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色诊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 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各证型均数比较.结果 面色、唇部、手掌及舌质RGB值比较,阳毒内盛证>阴阳兼证>阴毒内结证;阴阳兼证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唇部RGB值及舌质R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阳毒内盛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R值、唇部RGB值及舌质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阴毒内结证与阴阳兼证舌苔G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色、唇部、舌象RGB值特点,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乙型慢重肝)舌质、舌苔R、G、B值的客观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研究舌质、舌苔R、G、B值在不同证候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乙型慢重肝舌质、舌苔R、G、B各组证候的值均低于慢乙肝组;舌质R值肝胆热毒炽盛组最大,且两者均与湿毒壅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质G、B值的变化趋势为:肝胆热毒炽盛组<热毒阳虚夹杂组<湿毒壅盛组;舌苔R、G、B值变化趋势为:肝胆热毒炽盛组<热毒阳虚夹杂组<湿毒壅盛组。[结论]舌质、舌苔R、G、B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乙型慢重肝与慢乙肝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舌诊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方法:利用彩色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客观观察了378例中风病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结果: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中以暗红舌最多,共128例(33.86%),暗红舌与淡紫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红舌、青紫舌相比,其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证型舌质的RGB值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气虚血瘀证型、风痰阻络证型者的舌质R、G、B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种舌苔间的R/G、R/B值相比,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为中风病证候规范化、定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前瞻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下简称慢重肝)症候学特点,探讨慢重肝的病因病机、病性、病名及辨证分型。方法:前瞻性观察慢重肝患者症状体征、脉象、舌象,辨证分型,并与慢性乙型肝炎(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慢重肝症候学特点。结果:1慢重肝常见症状体征:身目发黄、尿黄、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食欲减退、食少、腹胀、性欲减退、口干口渴、肝掌、腰膝酸软、恶心、烦躁、两目干涩、下肢水肿、大便粘滞不爽、头昏、口粘不爽等。2舌象特征:舌质多暗或暗紫、舌红;苔多厚或,和腻、苔色多黄或白;舌下静脉多增宽或曲张;部分患者出现舌体胖或瘦。3最常见单脉象:滑脉、沉脉、弦脉、数脉、濡脉、细脉、弱脉、实脉、涩脉。4辨证分型:慢重肝最常见邪实证型为肝脾血瘀(56.5%)、水浊内停(41.5%)、湿浊困阻(37.3%)、阴毒内结(27.6%)、阳毒内盛(21.5%)、湿热并重(19.2%)、血热证(11.9%);本虚证型为肝肾阴虚(50.0%)、脾气虚(33.4%)、肾气虚(29.6%)、肝阳虚(25.7%)、脾肾阳虚(22.3%)、肝气虚(20.7%)。结论1病因病机:内因考虑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外因主要考虑为:湿浊(热)毒、淤毒。病机较为复杂,可概括为:病情迁延日久,气血阴阳亏损,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生湿浊,或湿浊之邪乘虚而入,阻碍气血,郁久生热,泛溢肌肤。病性属本虚标实。2中医病名首选“黄疸”,可参照臌胀、积聚、血证、厥证等病名。3基本证型:肝脾血瘀、阴毒内盛、阳毒内盛、肝肾阴虚、肝脾肾气虚、肝脾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证舌诊图像参数的特征。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辨证标准分为痰瘀互结组48例和血瘀组60例。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两组患者舌诊图像并提取包括舌色(舌质整体、根部、中部、尖部、左部、右部)、舌体形态及苔色(舌苔整体、根部、中部、尖部、左部、右部)、苔质在内的特征参数。舌色包括RGB色彩空间的红色分量R值、绿色分量G值、蓝色分量B值,以及HSV颜色空间的色调H值、饱和度S值、明度V值;舌体形态主要包括胖瘦、裂纹指数;苔色包括RGB色彩空间的R、G、B值,以及HSV颜色空间的H、S、V值;苔质主要包括厚薄、腐腻、剥苔指数。结果痰瘀互结组患者舌质整体及各部的舌色分量G、B值均大于血瘀组,S值均小于血瘀组,且舌质整体H值小于血瘀组,舌质根部R、V值大于血瘀组,舌质尖部H值小于血瘀组(P 0. 05)。痰瘀互结组患者舌苔整体及各部的苔色分量G、B值均大于血瘀组,S值小于血瘀组(P 0. 05),且舌苔根部苔色的R、H、V值均大于血瘀组,舌苔中部H值大于血瘀组(P 0. 05)。痰瘀互结组患者舌体胖瘦指数高于血瘀组(P 0. 01),其余舌体形态及苔质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较血瘀证患者青紫程度更甚但颜色更浅,苔色较偏青黄而更为浅淡光亮,舌诊图像参数中的绿色分量G值、蓝色分量B值、饱和度S值可作为冠心病辨别痰瘀互结证和血瘀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色诊角度研究亚健康状态及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慢乙肝 )肝肾阴虚证的异病同证客观化指标。方法 :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及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受试者的面部、手掌、舌象进行拍照 ,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 RGB值 ( R为红色 ,G为绿色 ,B为蓝色 ) ,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 t检验。结果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在舌质 R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 ,在舌苔 G、B值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 P<0 .0 0 1 ) ,在手掌 G值方面差异显著 ( P<0 .0 5 ) ,在手掌 B值方面差异极显著 ( P<0 .0 0 1 ) ,在舌下络脉 G、B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亚健康状态及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在色诊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这些指标可以作为亚健康状态与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异病同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血瘀证舌像的量化诊断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了 352例血瘀证舌质和2 1 8例非血瘀证舌质的改变 ,并进行了舌质 RGB的量化观测 ,结果 :血瘀证病人以淡紫舌、紫暗、紫红、青紫比例显著多于非血瘀证组 ,淡红、红绛及淡白舌较非血瘀组为低 (P<0 .0 1 )。血瘀证胖瘦、齿痕舌形变化与非血瘀证无统计学差异 ,而血瘀证患者瘀点瘀斑出现率明显高于非血瘀组 (P<0 .0 1 )。血瘀证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非血瘀组显著降低 (P<0 .0 1 ) ,绿色分量 G值两组接近 (P>0 .0 5) ,而蓝色分量 B值显著增高 (P<0 .0 1 )。因此 ,舌质 RGB对血瘀证量化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的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诊系统"观察了7例大肠癌临终患者和62例非临终患者舌象的改变,并进行了舌质、舌苔RGB(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值的量化观测。结果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以淡红舌和红舌多见,舌苔以无苔和厚黄腻苔多见;非临终患者以红舌、厚黄腻苔多见。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G、B值较非临终患者降低,R值相近,B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临终患者薄苔较非临终患者G、B值降低,R值相近,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厚苔RGB值相近(P0.05)。结论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阴虚证舌象图像特征,为临床辨证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入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心血管内科及体检中心的高血压病患者314例,依据阴虚证素积分分为非阴虚证组(n=122)、阴虚证轻病组(n=124)、阴虚证重病组(n=68)3组.应用舌诊仪采集标准舌象,基于RGB色彩模式(RGB)、HIS色彩空间HIS颜色空间、舌苔厚薄指标及纹理指标对舌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阴虚证程度的加重,舌质颜色指标R值、I值升高,G值降低;舌苔R值、B值升高,H值升高;纹理指标舌质角度方向二阶矩(zhiASM)降低,舌质熵值(zhiENT)升高.随阴虚证程度的加重,舌质更红,纹理粗糙,舌苔偏于黄苔.结论 舌象客观化指标对高血压病阴虚证反应灵敏,舌象特征与临床结论大体一致,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北京市名老中医王鸿谟教授气色诊法理论,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面部色诊及舌诊信息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20例DOR患者作为DOR组,从中选择30例脾肾阳虚型患者作为脾肾阳虚组;选取健康女性120例作为健康组,从中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入选者面部及舌部图像,将图像进行数字化分析,提取数据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DOR组和健康组舌质和舌苔RG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肉眼观察DOR组肾区色部略暗,光泽度差,肾区色部RGB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DOR组部分患者肝区和脾区色部略暗,或有光泽度差,肝部及脾部RGB值略有升高,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肉眼观察脾肾阳虚组舌色略淡,舌质RGB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舌苔RG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肉眼观察脾肾阳虚组肾区色部暗淡,光泽度差,肾区色部RG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脾区色部略淡,或有光泽度差,脾部G值和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部分患者肝区色部略暗,肝部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值和B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王鸿谟教授面部气色客观化评价,DOR患者具有肾区色部变化的特征;脾肾阳虚型DOR患者面部气色特征在脾及肾部发生了明显的RGB变化,舌诊也同样支持这一变化,符合脾肾阳虚证DOR的证候规律,可以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224例SARS患者舌象定量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舌质、舌苔特征并探讨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用数码相机摄取患者的舌象,然后用图像识别分析软件测定舌质、舌苔的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数值,并分析其与病情关系。结果:急性期69例中舌质以淡红色(51例,73.9%)为最多,与其他各舌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舌苔以薄黄(32例,46.4%)为多,其次是薄白(29例,42.0%);舌体胖大者5例(7.2%),舌边有齿痕12例(17.4%)。恢复期155例中舌质以淡暗(72例,46.5%)为多,其次是淡红(68例,43.9%);舌苔以薄白苔(80例,51.6%)为多,与其他各舌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次是舌根部黄31例(20.O%),舌体胖大23例(14.8%),舌边有齿痕者19例(12.3%)。病情属普通型者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多;重型者以舌质淡暗、舌苔根黄为多;极重型以舌质淡暗、舌苔黄厚为多。肺损伤累及肺叶≥3叶者以舌质淡暗、舌苔根黄为多;累及肺叶1、2叶者以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多。结论:该方法测定的R、G、B数值变化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舌质、舌苔的颜色差异。舌象是对SARS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的客观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舌象特点. 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名健康人,采用"舌诊专家"软件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舌象的识别分析. 结果 心病瘀血舌患者舌质多见暗红舌(28.0%)、青紫舌(27.0%)、淡紫舌(25.0%),舌苔多见白厚苔(37.0%)、黄厚苔(33.0%).心病瘀血不同舌质间的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病瘀血舌组的舌质R值、G值较健康对照组、心病非瘀血舌组显著降低(P<0.01);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间的舌质R、G、B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观察舌苔对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综合舌质R、G、B值可为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诊断、鉴别和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舌质颜色的聚类分析,建立舌象(RGB值)与病理诊断的有效联系,探讨舌诊客观化图像识别与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5例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于肝脏病理活检当日清晨,空腹采集舌象照片,使用"中医舌象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软件(天津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进行计算机处理,通过舌质颜色RGB值判定,结合同期肝穿病理结果,以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不同分级分期进行分组,分析2组RGB值均数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不同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舌象(RGB值)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肝脏纤维化S2S4组舌质B值较纤维化S0S4组舌质B值较纤维化S0S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G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轻重。肝脏炎症G2S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G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轻重。肝脏炎症G2G4组舌质G值较肝脏炎症G0G4组舌质G值较肝脏炎症G0G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B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炎症轻重的程度。结论肝脏病理的炎症纤维化分级分期与客观化舌象存在着一定联系,可为中医舌诊诊断的客观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舌诊图像参数特征,为其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采用Smart TSM-I舌面信息采集分析仪拍摄糖尿病高危足3种常见中医分型(寒凝瘀阻证、热毒伤阴证、气血两虚证)患者的舌象照片,利用分析软件识别并提取舌质、舌苔的图像参数,并据此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特征参数。结果 (1)舌质图像参数: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质整体、舌中部及舌尖部H值升高(P0.05),舌尖部B值降低(P0.05),热毒伤阴证患者舌尖部R值、B值、V值降低(P0.05);与热毒伤阴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根部、舌中部H值升高(P0.05)。(2)舌苔图像参数: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苔整体颜色B值、H值,以及舌根部苔色H值升高(P0.05),热毒伤阴证患者舌尖部苔色G值降低(P0.05)。结论不同证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舌诊图像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反映不同证型糖尿病高危足的中医病机,为其整体辨证、脏腑辨证提供部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的舌象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面诊检测仪(型号:DKF-Ⅱ)采集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诊信息,分析并比较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其余各组舌象客观化参数的差异。结果:(1)舌苔参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苔色R值、B值明显降低(P0.05);与纯虚证组比较,苔色R值、G值和B值都明显升高(P0.05)。(2)舌体参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舌色R值、G值明显升高(P0.05),与虚兼其他证组(湿热、瘀血)比较,舌色G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医舌、面诊检测仪可以客观地描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的舌诊特征,舌诊客观化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别慢性肾衰虚兼湿浊证的中医诊断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观察面色、肤色变化入手,通过色诊,对慢性重型肝炎分阶段辨证,探讨其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分阶段治疗提供依据。慢性重型肝炎从黄疸到黑疸,面色、肤色发生显著变化,应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以心脾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四诊采集的要求,回顾性调查2007-2008年住院的6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等四诊信息,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 ,总结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特点进行辨证分类。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慢重肝中医证型可依次分为:肝胆湿热型、湿邪困脾型、肝郁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热毒炽盛,痰蒙神窍型6类。结论以上6类证型符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演变规律,客观地反映了慢性重型肝炎由湿热疫毒伤肝,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浊毒内蕴,上干于脑,下扰于肾,导致肝脏形体实质败坏,形成虚实夹杂的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前后证候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确诊NSCLC初次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证候病机变化的时照研究.结果:各证型(气虚痰湿、气虚痰热、痰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阴虚痰热、阳虚痰湿)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前后面色(正常、面色白、面色黄、面色黑、面色红)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前后舌色(淡红舌、淡暗舌、暗红舌、淡白舌、红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前后舌苔(薄白苔、白腻苔、白厚苔、黄腻苔、剥少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后各证型及舌质、舌苔均有明显的变化,可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病不同血瘀证舌色及舌下络脉的瘀血程度。方法:用RGB值定量分析及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结果: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淡红舌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青紫舌与各血瘀证的舌质RGB值的观察表明: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舌下络脉主干充盈度相比较,湿热瘀滞证多见饱满隆起弯曲,占91.4%;各组主干充盈度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舌下络脉多见双支干、多支干,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占60%,气虚血瘀证多见双支干,占64.7%;各组主干形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瘀程度越重,蓝色分量B值越高,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说明青紫舌的瘀血程度大于其他瘀血舌;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饱满隆起弯曲,说明湿热瘀滞证的瘀滞程度大于其他血瘀证的瘀血舌,说明肝病瘀血舌象舌下络脉主干形态和主干充盈度的临床观察可作为肝病不同血瘀证微观证型分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78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进行分析,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1日收治于武汉协和医院的78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基本信息、基础疾病情况、症状、体征及舌象等信息,分析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证型分布。结果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占比排前5位:胸闷气喘(92.30%)、纳呆(82.05%)、自汗(76.92%)、咳嗽(64.10%)、发热(43.59%),其余还有咯痰(41.03%)、咽干咽痛(38.46%)、胸痛(23.07%)、乏力(15.38%)、肌肉酸痛(10.26%)、心悸(7.69%)、便秘(8.97%)等全身症状。舌象方面,舌质以淡红舌(43.58%)和暗红舌(38.46%)多见,另有紫暗舌8例(10.26%),红绛舌6例(7.69%);舌苔多为腻苔(71.79%),其中黄腻苔有38例(48.72%),白腻苔26例(33.33%),少或无苔者6例(7.69%);另有舌体胖大者18例(23.08%),齿痕舌22例(51.28%)。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壅肺证(23.08%)、疫毒闭肺证(64.10%)、内闭外脱证(10.26%)、阴竭阳脱证(2.56%)。结论重型COVID-19中医证候以湿热壅肺证、疫毒闭肺证为多见,疾病至危重期,可能出现内闭外脱、阴竭阳脱等危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