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触锰工人微量元素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锰烟尘对机体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子光谱仪和单向免疫扩散法分别测定 98名触锰工血Zn、Cu、Fe、Mn、和尿Mn的含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含量。结果 触锰工人尿Mn与血Mn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1 ) ,当血Mn 8.96mg L以上时血Zn、Cu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血Fe变化不大 ;血清IgG、IgM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触锰工人IgM、IgG与血Mn含量呈负相关 ,IgA变化不明显。结论 电焊烟尘中的锰能降低机体微量元素Zn ,Cu含量 ,并对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140名电焊工和136名对照的发锰、血清IgG、IgA、IgM的含量。发现电焊工发锰值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不随工龄增加而增高,认为发锰可能反映近期接触锰的情况,作为锰接触指标较妥。同时发现两组间IgG、IgM均有显著性差异;焊工组IgG与工龄呈负相关,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面对照组未见不同性别有差异,提示电焊烟尘可能对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有影响。但未发现发锰与免疫球蛋白间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124例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及IgE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4例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及IgE的变化胡华震,孙凤春(附属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物质有关,这些过敏原飘浮在空气中,被有过敏素质者吸入后产生呼吸道致敏作用而发病。因此确定过敏原对哮喘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锰与脑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锰是一种必需微量元素 ,在神经系统有广泛分布 ,对脑功能尤其学习记忆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缺锰可影响脑的学习记忆功能 ,但由于锰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1] ,早期轻度锰中毒就即可导致人或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 [2 ,3 ] 。本文就脑内锰的分布 ,缺锰及过量补锰对脑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作比较全面介绍 :1 锰在脑内的分布及主要功能锰吸收后与 β-球蛋白 -锰传递蛋白结合成转锰素( trans mangamin)而分布全身 ,主要储存在有丰富线粒体的肝、胰、肾、心、脑等器官。锰在中枢神经系统较其他器官内贮留时间长 ,在豆状核和小脑贮留量则…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采用小鼠S_(180)移植性皮下肿瘤模型,在肿瘤生长的不同时间测定了肝脏及瘤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微量元素锰、锌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肿瘤的生长,宿主肝脏及瘤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锰的含量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瘤组织锌也呈下降趋势,但未显示出与脂质过氧化升高间的相关关系。提示,锰缺泛可能是造成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某厂锰焊工厂锰接触水平与尿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原子吸收法,其次是发射光谱法,其它还有比色法,我院近年来一直采用比色法对人头发中锰进行测定,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1头发中锰的测定方法采样后,发样应进行洗涤以去除附着在头发表面的油脂,灰尘及其它表面污染物。笔者根据近10几年的操作觉得络合剂如EDTA,强洗涤剂和稀酸溶液等都可以去除发样金属元素,而单用有机溶剂的缺点是不能洗去发样表面的无机污染物。因此推荐使用温和的非离子型去污剂。笔者认为下述洗发方法比较理想,将发样浸入上海蜂花洗发液中(比较经济)搅拌10min,清水冲洗10min,…  相似文献   

10.
劳绮云  何钟梁 《广东医学》1997,18(5):306-307
随着微量元素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已证实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心血管疾病。人体的老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l。。现将本院对周例冠心病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微量元素的含量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公布冠心病(CH)、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标准。①CHD组:81例(AMI13例,7例在发病后M小时内及恢复期各测定一次)。男44例,女对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sl岁,按年龄分成A、B组。A组共39人,年龄46-0岁(男16例,女对例),B组共42人,年龄均60岁以上(男28例,女1…  相似文献   

11.
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300例粉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鼻炎患者进行为期25周的临床观察,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和安慰剂。结果试验组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呼气峰流速值和自我疗效评估以及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每日症状评分和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试验组过敏性哮喘患者应急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用药25周后,两组血清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的血清粉尘螨特异性IgG4水平升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粉尘螨滴剂是治疗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李立峰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4):101-10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皮下脱敏组(采用皮下脱敏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和舌下含服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舌下黏膜溃疡、全身不良反应、皮肤红肿瘙痒)。结果:舌下含服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皮下脱敏组(63.64%)(P<0.05);治疗前,舌下含服组的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同皮下脱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均低于皮下脱敏组(P<0.05);舌下含服组33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出现舌下黏膜溃疡患者1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3.03%;皮下脱敏组注射位置呈现出皮肤红肿瘙痒患者2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有效应用后,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获得显著改善,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显著,可促进变应性鼻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伴过敏性咳嗽(AC)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6~55岁AR伴AC病人,随机分为SLIT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抗过敏药物治疗,SLI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LI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年和2年时的鼻炎症状评分(TNSS)、日间咳嗽症状评分(DCSS)、夜间咳嗽症状评分(NCSS)、药物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在治疗1年和2年时均降低(P < 0.01);与治疗1年相比,SLIT组的VAS评分和RQLQ评分中的鼻部症状在治疗2年后进一步改善(P < 0.01和P < 0.05)。2组间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年和2年后,SLIT组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对于AR伴AC的病人,SLIT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显著疗效,同时生活质量改善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8周时症状积分低于治疗4周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4周和8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7.14%和68.57%(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缓解症状和体征,且方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与哮喘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分析过敏性咳嗽患儿的实验室指标以及与哮喘发生的关系 ,给临床医生诊治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观察 1996年 2月~ 1998年 2月日本北海道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过敏性咳嗽的患儿4 8例 ,其中 1~ 2岁 8例 ,3~ 4岁 12例 ,5~ 6岁 10例 ,7岁以上 1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总IgE水平,探讨支原体感染与IgE的关系。方法选择小儿哮喘病例在就诊时同时抽血留取血标本,被动凝集法检测MP—Ab(肺炎支原体抗体)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总IgE,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21个样本,经统计学分析,r=0.1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b与总IgE水平无表现相关。结论支原体感染不一定通过引发IgE升高的途径来影响机体。其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disease.Itsepisodeisregulatedbymanykindsofcytokines.IL10isoneofthem,whichisanim portantnaturalimmuneregulatorandmainlypro ducedbyTh2cells.Itcaninhibittheantigen pres entingeffectsofmacrophagecellsandtheprolifer ationofactiveTcells,andsuppresstheintensityofinflammation[1,2].Italso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roductionofimmunoglobulineE.ThisstudysurveyedthelevelsofserumIL10inallergicrhinitispatientstoinvestigateitsrolesinthepath ogenesisofallergicrhinitisanditscorrelationtotheserumtotalimmunoglu…  相似文献   

18.
鱼金注射液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对血清Ig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鱼金注射液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分别将用2.67 ml/kg,1.33 ml/kg鱼金注射液,2.65 ml/kg,1.32 ml/kg鱼金蒸馏液,0.02 ml/kg,0.01 ml/kg吐温80致敏的大鼠血清皮内注射于正常大鼠被动致敏,48 h后进行抗原激发,并于激发后20 min测定血清IgE含量和皮肤内层的斑点大小。结果鱼金蒸馏液2.65 ml/kg,1.32 ml/kg组和鱼金注射液1.33 ml/kg组均未出现过敏阳性反应;鱼金注射液2.67 ml/kg组,0.02 ml/kg,0.01 ml/kg吐温80组分别出现阳性反应;鱼金注射液2.67 ml/kg组,0.02 ml/kg,0.01 ml/kg吐温80组动物血清IgE含量升高,与阴性抗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鱼金蒸馏液未引起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荨麻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而咪唑斯汀无此作用.结论: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efficacy of a commercial air ionizer in killing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D. pteronyssinus) and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D. farinae) mites.

Methods

The effect of a commercial ionizer on D. pteronyssinus and D. farinae was evaluate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Mortality was assessed after 6, 16 and 24 hours for direct exposure and after 24, 36, 48, 60 and 72 hours for exposure in simulated mattress. New batches of mites were used for each exposure time.

Results

LT50 for direct exposure of ionizer was 10 hours for D. pteronyssinus and 18 hours for D. farinae. The LT50 for exposure in simulated mattress was 132 hours or 5.5 days for D. pteronyssinus and 72 hours or 3 days for D. farinae. LT95 for direct exposure of ionizer was 36 hours for D. pteronyssinus and D. farinae. Meanwhile, the LT95 for exposure in simulated mattress was 956 hours or 39.8 days for D. pteronyssinus and 403 hours or 16.8 days for D. farina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ncreasing mite mortalities with increasing exposure time of a commercial ionizer and suggests that negative ions produced by an ionizer kill dust mites and can be used to reduce natural mite populations on exposed surfaces such as floors, clothes, curtains, etc. However, there is reduced efficacy on mites inside stuffed materials as in mattresses and furni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