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18例,均采用CT、MRI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CT、MRI对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结果,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及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92.86%高于CT的71.43%(P<0.05);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整体正确率96.61%高于CT的85.59%(P<0.05);CT、MRI诊断中期及晚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灵敏度高于CT(P<0.05);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显示率高于CT(P<0.05);CT、MRI对单一囊变的显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准确率,且可清晰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髓水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水肿是否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MRI表现,并揭示骨髓水肿的原因和发生机制.方法 82例(132髋)确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人,同时行X线、CT和MRI检查,从中挑选45髋MRI上出现骨髓水肿的病例进行研究,并对其中8髋进行MRI与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 132髋中,骨髓水肿病例中37髋可见骨皮质塌陷.骨髓水肿股骨头皮质塌陷组明显高于皮质完整组(P<0.001).8髋行活组织检查,其中右髋2个,左髋6个.组织学上,骨髓水肿对应处表现为新生纤维组织和间质水肿.结论骨髓水肿代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中晚期阶段,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标志.MRI上出现骨髓水肿提示临床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DR、CT、MRI显示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周围软组织病变的认识,并探讨其显示率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157个经MRI、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周围软组织病变的同期DR、CT和MRI表现,对其征象加以对照和分别比较.结果 CT显示股骨头韧带钙化7个髋关节,DR 0个髋关节,MRI 0个髋关节;CT显示关节囊肿胀53个髋关节,DR 32个髋关节,MRI 56个髋关节;CT显示髂腰肌囊扩张6个髋关节,DR 0个髋关节,MRI 6个髋关节;CT显示肌肉萎缩81侧,DR 61侧,MRI 80侧.CT和DR对股骨头韧带钙化、关节囊肿胀、髂腰肌囊扩张、肌肉萎缩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8~7.1140,P<0.05).CT与MRI对股骨头韧带钙化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01,P<0.05).MRI与DR对关节囊肿胀、髂腰肌囊扩张、肌肉萎缩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8~8.3821,P<0.05).结论 CT与MRI均能较好显示股骨头坏死周围软组织病变,对关节囊肿胀、髂腰肌囊扩张、肌肉萎缩的显示均优于DR.CT对股骨头韧带钙化的显示优于DR和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所致滑膜增厚的关节病变,比较关节感染与粘连的MRI征象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CL重建术后滑膜增厚患者临床及MRI资料,诊断均经关节镜等检查证实,其中11例关节感染,14例关节粘连,与首次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3~2.5个月、6~19个月。结果 MRI滑膜增厚病变分别为关节感染和关节粘连。关节感染MRI征象除滑膜增厚外,还可见关节中至大量积液、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髓水肿、ACL假体纤维连续(5例表现为信号增高)以及骨道假性增宽(5例)。术后关节粘连MRI征象除滑膜增厚外,还可见部分增厚滑膜内见条带状短T2信号,主要累及髌上囊、内外侧隐窝、髌下脂肪垫、髁间窝等部位,关节无或仅见少量积液,ACL假体均连续,3例表现为假体信号增高、边缘毛糙,骨道均无明显增宽。在关节感染与关节粘连间,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骨髓水肿、骨道假性增宽各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关节感染主要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关节腔呈高信号,而关节粘连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腔呈等/稍高信号;关节感染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关节粘连主要发生于术后中晚期。  相似文献   

5.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髓芯减压修复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富血小板血浆有较强的成骨能力且在骨科及口腔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在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实验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髓芯减压修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兔的效果。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5只,在不造成髋关节脱位的基础上,用液氮冷冻兔双侧股骨头建立无菌性坏死模型,造模后2周,随机分组:模型组9只不做任何治疗,髓芯减压组8只行髓芯减压治疗,联合组8只采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髓芯减压治疗,造模后第8周采集股骨头标本组织切片行MRI检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 结果与结论:①MRI 检查:模型组表现为股骨头脂肪高信号中出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区,呈环形、带状和灶状;髓芯减压组减压缺损区无明显成骨改变,缺损腔无明显缩小,以长 T1、T2信号为主;联合组缺损腔消失,被短T1、T2的大量新生骨所充填。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关节软骨缺损与修复同时存在,呈现骨性关节炎样改变;髓芯减压组骨小梁空骨陷窝,骨髓内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坏死;联合组骨小梁空骨陷窝,骨髓散在灶状坏死。表明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效果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和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35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病患共累计39个病变股骨头,X线检查漏诊了7个病变股骨头,CT检查漏诊了5个病变股骨头,MRI检查诊断了经X线、CT检查后漏诊的5个病变股骨头.结论 骨髓水肿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是目前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8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给予CT诊断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期及典型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MRI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总检出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以及骨小梁模糊征象...  相似文献   

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激素所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6只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4只 ,每周 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研究病程中脂肪代谢变化规律。对股骨头标本行HE及脂肪染色 ,光镜观察 ,研究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从第 2周始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就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HE染色 :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 ,骨小梁变细 ,骨细胞核固缩、靠边、深染 ,骨陷窝空虚增多。脂肪染色 :骨细胞内可见脂滴 ,髓腔血管内可见脂肪栓子。且骨陷窝空虚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主要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低场强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低场强MRI影像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Ⅰ级14例,Ⅱ级23例;MRI表现为骶髂关节软骨信号异常34例,并均有骨髓水肿表现;T1WI显示骶髂关节软骨不规则增厚(增厚>5.0mm)34例,呈扭曲样改变27例,骨髓水肿呈低信号;T2WI显示骶髂关节滑膜及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呈高信号;STIR显示骶髂关节滑膜及软骨呈不规则明显高信号,边缘毛糙(12例呈碎裂状),骨髓水肿呈明显高信号。结论骶髂关节低场强MRI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建立与股骨头坏死病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经耳缘静脉注射2次10μg/kg的脂多糖,再肌肉注射3次地塞米松25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4周后,CT扫描显示模型组兔股骨头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不均匀。显微CT观察发现,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骨矿物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骨小梁间隙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空虚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建立与股骨头坏死病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经耳缘静脉注射2次10μg/kg的脂多糖,再肌肉注射3次地塞米松25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4周后,CT扫描显示模型组兔股骨头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不均匀。显微CT观察发现,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骨矿物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骨小梁间隙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空虚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2.
收集 3 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为关节囊和滑膜肿胀 ,关节腔内积液 ,“星状征”变形消失 ,股骨头内不规则形状致密骨质增生影、骨小梁增粗、融合 ,股骨头内不规则或散在的圆形囊状低密度区 ,股骨头边缘不连续 ,股骨头变形、塌陷及其它征象。CT能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率 ,对病变的范围、分期、定位等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但敏感性不如MRI。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16-917
对120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AS特征、骶髂关节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行CT和MR检查,分析并比较各检查发现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120例患者的240个骶髂关节中,CT发现228个关节(95%)存在Ⅱ级及以下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81.25%),在判断关节面的细微破坏、关节间隙的轻微改变等方面也优于X线平片。MRI除可见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所有病例均显示骨髓水肿、脂肪浸润、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软骨增厚或破坏、韧带附着点炎症等。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滑膜炎症等早期征象,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坏死的MRI、CT与病理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头坏死(FHN)的MRI、CT与病理学表现,研究其三者的对应关系。方法分析50例76髋FHN患者同期检查的髋关节MRI和CT资料,二者检查时间间隔少于7d。另将其中6例髋关节置换下的坏死股骨头标本行CT扫描后制成相应厚度的切片,参照标本CT图像在标本切片上相应区域多点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76个股骨头内均出现T1WI和T2WI低信号带,相应CT上72个髋关节表现为硬化带,4个髋关节表现正常。CT硬化带病理主要为粗大骨小梁、纤维肉芽组织和大量成骨,其内侧伴行低密度带病理主要为大量纤维肉芽组织和少量新生骨,其包绕区病理上主要为骨小梁和骨髓全部坏死,其远侧外围区为正常骨质和骨髓结构,可伴骨髓间质水肿改变。结论FHN的MRI低信号带和CT硬化带相互对应,为骨坏死一存活交界区,一定程度上反映骨坏死后修复过程,是FHN特异性的征象。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06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共61例,对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本及镜下观察:软骨结构可完整,亦可受损;坏死骨小梁内的骨陷窝变空,部分骨小梁破碎,骨小梁间正常的造血骨髓细胞消失;骨小梁间有纤维组织、肉芽组织、皱缩脂肪细胞;骨小梁存活,骨陷窝内可见深染的骨细胞核。影像学观察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理过程分三期,其中早期患者19例,占31.15%;进展期33例,占54.10%;晚期9例,占14.75%。根据不同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理诊断指导临床术后治疗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61-246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6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均行MRI、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查,分析MRI、CT诊断不同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准确率及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典型症状显示率。结果 7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早期34例,中期23例,晚期19例;MRI诊断早期32例,中期22例,晚期18例;CT诊断早期21例,中期21例,晚期18例。MRI诊断早期准确率(94.12%)高于CT诊断(61.76%),(P<0.05);MRI诊断骨小梁模糊显示率(67.65%)、线样征显示率(76.47%)、骨髓水肿显示率(61.76%)高于CT诊断(20.59%、17.65%、17.65%),(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MRI诊断可提高准确率,且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较高,可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信息支持,利于临床及时予以有效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注射醋酸泼尼松龙,n=42)与对照组(n=18)。观察模型组及对照组其X线、MRI、光镜、透射电镜下骨组织及骨细胞的变化,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光镜观察模型组股骨头软骨下区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骨小梁断裂,死骨形成,部分关节软骨区域性坏死;髓腔内造血组织减少,肥大脂肪细胞增多,后期脂肪细胞液化坏死或呈凝固性坏死、基质水肿、出血。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坏死及成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骨细胞增多。结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是骨细胞坏死和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动态曲线,分析股骨头不同阶段骨髓信号强度变化的情况。处死后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早期激素性ANFH血流灌注初期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且灌注的强度逐渐下降(P<0.01)。相应的骨小梁空虚骨陷窝数逐渐增多(P<0.01)。结论:股骨头部各种细胞的脂肪变性与坏死是激素性ANFH的早期病理改变,应用快速MR动态增强技术能够检查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二者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MRI对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例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对成人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及典型征象的检出情况,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Ⅰ期有8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的总检出率95.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70.00%(P <0.05);MRI检查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P <0.05),两者线样征、单一囊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提高成人股骨头坏死影像学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已确诊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分别进行MRI、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阳性征象检出率、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单一囊变、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等阳性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P0.05),MRI检查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96.67%较多排螺旋CT 85.00%高(P0.05)。结论: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阳性征象检出率与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可清晰反映股骨头坏死解剖形态,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