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右室起搏前后血管活性物质和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右室起搏前后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7例右室起搏术前后和 30例正常对照组血内皮素 (ET)、心钠素 (ANP)、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降压素 ((NT)、一氧化氮 (NO)水平 ,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右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 ,右室起搏术前后患者血ET、ANP、CGRP、NPY升高 ,NT、NO下降 ;手术治疗前后相比 ,无起搏综合征组的血ET、CGRP无明显变化 ,ANP、NPY明显下降 ,血NT、NO明显升高 ;起搏综合征组的血ET、ANP、CGRP、NPY、NO均明显升高 ,而NT明显下降 ,这种变化在第 4周比第 1周更明显 ;且血ET、ANP、CGRP、NPY、NO与肺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 ,与左、右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起搏综合征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肽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应用放免法同步测定钙拮抗剂治疗前后的高血压病组(n=62)和正常对照组(n=50)的血浆ET、CGRP、NPY、NT的浓度水平. 结果:高血压病组治疗前ET、NPY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GRP、NT则低于正常对照组,且NPY与NT、ET与CGRP呈显著负相关,而舒张压与ET、NPY呈正相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ET、NPY均明显下降,而CGRP、NT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NPY与NT、ET与CGRP的浓度水平对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钙拮抗剂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血管活性肽的调节作用以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且非洛地平的作用强于硫氮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及40例对照者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NPY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服氨氯地平5~10 mg/d,治疗4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NPY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4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ET和CGRP浓度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浓度明显降低,NO浓度和CGRP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和CGRP浓度升高,ET浓度降低,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苗懿德  苏琳 《高血压杂志》2002,10(5):418-420
目的 了解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及40例对照者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NPY浓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服氨氯地平5-10mg/d,治疗4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NPY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4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与血管活性肽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 42例 UAP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肽 Y (NPY)及 P物质 (SP)的变化 ,并和 2 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当心绞痛发作时 ,UAP患者血浆 ET,NPY,SP均较前明显升高 (P<0 .0 5 ) ,CGRP含量下降 ;随着心绞痛的缓解 ,血浆 CGRP开始升高 ,ET,NPY和 SP均于 3 d后恢复至发作前水平。结论 :U AP的发生与血管活性肽的变化密切相关 ,血管活性肽对维持冠脉舒张和循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立位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降压机制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片治疗,14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浆PRA、ET、AngⅡ、NO,尿微量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PRA、NO水平升高(P<0.05),血浆ET、NO、PRA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gⅡ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排出量显著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活性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54例老年CHF患者静滴米力农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及神经降压素(NT),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h.7d的血浆ET、NPY、CGRP均明显升高,NT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治疗前比较,CHF组治疗后7、10d血浆ET、CGRP、NPY均明显降低,NT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血浆NPY、NT、ET、CCRP变化对CHF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米力农在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肺、体循环阻力的同时,可降低其血浆NPY、ET、CG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纤溶活性、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6 0只 ,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 12只 , 组 :假手术组 , 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 组 :缺血再灌注 (ischem ic reperfu-sion,IR)组 , 组 :IR+卡托普利组 , 组 :IR+缬沙坦组 ;各组 (除 组外 )分别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中点 ,缺血6 0 min,松开结扎线再灌注 2 4 0 min后 ( 组不进行再灌注 ) ,分别取结扎前、再灌注前、再灌注 2 4 0 min血测定内皮素 (endochelin ,ET)、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浓度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lasm 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活性。结果 冠状动脉结扎后 ,血浆ET、NO浓度和 PAI活性显著升高 (P<0 .0 1) ,t- PA活性显著下降 (P<0 .0 1) ,再灌注后 ,血浆 ET、NO浓度和 PAI活性进一步升高 ,t- PA活性进一步下降 ,与再灌注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再灌注后 ,与 IR组对比 ,卡托普利、缬沙坦均能显著的升高 t- PA活性 ,降低血 PAI活性和 ET、NO浓度 (P<0 .0 1)。结论 卡托普利、缬沙坦有改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纤溶活性、抑制内皮细胞释放 ET、NO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 (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 ET)、一氧化氮 ( NO)、神经肽 Y ( NPY)及血管紧张素 ( Ang )浓度的变化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 :测定 4 2例非杓型 EH患者氨氯地平治疗前后血浆ET、NO、NPY、Ang 浓度变化 ,并与杓型 EH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非杓型 EH患者血浆 ET、NPY、Ang 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杓型 EH患者 ,杓型及非杓型 EH组 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白昼与夜间收缩压及白昼舒张压 ,对夜间舒张压影响较小 ;治疗后非杓型 EH患者血浆 ET、NPY水平下降 ,NO水平升高 ,Ang 水平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ET、NO、NPY及 Ang 参与了老年非杓型 EH的病理过程 ,氨氯地平是一种治疗老年非杓型 EH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正常高值血压具有较高的发展成为高血压的危险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因子和抗氧化酶的变化,以探讨其在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意义。方法根据JNC-7诊断标准筛选病例并分为三组:正常血压组(NT组)为74例正常血压健康人,男性3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7.15±7.77)岁;正常高值血压组(PH组)为51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男性2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7.82±5.16)岁;高血压组(EH组)为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3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8.25±7.97)岁。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血管加压素(AV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含量。结果与NT组相比,EH组和PH组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PH组中降低,EH组明显降低(P〈0.05);AngⅡ、AVP和ET在EH组和PH组均增高(P〈0.05);CGRP在PH组和EH组均下降(P〈0.05;P〉0.05);NOS在三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SOD在PH和EH组明显下降(P〈0.05;P〈0.01)而GPX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PH患者血中脂类物质、血管活性物质、抗氧化酶出现了异常变化,这会增加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为尽可能减少和防止其进展为高血压,应该对PH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 对 30例高血压患者和 2 4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 NO、NOS及采用射放免疫分析法测定 ET、Ang- 、TXA2 及 PGI2 ,并进行对照研究 ;对高血压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 ET、Ang- 及 TXA2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 NO、NOS及 PGI2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后 ET、Ang- 及 TXA2 明显低于治疗前 ,NO、NOS及 PGI2 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率 83.3%。结论 非洛地平抗高血压作用除主要通过拮抗钙通道以外 ,尚可通过降低 ET、Ang- 及 TXA2 起作用 ,而 NO通路不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变化及雷米普利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研究主要了解原发性高血压 (EH)不同时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N端 2 0肽 (PAMP)、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Ⅱ (AⅡ )、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变化及雷米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40例EH患者应用雷米普利治疗前后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上述血管活性物质水平 ,血浆PAMP、ET和AⅡ的放免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血浆E和NE浓度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结果 :E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PAMP、ET、AⅡ、E和N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并随病期进展而增加(P均 <0 0 5 ) ;与平均动脉压 (MAP)均呈正相关 (r =0 431、0 82 1、0 76 2、0 46 7、0 473,P <0 0 5~ <0 0 0 1) ;PAMP与ET、AⅡ、E、NE水平亦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5 31、0 5 2 4、0 40 1、0 42 5 ,P <0 0 5~ <0 0 1) ;雷米普利治疗 4周 ,血压下降同时伴血浆血管活性物质浓度改变。结论 :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上述缩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变化有关 ;舒血管肽PAMP浓度升高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雷米普利在降压同时能改变其血管活性物质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声学密度技术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组织密度的变化,分析治疗后部分血管活性肽心钠素、脑钠素、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心肌组织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将入选对象101例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56例及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应用超声声学密度技术测量治疗前后左心室心肌不同切面的平均声学密度(AII%);测量治疗前后部分血管活性肽心钠素、脑钠素、ET-1、CGRP、IGF-1水平,分析治疗前后其变化规律及与心肌声学密度变化的关系。结果:卡维地洛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各室壁AII%之和(SU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心钠素、脑钠素、IGF-1在无左心室肥厚组有下降的趋势(P>0.05),ET-1有显著性下降(P<0.05)。在伴左心室肥厚组心钠素、ET-1、IGF-1有显著性下降(P<0.05),脑钠素有下降趋势(P>0.05)。CGRP水平治疗后无左心室肥厚组有升高趋势(P>0.05),伴左心室肥厚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伴左心室肥厚组心肌各切面室壁SUM在治疗前后的变化ΔSUM与ΔET-1、Δ心钠素、ΔIGF-1等各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ΔCG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卡维地洛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组织密度;能使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两组心钠素、ET-1、CGRP、IGF-1等部分血管活性肽向有利于维持正常血压水平的方向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意义.方法:从2007-06至2007-09在唐山铁路中心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3050名铁路职工中按照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7次报告(简称JNC7)诊断标准筛选出10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正常高值组),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同时随机挑选98例血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生化法测定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3组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及IL-6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的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除外高血压组降低)、TNF-α及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正常高值血压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正常高值血压与体重指数、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IL-6呈正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IL-6及体重指数出现了异常变化,提示它们与正常高值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73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分为亚低温组36例及常规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加用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神经肽(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降压素(NT)、内皮素(ET-1)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 73例患者治疗前NPY、CGRP、NT、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15d逐渐下降;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30d亚低温组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血管活性物质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改善预后;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的变化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5月龄)和老年(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血浆和脑组织中ET、CGRP、NPY、NT含量。结果 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血浆CGRP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老年模型组血浆ET含量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脑组织CGRP含量增高而ET和NPY含量降低。青年对照组血浆中NT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CGRP-ET和NPY-NT的平衡失调有关。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改变血浆中以ET占优势,脑组织中以NPY和ET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0),前列环素( P G I2 )与内皮素( E T)水平变化及赖诺普利、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对这些物质的影响。 方法:测定20 名正常人、84 名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N O 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 F1α( P G I2 代谢产物)、 E T水平与血压,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46 名患者用赖诺普利治疗,20 名用氨氯地平治疗,18 名用比索洛尔治疗,疗程均为8 周。 结果:患者血浆 N O 和 P G I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而 E 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这种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衡。赖诺普利组治疗后各期 N O、 P G I2 水平提高, E T水平下降。氨氯地平组治疗后 E T水平下降,但 N O、 P G I2 水平无改变。比索洛尔组治疗后 N O、 P G I2、 E T均无显著改变。 结论:高血压病与血浆 N O、 P G I2 水平呈负相关,而与 E T水平呈正相关,此现象随着病情加重而更显著。赖诺普利组治疗后其疗效与 N O、 P G I2 水平呈正相关,而与 E T水平呈负相关,这可能是 A C E I赖诺普利的降压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