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产药物米非司酮致阴道长期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16例停经49d以内的早孕妇女服用流产药物,观察其组织排出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26例药流后阴道长期出血中,18例为不全流产后出血,8例为完全流产后出血。结论药流后阴道长期出血常见原因是不全流产,但并非都是不全流产所致,这与流产药物干扰体内孕激素及药流后子宫内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   

2.
崔雅惠 《医药世界》2009,(10):630-63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于停经≤7周的早孕妇女,其终止早孕的方法可以达到92%~95%以上的完全流产率,具有方便、自然、痛苦少和更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的优点。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的问题一直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在多项大型调查发现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平均为15~18d,出血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贫血、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继发不孕等,掌握药流后异常出血的处理原则,可减少患者失血及其他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过去早孕妇女终止妊娠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流产,手术操作对孕妇身体损伤大,术后潜在并发症多。20世纪90年代随着催经止孕药物的发展,药物流产的方式悄然兴起。我院从2000年起对早孕宫内妊娠妇女实施药物流产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完全流产率达90%~95%。现将我科2007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化颗粒辅助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药物流产越来越多,并被广大早孕妇女所接受。为了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量并缩短出血时间,我院自2002年起使用新生化颗粒辅助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瀚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87-87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行药物流产,但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大,而中医药对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院于2001年3月-2006年9月在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同时服用加味生化汤,有效地减少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抗孕激素制剂,与前列腺素(PG)联用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1]。随着国产米非司酮的问世,目前药物流产已被越来越多的妇女所接受,特别是有子宫畸形或疤痕子宫等高危因素的早孕妇女。为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其出血量及出血天数。我院使用中药活血化瘀片辅助药流终止早孕,促进宫腔内容物的排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找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及入院(40岁以下)的健康妇女,妊娠时间在49天以内,无使用米非司酮及前列腺素禁忌…  相似文献   

7.
部分妇女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是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的原因,为临床处置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门诊患者37例。年龄18~42岁,闭经时间36~60天,经超声检查确诊宫内早孕,采用米非司酮何米索流产后,  相似文献   

8.
李艳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9):710-710
2002年10月~2003年4月在门诊对停经35d~80d的早孕妇女行药物流产677例,资料完整者54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早孕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93-2193
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月对剖宫产后早孕的36例妇女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终止早孕,使一些妇女免于接受高危手术操作而得以安全流产,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增加了感染机会和心理负担。笔者将宫血宁胶囊用于药物流产后,观察其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规范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用药监护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9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华法林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1例,死亡2例。随访期间皮肤紫癜1例,妊娠早期流产1例,月经期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4例,拔牙后出血2例,脑梗死1例,出血12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正确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用药监护,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抗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胎成功与否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n=50)与保胎失败组(n=30),并选择同期问诊的9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三组孕妇血清孕酮水平。结果保胎成功组、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孕酮值均明显高于保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血清孕酮15.68ng/m L可作为先兆流产保胎成功与否的临界值。结论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80例妊娠期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心律失常改变的认识、判断及相应处理。方法通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480例妊娠期妇女心电图改变结果,将妊娠期心电图异常变化分组比较。结果妊娠早期心电图有轻度改变,至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明显增多。结论大多数妊娠期妇女心电图异常改变,通常不需要特殊的临床治疗,能顺利通过妊娠期和分娩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代谢紊乱综合征(GMS)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针对2013年7月至10月在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筛选出符合妊娠期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孕产妇53例作为研究组(GMS组),其余孕产妇584例为对照组,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妊娠期羊水过少、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的发生率,产时手术产率,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肺炎甚至死胎等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妊娠期代谢紊乱综合征对妊娠的影响是可以增加早产、羊水过少、羊水过多的发生,可以增加胚胎发育异常、胎死宫内的发生概率,产时的影响是增加手术产率,增加胎盘早剥以及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是增加巨大儿出生率,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而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孕期体质量过度增长、异常高血脂与妊娠期代谢紊乱综合征关系密切,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妊娠期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对孕母及胎儿均有严重不良影响的疾病,加强孕期监护及保健,控制体质量、合理营养、及早发现、治疗GMS对于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7例临床分析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妹 《黑龙江医药》2009,22(4):575-576
目的:了解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点,诊断中的特殊性、治疗及心理反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降低由于误诊或延误手术导致并发症引起母婴死亡率以及由于心理应激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的治愈出院,其中早孕2例,中孕27例,晚孕18例。合并急性坏疽性穿孔16例,其中中孕10例,晚孕6例,误诊1例。通过手术治疗切除阑尾43例,保守治疗4例(其中2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流产1例,早产1例。经心理干预后病人解除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多数病例发生在中晚孕期;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积极的心理干预对病人的恢复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中医理论认为有胎元、母体两方面因素,西医理论认为胚胎方面为受精卵先天异常、缺陷、绒毛退变,母体方面为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生殖器官疾病、环境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总结5年来本院门诊120例先兆流产的治疗经验,认为早期干预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防治流产发生的有效方法,在预防习惯性流产和不育症发生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药物流产术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给予药流组(n=90)药物人工流产术,人流组(n=90)接受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流产效果.结果 人流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药流组、术中腹痛平均持续时间短于药流组、术后阴道出血天数短于药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组疼痛不可耐受率高于人流组(P<0.05);人流组流产有效率显著高于药流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效果安全确切,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减少术中疼痛、操作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all 1432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Wessex region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urrent management of bleeding in early pregnancy. A total of 1290 (90%) returned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These showed widely varying views about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particular symptoms and physical signs and about elements of management. Although 96% of the respondents prescribed bed rest more or less routinely for heavy bleeding in early pregnancy, only 17% felt it was mandatory, and 32% admitted that they did not believe it affected the outcome. Of the 13% of respondents who prescribed progestogens for threatened miscarriage, most did so on the advice of their local obstetrician. Seventeen per cent of the doctors always admitted women with apparently complete miscarriages to hospital. Twenty nine per cent of the respondents never gave anti-D immunoglobulin to rhesus negative women after a complete miscarriage. Bleeding in early pregnancy is a common problem and more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improve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viabilit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的临床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产妇对比正常产妇,观察分析不同因素对胎盘早剥的影响,观察记录胎盘早剥产妇的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妇年龄、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吸烟史、孕期药物滥用、流产或者胎盘早剥病史、血栓形成倾向、胎膜早破和机械损伤这几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产妇饮酒史和产次这几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产妇年龄、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吸烟史、孕期药物滥用、流产或者胎盘早剥病史、血栓形成倾向、胎膜早破和机械损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9个自变量与胎盘早剥存在相关性,且伴随着OR值的增大,发病的危险性增加。结论胎盘早剥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应加大宣传孕期保健知识,针对性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调查和登记妊娠年龄、既往流产史、流产后是否休息、从事职业、夫妻关系等情况,均接受妇科B超和血肿的液体集聚量检测。结果 270例患者中良好妊娠结局患者共190例,良好妊娠率为70.37%,不良妊娠结局80例,不良妊娠率为29.63%;两组患者的早期阴道流血、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高龄妊娠、低收入、污染接触职业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述因素良好妊娠结局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不良妊娠结局组。结论先兆流产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受多种相关因素影响,因此需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