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抗癫痫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抗癫痫药物血药浓监测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我院1994-1999年主要抗癫痫药卡西平等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癫痫治疗指数低,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调整给药剂量有指导意义,结论:应用视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药学监护在癫痫疾病中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癫痫疾病的主要症状、后遗症及临床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更好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主要抗癫痫药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后,对所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抗癫痫药治疗指数低,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调整给药剂量有指导意义,同时应高度重视药学监护,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欧阳华  王政  王美芳 《中国药房》2006,17(23):1796-1798
目的:提高临床对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2005年所监测的应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4种抗癫痫药治疗的1443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药浓度在高、低及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患者分别为10.40%、36.59%、53.01%。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者为28.45%。结论: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调整用药剂量有指导意义;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院抗癫痫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3月服用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或苯巴比妥患者的667份血样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本类药物治疗指数小,安全度较低,其作用的个体差异大。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本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上应用抗癫痫药物的类型,总结合理应用原则,减少其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荧光偏正免疫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5年主要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481例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大部分患者依从性好、疗效佳,少数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结果与结论:根据我院所监测的结果对使用抗癫痫药给予合理的建议。抗癫痫药治疗指数低,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调整给药剂量有指导意义,同时合理应用抗癫痫药不但能减少不良反应,而且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四种抗癫痫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种抗癫痫药物64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我院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监测646例次,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者为57.43%;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者为30.80%;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者11.77%。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7.
2000~2004年我院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有效率和高于及低于有效浓度的百分率的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合理调整给药方案。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所监测的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种药物的监测结果中,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果占年监测例次的百分率以卡马西平为最高,但总体上均较低;而低于有效浓度范围的结果在年监测例次中所占比例较大。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用药方案、用药史、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疗效.真正做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8.
张同华  李慧芬  张峻 《天津医药》2006,34(12):903-904
硝西泮(nitrazepam,NZP)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抗癫痫作用,广泛用于神经与精神疾病的治疗。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在50~200μg/L。与抗癫痫药物合用,用药时间长,剂量大,易引起依赖性及肌无力等不良反应闭。因此,监测硝西泮的血药浓度,有利于个体化给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笔者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西泮血药浓度,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蕾  唐凯欣 《广东药学》2000,10(5):35-37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本院开展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以来的病例资料,同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影响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病例之间个体化差异较大。结论: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意义应坚持个体化原则,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院432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4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监测432例/次;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所占比例为48.6%;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有效率分别为91.3%、77.8%、62.5%、88.2%;儿童(0~10岁)与老人(>60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占总监测例数的22.2%;有43例采用抗癫痫药联合给药方案,占总例数的10%,其中偏离正常治疗浓度范围的有27例,占62.8%。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抗癫痫药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最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最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3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3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对口服丙戊酸钠176例、卡马西平72例、苯妥英钠29例的癫痫患者血中药物谷浓度进行监测(277例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口服丙戊酸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98例,有效控制率为89.80%;口服卡马西平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49倒,有效控制率为95.92%;口服苯妥英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6例,有效控制率为66.67%。结论监测癫痫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182例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苯巴比妥为51.7%,丙戊酸钠为55.5%,卡马西平为37.5%。结论:我院抗癫痫药物检测结果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所占比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癫痫患儿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 018例癫痫患儿的VPA血药浓度,分析年龄、性别、给药剂量和药物剂型等因素对VPA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VPA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癫痫患儿VPA血药浓度低于治疗窗的528例(51.9%),位于治疗窗内的464例(45.6%),高于治疗窗的26例(2.6%)。年龄、性别和给药剂量对VPA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郾05),药物剂型对VPA 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PA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癫痫患儿年龄、性别和给药剂量等因素影响,为实现个体化药物治疗,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抗癫痫药物对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 )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和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及两药与丙戊酸钠合用的患儿血清 T4 ,FT4 水平明显降低。而单用丙戊酸钠的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无明显改变。结论 肝酶诱导剂的抗癫痫药物可影响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应注意其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546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促进丙戊酸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546例年龄为3个月~87岁的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的797例次稳态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2例次(51.69%)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50。100μg/mL)内,64例次(8.03%)高于100μg/mL,321例次(40.28%)低于50μg/mL;不同年龄段的血药浓度有效治疗范围无明显差异;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后有63.37%的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明显高于普通片(50.29%);合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时,可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且三者联合服用时更明显,而合用妥泰、R-氨酪酸、氯硝安定时,血药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合理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224例癫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50~100、>100 mg/L的病例数及比例分别为43例(26.22%)、106例(64.64%)和15例(9.15%),控制癫痫发作的显效率分别为37.21%、78.30%和53.33%。结论: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可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血清丙戊酸钠浓度与剂量相关性差,个体差异大,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贾暖  孙成春  董玉波 《中国药房》2012,(30):2827-2828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3种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结果:我院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监测1653例次;儿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例数占总例数的38.05%,除卡马西平组外,偏离有效浓度范围的比例均高于50%。结论:正确地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0.31%,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53%;在50~100μg.mL-1的占57.62%,有效率为89.17%;>100μg.mL-1的占9.48%,有效率为76.92%;183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4μg.mL-1的占15.30%,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6.43%;在4~12μg.mL-1的占81.97%,有效率为66.67%;>12μg.mL-1占2.73%,有效率为100%;73例次联合用药中,只有22例次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10例癫癎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杨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