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和呼气流速受限(EFL)的变化.方法 33名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和哮喘13名患者通过定量气雾剂吸入400 μg沙丁胺醇,并于吸药前和吸药后20 min分别检测常规肺功能,并应用呼气负压(NEP)技术检测EFL.结果 33例COPD患者吸药前坐卧位均存在EFL,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仅1例坐位时EFL消失,其余32例坐卧位均仍存在EFL;13例哮喘患者吸药前坐位和(或)卧位均存在EFL,吸药后10例坐卧位EFL均消失,3例坐位EFL消失而卧位存在.26名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显示了IC明显的增加(△IC>15%).结论 对于COPD患者,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较FEV1、EFL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哮喘患者EFL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EFL、FEV1及IC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和呼气流速受限(EFL)的变化。方法33名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和哮喘13名患者通过定量气雾剂吸入400μg沙丁胺醇,并于吸药前和吸药后20min分别检测常规肺功能,并应用呼气负压(NEP)技术检测EFL。结果33例COPD患者吸药前坐卧位均存在EFL,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仅1例坐位时EFL消失,其余32例坐卧位均仍存在EFL;13例哮喘患者吸药前坐位和(或)卧位均存在EFL,吸药后10例坐卧位EFL均消失,3例坐位EFL消失而卧位存在。26名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显示了IC明显的增加(△IC>15%)。结论对于COPD患者,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较FEV1、EFL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哮喘患者EFL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功能深吸气量(IC)的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别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后肺功能检测,以Borg指数进行呼吸困难的分级.结果 吸入沙丁胺醇后,IC增加超过15%的占67.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超过15%的占17.9%.运动后FEV1的下降程度均不及IC下降明显,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后,Borg指数的变化与IC的变化成显著负相关(P<0.01).吸入沙丁胺醇后.6MWT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显著改善,IC的增加(△IC)与△6MWT及△Borg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对COPD患者,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比FEV1更敏感,并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李凡  徐晓雯  邹瑾  沈菊芳  蔡映云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26-927,929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诊断和病情变化中的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8例,依FEV1/FVC〈70%,同时FEV1%pre〈80%为标准,比较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及20min后,两者判断的一致性。以及根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对COPD病情分级的影响。结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及吸入20min后,两次同时符合标准者140例;前后均不符合有20例(占9·6%);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符合,但吸入后不符合26例(占12·5%);吸入前不符合,而吸入后符合者16例(占7·7%);吸入前不符合,而吸入后FEV1/FVC〈70%,但FEV1%pre〉80%6例(占2·9%)。最后诊断COPD有156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判断一致性较差。吸入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对COPD的病情分级判断一致性也较差。在156例COPD中,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20例(占12·3%)。结论严格执行COPD防治指南,规范COPD诊治中的肺功能检测,对COPD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Ⅱ~Ⅲ级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照组按需应用氨荼碱、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EV1、PaO2 、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 01).结论:联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气流阻塞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国利物浦Calverley等研究表明,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可改善重症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增加FEV1[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2):154]。研究证实罗氟司特可有效改善中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但其对更严重(GOLD分级Ⅲ、Ⅳ级)COPD患者的长期疗效尚不明确。该研究观察使用罗氟司特1年能否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减少急性加重。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临床试验,1513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平均FEV1达到41%预计值)被随机分入安慰剂组(753例)及罗氟司特(500μg/d)组(760例),共治疗52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后FEV1的变化及病情急性加重的频率。次要终点为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总分的变化。超过70%的患者完成了研究,罗氟司特组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患者数多于安慰剂组(103例对56例,P=0.002)。第4周后任何观察点都显示罗氟司特能增加患者的FEV1,而安慰剂组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值较基线降低。在观察终点,罗氟司特组较安慰剂组患者的FEV1绝对值平均增加39 m...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005年2月我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爱喘乐联合博利康尼吸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COPD患者100例,均符合GOLD[1]诊断COPD标准:确诊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80%预计值及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住院治疗达到稳定期的单纯COPD患者70例(单纯COPD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COPD患者39例(扩张试验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使用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1秒率(FEV/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25%)肺功能指标.结果:扩张试验阳性组年龄<单纯COPD组(P<0.05),吸入沙丁胺醇前扩张实验阳性COPD组MMEF、FEF50%、FEF 25%较单纯COPD组低(P<0.05);吸入沙丁胺醇后这些指标和单纯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小气道功能较单纯COPD低.  相似文献   

9.
据医学论坛网报道,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官方期刊《胸腔》(Chest)发布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肺功能检查无气道阻塞的患者常被错误地处方吸入疗法。接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诊断的患者在缺乏有关诊断时接受持续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项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医院为期5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约5000例病例甄别为COPD的患者首次接受了肺功能检查。在肺功能检查前2年,3209例患者已经被处方了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大多被反复处方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或被处方至少一次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激素而在肺功能检查中,仅有的患者表现有气道阻  相似文献   

10.
1、2015年GOLD指南缩短了第1章中关于COPD背景信息的介绍。2、第2章包括COPD的诊断和评估,COPD的定义未进行更改,但描述更清晰。3、COPD的评估是基于患者的症状,急性加重的未来风险,肺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鉴定。肺功能异常既往用于COPD的支持性诊断,现在用于COPD的把握性诊断。4、通过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0.7的固定值,将气流受限的肺功能分为4级(GOLD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沙丁胺醇 (喘乐宁 )、异丙基肾上腺素 (异丙肾 )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作用及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比方法 ,对 5 9例哮喘和 37例 COPD患者按单、双日交叉吸入上述两药 ,并测定其肺功能改变率及达阳性标准例数。结果 无论 COPD或哮喘组 ,同一病人吸入西药后其肺功能改变率呈直线正相关 (P<0 .0 5 ) ,但哮喘组吸入沙丁胺醇后 FEV1 、MMEF、Raw、s Gaw改变率显著强于异丙肾(P<0 .0 2 ) ,哮喘组 FVC、PEF改变率以及 COPD上述各项改变率两药物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10 )。分别吸入沙丁胺醇、异丙肾后 ,两组病人舒张试验的各项指标达到阳性标准的例数均有明显差异 (P<0 .0 0 5 ) ,尤其是哮喘组以沙丁胺醇为吸入药物时 ,s Gaw阳性检出率高达 98% ,而 COPD阳性检出率普遍较低。结论 舒张试验对哮喘的诊断价值明显。舒张试验用沙丁胺醇作舒张剂效果显著优于异丙肾。s Gaw是舒张试验中最敏感的评定指标 ,其余依次为FEV1 (92 % )、MMEF、Raw,而 FVC、PEF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王洪群  王兴胜 《重庆医学》2018,(9):1197-119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结果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接受有创通气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55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分别进行准确的呼吸力学监测,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力下降率超过12% 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例(52.7%)患者呈现阳性反应,26例(47.2%)患者阴性.单因素分析后,选取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真菌感染、激素治疗、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B型尿钠肽(P<0.1);将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真菌感染为影响支气管扩张试验结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真菌感染是接受有创通气的COPD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结果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4):327-328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探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01—2015-12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同时采取该组患者口服支气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吸入ICS+LABA。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与治疗疗效。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明显获得改善,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剂联合ICS+LAB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1].目前,COPD诊断的金标准仍是临床肺功能检查(PFT,pulmonary function tests),COPD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诊断依据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  相似文献   

16.
陈瑞  陈荣昌  安嘉颖  郑劲平 《广东医学》2008,29(9):1483-1484
目的 探讨深吸气量(IC)评价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疗效。方法 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前后对17例稳定期严重COPD患者进行Borg呼吸困难评分、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测定。结果 与安慰剂比较,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COPD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显著改善,残气量(RV)和功能残气量(FRC)显著降低,肺总量(TLC)无显著改变;Borg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呼吸方式无显著改变。IC和FEV1的平均改善率分别是(20.67±15.82)%和(10.93±7.24)%。△IC与△Borg呈显著负相关(r=0.729,P<0.05),△FEV1与△Borg无显著相关关系(r=0.343,P>0.05)。5个自变量中,只有△IC对△Borg呼吸困难评分有显著预测意义。结论 与FEV1相比,IC可作为评价严重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疗效更为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谭建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13-1914
目的:探讨表面激素结合支气管扩张剂长期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表面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文翰  肖芃  马志明 《广东医学》2006,27(4):583-584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雾化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规则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雾化组加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痰涂片阴转率及呼吸道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痰菌疗效近似,分别为92%和88%(P>0.05);雾化组治疗后咳嗽、咯痰、湿音、哮鸣音的消失率(80%,72%,84%,76%)明显高于对照组(40%,35%,44%,36%)(P均<0.01)。结论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对痰涂阴转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泵雾化吸入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 74例临床诊断哮喘病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博利康尼令舒泵雾化吸入与静点激素加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 40例 ,对照组 34例。结果 :观察组给予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博利康尼令舒治疗后 ,其呼吸困难、喘息、肺部哮喘音、咳嗽消失的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静脉点滴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治疗效果 ,观察组显效 2 0例 (45 45 % ) ,有效 2 3例 (52 2 7% ) ,无效 1例 (2 2 8% ) ,总有效率 97 72 %。对照组显效 6例 (2 0 % ) ,有效 1 3例 (43 33 % ) ,无效 1 1例 (36 67% ) ,总有效率 63 33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 0 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博利康尼雾化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舒利迭在稳定期COPD中的治疗作用和肺功能深吸气量的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别在吸入舒利迭和沙丁胺醇前后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6min步行试验后肺功能检测,以Borg指数进行呼吸困难的分级。结果吸入舒利迭组FVC、IC和沙丁胺醇组比较有显著升高,FRC、RV两组下降幅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运动后,两组FRC、RV增加幅度较第1天运动后增加幅度降低,舒利迭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EV1、FVC、IC第8周运动后下降幅度减少,IC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后,Borg指数的变化与IC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吸药8周后,步行距离的增加和吸药前后IC的增加(AIC)高度相关。结论舒利迭比沙丁胺醇更能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比FEV1更敏感,并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