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评价疗效.方法 2005~2008年共收治主诉为裸关节扭伤,诊断为踝关节前外侧或前方撞击综合征的患者15例,关节镜下行撞击软组织清理或骨赘清除,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后足-踝评分法对患者行评分.结果 关节镜下证实其中软组织撞击11例,骨性撞击4例,15例患者踝关节疼痛消失,从术前平均评分34(4~57)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平均得分为89(60~100)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性撞击及软组织撞击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人均恢复日常工作及运动.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MRI诊断手段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1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应用MRI方法进行急性诊断,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检查的阳性率、预后GOS评分和检出率。结果:MRI检查组患者异常部位阳性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提高,且实验组发现异常部位的概率、预后GO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结论:MRI诊断与CT诊断相比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554-2556
目的探究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依据诊断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给予对照组应用CT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诊断,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两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中MRI能够清晰显示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MRI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形态改变,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楚,颈内动脉被包绕,管腔不同程度变窄,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应用MRI诊断效果高于CT诊断,疾病检出率较对照组高,MRI的检出率为83.3%;对照组CT诊断检出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究Tolosa-Hunt综合征诊断中,MRI诊断中,可以清楚反映病灶内成分,提高临床疾病检出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使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8月被我院收治的98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对其进行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超声组以及MRI组,比较患者使用不同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法患儿的检出率差异不大,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性结构的检查方面,MRI组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在软骨性结构以及软组织的检查方面,超声组的检出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MRI均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超声检查对软骨新结构以及软组织的检出率更高,而MRI检查对骨性结构的检出率更高,医师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定CT与MRI诊断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1月-2022年5月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者60例为试验组,并选取非股骨近端病变者60例为对照组,均施以CT、MRI检查,评定CT检查、MRI检查的α角、EE角2组存在的差异与CT、MRI对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效能。结果:CT与MRI检查均显示试验组的α角高于对照组(P<0.05);MRI对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的结果(P<0.05)。结论:CT与MRI于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应用均可获取一定的效果,其中MRI应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软组织撞击17例,骨性撞击19例,所有患者经踝关节镜探查确诊。镜下切除存在的撞击组织(踝关节前外缘骨赘、断裂的距腓前韧带、瘢痕、滑膜增生、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半月板样组织等),并送病理检查。手术结束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一次,术后拍片评估骨性撞击组织的处理效果,全部患者术后定期随访,采用AOF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8~20个月),29例患者踝关节疼痛完全缓解,6例患者残留活动后轻度疼痛,1例患者术后仍疼痛明显,二次手术后疼痛消失。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不同程度改善(15±6°),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52±6.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3±5.2分,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QOL-30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确诊方法,同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MRI PD-FS序列与X线片在后踝撞击综合征及关节软骨退变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为后踝疼痛,同时有MRI及X线资料的患者85例,其中双侧发病14例,共计99个踝关节影像资料。其中32例经临床确诊为后踝撞击综合征,且其中28例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关节软骨退变早期19例和未退变9例。比较PD-FS序列与X线对后踝撞击综合征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PD-FS序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9.2%、80.6%、81.8%,X线片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6.3%、66.2%、57.4%。PD-FS序列的敏感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X线片。结论:在后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PD-FS序列具有特征性表现,且准确度、敏感度均显著高于X线片,MRI可作为临床后踝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退变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韧带损伤MRI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42例踝关节损伤患者,MRI影像学诊断均表现为韧带中断,韧带松弛、韧带不连续,韧带内出现异常高信号,伴随征象主要有关节囊积液、骨挫伤、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等。结论:踝关节韧带损伤经MRI影像诊断,显示率高,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MRI诊断,对照组采用CT诊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两组线样征检出率、单一囊变检出率、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实行对比,差异性均存在,P0.05。结论:CT、MRI,均为常用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但后者分期检出率、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更高,并且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造影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肩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肩撞击综合征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MRI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造影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直接征象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征象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接征象诊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正确率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MRI及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5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病例,等额任意编号纳入CT组与MRI组(n=29),分别行CT与MRI检查,比较诊断检出率。结果:关节镜或手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阳性26例,阴性3例;MRI诊断阳性25例,阴性4例;CT诊断阳性19例,阴性10例。MRI诊断的阳性率较高,优于CT组(P<0.05)。MRI组病例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CT组,两组诊断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下骨质伴骨折线呈现出阴影或者持续中断的特征,MRI诊断下T1WI具有图像稍低、或者片状不均衡等特征;T2WI呈现出稍高或者高信号状态。STIR序列图像表现为高信号。MRI组骨折位置、错位程度、骨折塌陷程度及附近软组织结构显像质量评分均相对较高,图像质量优于CT组(P<0.05)。结论:相较于CT诊断方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准确率较高,可预防漏诊、误诊问题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诊断及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初步诊断为前踝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均进行关节镜手术,证实存在前踝软组织撞击或骨性撞击,并进行深度清理,解除撞击因素,比较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3年;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 50±0. 64)分,显著低于术前的(6. 88±0. 72)分(P 0. 05);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90. 14±4. 04)分,显著高于术前的(49. 16±7. 28)分(P 0. 05);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92. 00%。结论关节镜技术对于前踝撞击综合征尤其是前踝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关节镜手术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创伤小,对踝关节解剖结构破坏小,康复快,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后踝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疼痛之一,其病因多样,诊断复杂。通常引起后踝疼痛的原因有跟距跗骨桥、胫骨后和内侧屈肌腱病变、腓骨肌腱和腓骨上支持带病变、跟腱病变、Haglund综合征、后踝撞击综合征、跗骨窦病变和跗管综合征。MRI不仅可以评估浅表软组织及深层的韧带、肌腱,还可以显示骨髓水肿及骨挫伤,是后踝关节疼痛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对MRI诊断后踝关节疼痛病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证实的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2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X射线、CT检查表现:三角骨籽骨形态方面:三角形10例、圆形6例、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2例。密度增高8例,骨质增生12例。MRI检查表现:20例均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T2 WI压脂呈高信号骨髓水肿表现,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及局限性积液,距骨后缘囊变8例,呈长T1长T2改变。结论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X射线、CT检查可以了解三角骨形态、密度,MRI检查能了解距骨三角籽骨的信号及临近软组织、距骨的情况,影像学和临床相结合能够准确诊断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影像学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DAI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方式不同分2组,各组64例,对照组予CT诊断,观察组予MRI诊断,比较两组颅内异常诊断及脑内病灶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MRI检出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内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病灶异常率26.56%、43.75%、29.69%、45.31%、57.81%、68.75%均比对照组CT检出率高(P0.05);观察组大脑皮质下、小脑部位病灶的MRI检出率79.69%、34.38%均比对照组CT检出率高(P0.05);观察组MRI阳性检出率96.88%比对照组CT检出高,阴性检出率3.13%比对照组CT检出低(P0.05)。结论:与CT诊断比,MRI诊断可提高DAI患者颅内异常检出率,有效检出大、小脑及基底节部位病灶,且诊断敏感性高,具较高的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3月~年2016月3收治的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CT扫描,实验组行MRI扫描。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与病情预后评分,并对比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后颅窝、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以及延髓、脑桥等特殊部位受损检出率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GOS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效果良好,其阳性检出率以及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高于常规CT扫查,但后者亦有可取之处,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MRI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踝关节MRI检查对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78例踝关节MR图像,重点评价踝关节MRI对外侧副韧带、距骨软骨、肌腱以及滑膜病变的诊断能力。结果:①MRI对距腓前韧带损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敏感性(91%),对跟腓韧带损伤的敏感性则约为50%~75%。②MRI对于距骨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67%,但对同时合并软骨下骨改变的软骨损伤非常敏感(100%)。③MRI诊断肌腱病变准确。④MRI诊断滑膜增生以及前外撞击综合征的能力有限。结论:MRI对于踝关节创伤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同时存在很多诊断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结合DWI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将68例来我院的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两面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34例)与参照组(n=34例),其中给予动态增强MRI结合DWI诊断的为实验组,给予动态增强MRI诊断的为参照组,随后评价诊断准确率及疾病检出率。结果:诊断准确率: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检出率:实验组疾病检出率相较参照组明显偏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结合DWI对乳腺病变患者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既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又能明确患者疾病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被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常规CT检查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MRI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对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总检出率为87.5%,与关节镜的总检出率93.7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总检出率为79.17%,明显低于关节镜总检出率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CT检查相比,MRI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更高,能为临床诊断提高可靠依据,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平片与MRI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开放性或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23例共29个膝关节,术前均作平片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平片观察骨质改变较好,对软组织病变不能显示.MRI 对骨质改变的显示不及平片好,对软骨改变、半月板变性、关节积液、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及软组织肿胀显示较好.结论:MRI较平片提供更多的阳性征象,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