病理学改变的分子学机制 ,本研究通过逆转录 - PCR法、免疫组化法及 EL ISA法对行鼓室成形术的 4 3例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