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多发近视眼,尤见于高度近视眼。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近视的性质与形成机制,已有一些观察与分析的报道,但看法不一。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近视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初步肯定两者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机制作了评论,从而为小儿近视的性质及成人近视眼的组成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3~10岁的136例早产、低体重和47例足月正常体重儿作视网膜检影,了解其近视眼的发生及其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3组近视眼检出率分别为14.08%,11.54%,13.83%(P>0.05),但3组的近视屈光度不同,早产低体重儿以中、高度近视为主(55%),>6.00D就占35%,不同胎龄组间近视屈光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胎龄越小,近视屈光度越高,直线相关分析示近视屈光度与胎龄有关。建议对有高度近视风险的早产儿特别是超早产儿作包括视网膜检影在内的早期眼科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前近视的发生率很高,但发病机制不清.实验性近视眼和人类近视眼研究发现,I型胶原基因变化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近视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近视的发生率很高,但发病机制不清.实验性近视眼和人类近视眼研究发现,I型胶原基因变化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近视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小儿近视现象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与分析小儿近视眼的性质。方法:通过对4~7岁2712名儿童视力普查(其中2662人测定眼屈光)及门诊206例近视患儿临床观察,根据视力、屈光(1%阿托品散瞳)、眼底及病史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5、6及7岁儿童近视眼患病率分别为076%、150%、220%及280%,男性多于女性,近视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讨论指出,小儿近视眼不能简单地仅划属于一种,其组成包括原发性近视眼、继发性近视眼及症状性近视。检查确认,7岁儿童普遍存在的假性近视,本质上不是近视眼。结论:小儿近视眼实为多种性质近视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院开展了治疗近视的前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术前对近视眼患者作了角膜屈光、角膜厚度、眼轴长度等测定。现就眼轴长度与近视屈光度之间的关系统计与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对1000只近视眼的眼轴长度进行  相似文献   

7.
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视眼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离焦性近视与人类近视眼有较多相似之处,其生理机制与人类近视原型更接近,因此对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人类近视眼的认识.目前关于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揭示了其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异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调节因素、局部视网膜机制、视网膜神经介质、基因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实验性近视眼模型研究的发展,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取得一定成果。近年,尤其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其与人类近视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综述就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诱导方法、不同诱导方法的相应机制、不同物种的动物诱导性近视的异同、及有关形觉剥觉性近视形成中的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作用作一综合阐述,从而对形觉剥夺性近视从诱导方式到其发生机制有一综合认识。  相似文献   

9.
眼压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眼压与近视发生发展、近视与青光眼的关系一直以来受到关注,并有不少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就近视眼与眼压、近视眼与青光眼相互关系的研究和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视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人们认识到近视眼是在神经递质作用下眼球生长重塑的结果。在近视形成过程中眼内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巩膜的生长状态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大量研究证明,乙酰胆碱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实验性近视眼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本着重对胆碱能系统在实验性近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临床眼科杂志》2008,(4):339-339
由汪芳润、尹忠贵主编,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其他医院的眼科专家合作撰写而成的《近视.近视眼.近视眼病》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全书共12章,重点讨论了近视眼防治工作的热门话题,包括近视眼研究进展、视力与屈光特点、近视眼性质与分类、近视眼病因机制与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深对近视本质的认识,特通过多项指标(视力、屈光度、眼底等)观测包括为期三年的随访比较,对220例近视患者进行了中医辩证分析,发现近视与近视眼为两个不同概念。按家史,病机,进程及后果等情况,可将近视分成三种互无联系,各具特点的症状性近视,单纯性近视眼及变性近视眼。据此认识,可有助于对近视眼进行科学,合理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眼的视野改变和眼底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的中心视野改变特点及其与眼底病变的关系,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发展状态和预后。方法 利用微机化视野分析仪和激光扫描眼底镜检查高度近视254眼,以中低度近视组作对比。结果 高度近视中心视野MS、MD及CLV在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间眼底损害程度构成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近视屈光度与中心视野MD及CLV之间的关系分析有助于早期判断高度近视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早产儿眼球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10岁54例早产儿和36例足月正常体重儿作眼A超生物测量。结果显示早产儿眼轴较足月儿长,直线相关分析示其眼轴改变与近视屈光度增加有关。结论提示早产儿近视属轴性近视。建议对早产儿应加强包括超声生物测量的眼科随访,及时了解眼球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近视弧形斑的出现率及其近视率、视轴长度;探讨近视度与视轴长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仔细观察细描绘了162人、319只近视眼的近视弧形斑、同时检测其近视度和视轴长度,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相关检测分析。结果 162人、319只近视眼中,出现近视弧形斑者79人(48.77%)、149眼(46.71%)。近视度与视轴长度相关检测结果关系极其密切,呈高度正相关,(r=0.687,t=16.83,P〈  相似文献   

16.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SYSTAT软件处理数据,测量276例(523只眼)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及眼轴,并对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与散光,近视程度与屈光力、眼轴的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径角膜屈光力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组的垂直径角膜屈光力较低、中度组者值高;在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眼轴的差异非常显著;近视程度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有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为近视形成的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实验性近视眼模型研究的发展,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取得一定成果。近年,尤其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其与人类近视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综述就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诱导方法、不同诱导方法的相应机制、不同物种的动物诱导性近视的异同、及有关形觉剥觉性近视形成中的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作用作一综合阐述,从而对形觉剥夺性近视从诱导方式到其发生机制有一综合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关于近视眼形成机制,新的形觉剥夺学说的提出对于传统的调节学说以及现有的近视眼防治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将根据近年有关文献,对常用的近视矫正与防治措施对于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胆碱能系统与实验性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视眼动物模型的建立 ,人们认识到近视眼是在神经递质作用下眼球生长重塑的结果。在近视形成过程中眼内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巩膜的生长状态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大量研究证明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实验性近视眼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 ,本文着重对胆碱能系统在实验性近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坚持防治近视眼研究的正确方向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Q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1-324
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美国25%以上的成年人患有近视眼,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特定人群近视眼发生率高达70%。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发生率增高,且发生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近视眼的防治列入全球防盲计划。近视眼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眼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近视眼的防治也一直是公众关心的问题。其治疗方法虽层出不穷,但良莠难辨,令公众困惑。笔者将对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近视的矫治方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