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心腔内血流的结构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收缩期心尖部-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Vs)、心尖部-主动脉瓣口距离(Ds)、半距对应速度(Vs1/2);舒张期二尖瓣口-心尖部速度阶差(△Vd)、二尖瓣口-心尖部距离(Dd)、半距对应速度(Vd1/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收缩期△Vs、Vs1/2与舒张期△Vd、Vd1/2明显降低,收缩期Ds与舒张期Dd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d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正相关(r>0.4,P<0.01),与收缩功能呈负相关(r>0.3,P<0.01);Vs1/2、Vd1/2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负相关(r>0.3,P<0.01),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r>0.3,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腔内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VFM是一种无创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显示左室内血流变化情况,观察血流在心肌梗死节段运动状态并量化分析其改变,评价心肌梗死状态对心腔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正常对照3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技术采集左心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心尖左室长轴观及心尖四腔观不同节段时间-流量(T-F)的变化及在收缩与舒张期峰值处相应的血流参数:垂直于取样线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NVP),平行于取样线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PVP),取样线上综合向量测值(VP),取样线所通过的流量测值(FP)变化情况.结果 T-F曲线显示心肌梗死节段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峰值E、心房收缩期峰值A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时间延迟(P<0.05).心肌梗死节段收缩期峰值S及舒张期峰值E处相应的血流参数PVP及FP均有所减低(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节段血流速度较正常节段明显减低,达峰时间延长,VFM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异常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观察并量化左室内血流变化情况,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状态对心腔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7例、正常对照者3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技术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左室长轴切面不同节段时间-流量(T-F)的变化及在收缩与舒张期峰值处相应的血流参数:取样线垂直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NVP)、取样线平行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PVP)、取样线上综合向量测值(VP)、取样线所通过的流量测值(FP).结果 T-F曲线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底段、中间段在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峰值E及心房收缩期A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底段、中间段在收缩期峰值S及舒张期峰值E处相应的血流参数NVP、VP、FP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 VFM技术可直观、无创地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流场分布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健康成年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室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流量(Fs)及收缩期负向总流量(SQ-),观察两组速度向量、流线和涡流分布特点.结果 对照组Vs、Fs、SQ- 及病例组Vs、Fs均由基底段、中间段至心尖段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组SQ- 失去这种顺序递减趋势.病例组各节段Vs、Fs及中间段、心尖段SQ- 均大于对照组,但基底段SQ- 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流流场分布特点为速度方向混乱,流速快,流线不连续,涡流增多.结论 VFM技术能够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特征,并能清晰显示血流流场的分布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ft ventricular(LV) systolic hemodynamic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 by vector flow mapping(VFM).MethodsThirty-five random non-obstructive HCM patients(case group) and forty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Peak systolic velocity (Vs),peak systolic flow (Fs) and total systolic negative flow (SQ-)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Velocity vector,streamline and vortex distribu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Vs,Fs,SQ-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Vs,Fs of the case group all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basal segments to the apical segment(P<0.05).SQ- of the case group lost this decreasing tendency.Vs,Fs of all segments and SQ- of the middle and apical segment of the ca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SQ- of the basal segment of the ca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The velocity of blood flow was faster in the case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rection was disordered.The streamlines of the case group were discontinuous,and vortexes in the case group were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VFM technology coul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LV systolic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HCM,and can clearly show the 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初步评价痛风患者左心室能量损耗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痛风患者45例为痛风组,同期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病程将痛风患者分为长病程组(24例)和短病程组(21例)。同时根据年龄将痛风患者分为中年痛风组(22例)和青年痛风组(23例),将对照组分为中年对照组(20例)和青年对照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数据。采用VFM工作站离线分析1个心动周期7个时相(P1~P7)的平均能量损耗(EL),7个时相分别为等容舒张期(P1)、舒张早期(P2)、舒张中期(P3)、舒张晚期(P4)、等容收缩期(P5)、收缩早期(P6)、收缩晚期(P7)。分析比较痛风组与对照组以及各亚组间各时相校正后的能量损耗值(ELc)的差异,以及各时相ELc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ELc与痛风患者年龄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痛风组ELcP3、ELcP6、ELcP7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长病程组年龄、E/e、ELcP4、ELcP5大于短病程组(P均<0.05)。中年痛风组E/e、ELcP3大于中年对照组(P均<0.05),青年痛风组ELcP3、ELcP6大于青年对照组(P均<0.05)。舒张期参数:E/e与ELcP2、ELcP4呈正相关(r=0.306、0.405,P均<0.01),E/A与ELcP4呈负相关(r=-0.364,P<0.01),E/A与ELcP2呈正相关(r=0.409,P<0.01);收缩期参数:LVEF与ELcP6呈正相关(r=0.306,P<0.01);年龄与ELcP4、ELcP5呈正相关(r=0.622、0.671,P均<0.01);病程与ELcP4、ELcP5、ELcP7呈正相关(r=0.433、0.465、0.300,P均<0.01)。 结论VFM技术可定量评估痛风患者左心室流场状态,痛风患者存在左心室早期轻度舒张及收缩功能受损,且受损程度与病程及年龄相关。超声心腔内流体能量损耗参数有望成为检测痛风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异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腔血液流场变化,初步探讨VFM技术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明确诊断为CHF 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VFM成像模式下测量两组取样线上收缩期负向总流量(systole Q,SQ-)在涡流模式下测量涡流的最大流量(Qmax)、半值面积(S)、涡流半径(r)以及涡流强度(Qmax/S),并比较两组差异.应用Simpson双平面法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SQ、Qmax/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SQ-均呈逐渐递减变化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例组收缩期Qmax及Qmax/S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收缩期S、r均大于对照组(P <0.01).Qmax/S与LVEF呈正相关(r =0.67,P<0.01).结论 VFM技术可以定量分析CHF患者左室心腔内血流流场的变化情况,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准确的检测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2M)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心腔血液流场状态,探讨左心室能量损耗(EL)定量评价D2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D2M患者62例(D2M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9名(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受检者常规二维超声图像及3个完整心动周期动态标准心尖三腔(AP3c)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测量左心室常规径线及舒张功能参数。将AP3c彩色多普勒动态图导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舒张期左心室心腔EL参数和时间流量曲线(T-F curve);根据T-F curve将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P1)、舒张早期(P2)、快速充盈期(P3)、减慢充盈期(P4)、心房收缩期(P5)、舒张末期(P6)6期。记录每一时相EL值(Pn-EL,n=1~6)。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受检者舒张期各时相EL参数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2组受检者EL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D2M组患者P1-EL、P2-EL、P3-EL、P4-EL、P5-EL、P6-EL分别为5.233、4.328、17.249、9.043、13.829、9.765 N/(m ? s),健康对照组受检者P1-EL、P2-EL、P3-EL、P4-EL、P5-EL、P6-EL分别为3.191、2.587、16.025、6.324、8.858、8.093 N/(m ? s)。D2M组患者舒张期P1-EL、P2-EL、P4-EL、P5-EL、P6-E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42、-2.386、-2.103、-2.763、-2.107,P均<0.05或0.01);D2M组患者舒张期P3-EL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M组患者P3-EL与E、E/A均呈显著正相关(r=0.741、0.599,P均<0.01),与e、E/e均呈正相关(r=0.3、0.253,P均<0.05);P5-EL与A、a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8、0.384,P均<0.01),而与E/A、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7、-0.537,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P3-EL与E呈显著正相关(r=0.732,P<0.01),与E/A、e均呈正相关(r=0.4、0.321,P均<0.05);P5-EL与A、a均呈正相关(r=0.688、0.399,P均<0.05),与E/A呈负相关(r=-0.406,P<0.05)。 结论D2M患者舒张期部分时相左心室EL增高,有望成为定量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指标之一。特定时相左心室EL与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及术后短期内右心室腔舒张期血流流场变化。方法 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0例经手术治疗的Ⅱ孔型ASD患者为ASD组,于手术前后在VFM成像模式下观察右心室腔血流向量图、流线图及涡流图的流场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右心室舒张期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流场峰值速度(Vp)、峰值流量(Fp)及舒张期正向流量(DQ+)等血流参数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D组术前右心室舒张期向量线及流线密集、方向杂乱,三尖瓣前叶及隔叶下方涡流面积增大,术后右心室腔内向量线及流线密集程度减小,方向趋于一致,涡流数减少且面积减小,但较对照组仍有一定差别。ASD患者术后短期内右心室舒张期各节段血流的Vp、Fp及DQ+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ASD患者术后右心室腔舒张期血流流场动力学较术前明显恢复,但短期内仍未恢复至正常状态。VFM技术可用于ASD术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监测与随访。  相似文献   

9.
血流向量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涡流状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腔内血液流场和流体力学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名正常人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四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技术进行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径、涡流于左心室内纵向、横向位置、涡流最大向量速度,观察收缩期涡流演变过程,比较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 收缩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涡流纵径大于正常人(0.49±0.21 vs 0.21±0.12,P<0.05),纵向位置高于正常人(0.60±0.08 vs 0.85±0.05,P<0.05),最大向量速度减低[(31.10±8.54)cm/s vs (44.58±16.39)cm/s,P<0.05],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腔内涡流长径、纵向位置及涡流最大向量速度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VFM为心腔内血流结构及心脏整体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CHF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ACC/AHA心力衰竭指南2013版成人CHF分期标准将其分为B期、C期、D期共3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左室循环参数(涡旋数量、涡旋面积、循环强度)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流体能量损耗(EL)参数在收缩期不同时相的变化。应用Simpson双平面法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将其与循环及EL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HF组EL在等容收缩期和缓慢射血期的中间段及基底段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CHF组等容收缩期和快速射血期的涡旋面积及循环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缓慢射血期仅涡旋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B期、C期两组E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期E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EL在CHF组随着ACC/AHA分期的升高有减低的趋势。③D期等容收缩期的循环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快速射血期的涡旋面积大于对照组及B期(P〈0.05)。④等容收缩期基底段EL与LVEF呈正相关(r=0.615,P〈0.001);快速射血期涡旋面积、等容收缩期及快速射血期循环强度与LVEF呈负相关(r=-0.598,-0.594,-0.623;均P〈0001)。结论VFM技术能够定量分析CHF患者左心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显示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为判断患者CHF分期提供客观依据,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直观检测正常人和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血流流场的动态变化,定量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方法 收集心肌梗死并发心尖室壁瘤患者29例(室壁瘤组)及健康志愿者33例(对照组),应用VFM技术分析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的涡流及流线特征、涡流横径及纵径的比较、舒张早期左心室流入道压力阶差(ΔP),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比值(E′/A′).结果 与对照组不同的是整个舒张期室壁瘤组在左心室心尖室壁瘤内均没有检测到涡流及流线信号;心房收缩期和快速充盈期室壁瘤组二尖瓣下涡流横径和纵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等容舒张期、减慢充盈期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室壁瘤组舒张早期左心室流入道压力阶差(Δ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与组织多普勒测量的E′/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VFM技术能够直观检测舒张期左心室内血流流场变化,显示室壁瘤组心腔内血流充盈紊乱,同时可定量局部向量速度,从全新的角度证实室壁瘤患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2.
13.
超声向量血流图对人体左心室涡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应用向量血流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初步研究人体左心室内流场结构,寻求人体左心室内漩涡形成规律及漩涡描述参数.方法 选取60名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应用VFM技术得到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和流线图,采用DSA-RS1软件测量漩涡直径、漩涡位置、漩涡最大向量速度及漩涡圈数.结果 应用VFM技术可清晰显示心腔内血流速度的矢量图,观察结果显示舒张早期和晚期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在左室内形成两个相对靠近二尖瓣环的小漩涡,且前者比后者的漩涡向量速度高,漩涡圈数多(P<0.05);而舒张中期和等容收缩期左室内的回旋血流形成一个较大的涡环,且前者比后者的漩涡向量速度高.漩涡圈数多(P<0.05).结论 VFM图像能显示心室内血液流场的变化,研究得出的涡描述参数能够反映这一变化,并能初步定量研究心腔内复杂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血流向量图技术分析正常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分析正常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健康志愿者50例,心尖左室长轴观记录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VFM技术分析不同心动时相左室内血流速度向量分布特点,观察左室内基本流和涡流的分布情况.结果 等容收缩期左室腔内以整体涡流为主;射血早期主动脉瓣下流出道血流首先加速射人主动脉,流人道一侧出现短暂的局部涡流,射血中、晚期心腔内涡流消失;主动脉瓣关闭前瞬间,左室内血流迅速转向心尖流动,并持续至等容舒张期结束;缓慢充盈期和左房收缩末期,左室出现整体涡流.结论 VFM技术能够检测各心动时相心腔血流向量分布,有望在分析病变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分析正常左室等容收缩期是否为血流动力学停滞期.方法 健康志愿者50例,心尖左室长轴观记录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VFM技术分析等容收缩期左室内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形成一个较大的整体涡流,并持续至整个等容收缩期,于射血早、中期消失.它使左室腔内原本朝向心尖的血流于心尖部转向,向基底部流出道流动.结论 等容收缩期并非左室的血流动力学停滞期,在这一时相,心脏依靠涡流完成了血液的传递和血流的转向,更实现了血流动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