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确诊的并有手术适应症的直肠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包括MRI平扫及增强、MSCT平扫及增强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术后进行病理分析,分析对比MRI和MSCT的检查T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8例直肠癌患者经术后病理明确淋巴结转移及TN分期:T1~2期为10例,T3期为20例,T4期为18例,淋巴结阳性26例,淋巴结阴性22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测正确的T分期正确率72.91%,术前MSCT检测正确的T分期正确率为64.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病理结果,术前MRI的N分期正确病例有37例,正确率为77.08%,术前MSCT的N分期正确病例为35例,正确率为72.9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种影像学T分期与术后病理进行一致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测一致性一般,MRI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27,MSCT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213,MRI检查一致性高于MSCT检查一致性(p<0.05);对两种影像学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对比,一致性较差,MRI与MSCT的一致性检验值Kappa分别为0.379和0.138,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MRI和MSCT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N分期结果较为可靠。MR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相对MSCT诊断正确率较高,且在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上MRI术前检测结果优于MSCT。在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中MRI和MSCT正确率未见明显异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采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按就诊时间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直肠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患者术前使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CT影像对于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有较高准确率,但各个分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使用CT影像诊断可取得较好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该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MRI与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方式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正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证实70例患者中,T1期24例,T2期21例,T3期17例,T4期8例。螺旋CT诊断正确T1分期16例,T2分期9例,T3分期5例,T4分期5例。MRI诊断正确T1分期18例,T2分期11例,T3分期14例,T4分期4例。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直肠癌T1、T2、T4分期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磁共振诊断T3分期准确率为82.4%,显著高于螺旋CT,P0.05。MRI检查直肠癌N0、N1分期均高于螺旋CT,P0.05;N2分期两种检查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M分期诊断正确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直肠癌T3分期、N0、N1分期正确率较高,对直肠癌分期诊断价值显著更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与MRI成像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选取150例我院自2014年1月份至2015年6月份收治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CT诊断,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B组患者接受MRI诊断,包括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部分进行增强扫描。结果:在A组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中,直肠癌T分期的结果类似于病理性T分期,准确率达到70.0%,N分期的结果类似于病理性N分期,准确率达到72.0%;在B组患者的MRI诊断结果中,直肠癌T分期的结果类似于病理性T分期,准确率达到85.0%,N分期的结果类似于病理性N分期,准确率达到88.0%。CT与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结果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MRI的准确率高于CT,更具有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和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来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24例/组,对照组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组接受MRI诊断,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5.83%,66.67%),观察组术前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1.67%,58.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使用MRI诊断比多层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可以提升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期和N期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增强CT在胰腺癌术前的诊断价值与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究增强CT在胰腺癌术前诊断的结果,分析影像特征。结果:52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32例,良性20例;增强CT检出恶性32例,其中诊断准确31例,增强CT的灵敏度为96.88%(31/32)、特异度为95.00%(19/20)、准确率为96.15%(50/52),阳性预测值为96.88%(31/32),阴性预测值为95.00%(19/20),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919)。临床病理诊断确诊T0期1例,T1期8例,T2期12例,T3期11例;增强CT检出T0期0例,T1期9例,T2期12例,T3期11例,增强CT各病理分期类型的准确率为96.88%(31/32)。结论:增强CT在胰腺癌术前诊断的灵敏度高,且增强CT影像特征清晰、辨识度高,临床综合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检查。分析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并比较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 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均为优(Kappa值=0.888,0.820)。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93.2%,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对直肠癌T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8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均较好,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于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且均行CT及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67.50%,显著低于MRI诊断的91.25%(P <0.01);且MRI诊断直肠癌T1~T2期准确率及T3期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诊断T4期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诊断直肠癌N分期准确率为52.50%,显著低于MRI诊断的77.50%(P <0.01);MRI诊断直肠癌N分期中N0期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诊断N1期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在N2期中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及MRI均可鉴别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但MRI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排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具备完整MDCT影像资料的13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Burton等的分期标准对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对照。计算MDCT诊断结肠直肠癌的准确率,分析MDCT术前结肠直肠癌分期与临床术后分期间的一致性。结果:MDCT对结肠直肠癌TNM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T分期为77.0%、N分期为71.2%、M分期为99.3%;MDCT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性较高。结论:MDCT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结肠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主要依据,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前均采用CT、MRI诊断。分析比较CT、MRI诊断直肠癌阳性检测率;将病理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诊断直肠癌与术前T、N分期结果一致性。结果:MRI对直肠癌阳性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手术病理分期诊断结果,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符合率95.18%(79/83)、96.38%(80/83)高于CT诊断符合率84.34%(70/83)、85.54%(7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与病理T、N分期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741,Kappa=0.713);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与病理T、N分期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34,Kappa=0.944)。结论:MRI可提高直肠癌阳性检出率及术前T、N分期诊断符合率,准确评估肿瘤细胞浸润程度及淋巴组织病变情况,故建议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手段,为临床实施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结肠成像(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2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TC和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CTC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定位、分型;其中16例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分析CTC在结直肠癌T分期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取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肠镜病理确诊的154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肿瘤TN分期,根据术前分期结果拟定手术方式,比较术前拟定手术方式与最终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154例直肠癌患者中,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准确性为87.7%,N分期准确性为38.9%。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873)。117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的符合率为98.2%,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很强(Kappa值=0.915)。37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6.5%,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性较强(Kappa值=0.643)。结论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与病理诊断相接近,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一致性高,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病人应用MRI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率为100%(48/48)。MRI正确T分期39例,错误T分期9例,其中6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T分期的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3%(39/48),其中T1~T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3%(19/2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100%(8/8)。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6,P〈0.01);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6例,错误分期12例,其中高估6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75.0%(36/48),灵敏度为68.4%(13/19),特异度为79.3%(23/29),MRI能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做出较准确预测(Kappa=0.573,P〈0.05)。结论 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薄层及多平面重建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分期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容积数据扫描163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以层厚5 mm(间隔5 mm)及0.5 mm(间隔0.4 mm)重建出横断面图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对病变进行部位及T分期评估.根据发病部位分成3组:Ⅰ组:直肠下段前壁或邻近齿状线;Ⅱ组:直肠下段后壁或侧壁;Ⅲ组:直肠中上段或结肠.将Ⅲ组病例按照术后病理分期分为4组:A组:Tis和T1;B组:T2(B1组:T2a,B2组T2b);C组:T3;D组:T4.对照术后病理结果 分析不同部位、不同成像方法 及不同病理分期进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5 mm对Ⅰ、Ⅱ、Ⅲ组T分期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44.44%、61.54%和66.67%;0.5 mm分别为51.85%、61.54%和69.92%;MPR分别为51.85%、76.92% 和78.86%.CT对Ⅰ组与Ⅲ组的诊断准确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5 mm P=0.031、MPR P=0.004),Ⅲ组中MPR组优于5 mm和0.5 mm(P=0.008,P=0.019).CT对Ⅲ组A、B、C、D 4亚组的T分期诊断灵敏度如下:5 mm 为53.85%、30.00%(B1组57.14%,B2组6.25%)、84.00%和60.00%;0.5 mm为76.92%、33.33%(B1组76.92%,B2组18.75%)、84.00%和60.00%;MPR分别为92.31%、53.33%(B1组78.57%,B2组31.25%)、86.67%和80.00%.CT对B2组的诊断灵敏度显著低于其他组,且大部分诊断错误病例为高估.结论 CT对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MPR可提高CT对中上段直肠及结肠肿瘤的诊断灵敏度.CT对直肠下段前壁或邻近齿状线的直肠癌的T分期灵敏度均较低,对T2b过高诊断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MR平扫与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及肿瘤外侵程度判断上的准确性,期望对单纯MR平扫与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直肠癌的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收集了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间临床诊断为直肠癌行MRI直肠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共33例。采用MR平扫与薄层增强扫描等多个序列来观察直肠癌的外侵程度与范围。并应用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对MR成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直肠癌的分期:在手术及病理诊断肿瘤限于黏膜下层以内的6例T1期肿瘤中MRI作出了准确诊断5例,1例高估为T2期,故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其中在平扫T1、T2加权像时有2例认为T2期,但3D薄层增强成像1例作出了准确判断。1例仍判断错误(假阳性)。T3期的23例中,MRI平扫T1和T2加权像时诊断正确的21例。2例假阴性低估为T2期,其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100%。而有薄层增强扫描的18例病人其诊断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T4期的病例共4例,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均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符合,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MRI总的分期准确率为90.9%。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对肿瘤外侵深度的判断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10例,在我院行螺旋CT、胃镜检查,分析螺旋CT、胃镜胃癌检出率差异,并检验螺旋CT术前T、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螺旋CT和胃镜胃癌检出率分别为92.7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93(P < 0.05),准确率92.73%;螺旋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27(P < 0.05),准确率95.45%。结论螺旋CT与胃镜诊断老年胃癌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螺旋CT术前T、N分期判断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的CT分期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的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探讨直肠癌CT分期的价值。方法 CT诊断94例直肠癌并进行分期,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 CT在Tis-T2、T3和T4的准确率分别为73.3%、80%和92.9%,T分期的准确率为79.8%。本采用大于5mm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其准确率为84.1%、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5.6%。结论 直肠癌的术前CT扫描对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肿瘤体积与其T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肠镜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90例,于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小视野、薄层T2WI序列扫描,由2名医师同时对其进行T分期,并逐层勾画肿瘤边界,获得每层肿瘤面积,计算并记录肿瘤体积。比较磁共振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分析小视野T2WI测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小视野T2WI诊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71),诊断准确率为84.44%,其中T1期肿瘤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0.00%、97.65%;T2期分别为88.89%、80.00%、92.31%;T3期分别为86.67%、82.05%、90.20%;T4a期分别为96.67%、95.24%、97.10%。磁共振上测量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呈中度相关(r=0.657,P0.05)。结论小视野T2WI在直肠癌T分期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术前肿瘤T分期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最新国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预测评估。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的64-SCT对74例临床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图像重建,结合最新国际大肠癌分期标准,记录术前CT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腹腔镜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 64-SCT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评估得到对大肠癌T分期Tis、T1、T4b敏感性为100%,T2期敏感性较低(66.7%),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87.8%。N分期的敏感性以N0、N1c、N2b较高(88.1%,100%,100%),N1a、N1b、N2a敏感性较低(58.3%,60.0%,66.7%),N分期总体准确率82.4%。术前不同直径淋巴转移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直径≥5mm的淋巴结CT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89.5%)。M分期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100%,98.6%)。cTNM总分期准确度为78.4%,与病理TNM分期高度一致(κ=0.740,P=0.000)。64-SCT术前预测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有较好的一致性(κ=0.936,P=0.000),能准确指导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结论 64-SCT结合最新大肠癌国际分期,可以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精细度,可以较好地指导术前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累及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TRUS检查,测量肿块大小及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RI),并对其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Kappa检验评估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RUS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总的准确率为84.5%,T1T4期TR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91.4%、87.9%及93.1%,与病理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7,P=0.000)。早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1.1±0.3)cm,厚度(0.6±0.2)cm,进展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2.9±0.6)cm,厚度(1.7±0.5)cm,两组上下径及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直肠癌组RI值0.72±0.05,进展期直肠癌组RI值0.65±0.0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术前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