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2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搏组(RVOT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容积、射血分数、LV区域壁运动,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术后两组16节段、12节段、6节段达到最小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值和标准差(Tmsv-dif,Tmsv-dif%,Tmsv-sd,Tmsv-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VOT组左室收缩同步性高于RVA组(P0.05);两组常规二维超声参数及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右室不同部位起搏不影响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和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心脏超声参数,以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人组69例拟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组E36例,右室流出道起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RVOT)]及B组[33例,右室心尖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pacing,RVA)],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及收缩峰速度(Vs),计算12节段Ts标准差(Ts-SD)及Vs平均值(Vs-M).结果 A组和B组各有1例患者随访时因非起搏心律而剔除,共获得67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进行脱机分析.术前两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RVOT起搏组(A组)左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SD(23.63±2.32)ms对(31.54±2.93)ms,P=0.0387],对基础状态下Ts SD≥32.6 ms者进行亚组分析(A2组和B2组)RVOT起搏后Ts-SD显著小于术前[(28.55±16.93)ms对(48.19±9.26)ms,P=0.0045],而RVA起搏前后Ts-SD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两亚组术后比较RVOT起搏亚组(A2组)Ts-SD显著小于RVA起搏亚组(B2组)r(28.55±16.93)ms对(38.19±18.34)ms,P=0.0290].结论 RVOT起搏对于左室收缩同步性影响小于RVA起搏,术前同步性较差者选择RVOT起搏能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四维超声心动图(sRT-4DE)评价扩张性心肌病(DCM)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探讨左室收缩功能对左室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DCM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均行sRT-4DE检查,通过左室分析软件获得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减小(P﹤0.001),DCM组左室16节段的收缩不同步化指数、最大时间差及收缩末球形指数增大(P﹤0.05);且DCM组左室16节段收缩不同步化指数、最大时间差及收缩末球形指数均与LV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0.654、-0.625(均P0.01)。结论 sRT-4DE能够准确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减退可影响左室室壁运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于左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57例因病窦综合症(SSS)行RVAP治疗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7±6)个月采用TDI检测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作为同步化参数,并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根据术后TDI结果,分为同步组(36例)和不同步组(21例).同步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不同步组,射血分数则大于不同步组.且Ts-SD和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且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原因.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对比分析直接希氏束起搏(direct His-bundle pacing,DH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2D-STI 和 TDI 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植入有 DHBP 和RVAP起搏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患者,分别在 DHBP 和 RVAP 状态下,采用2D-STI 测量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前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值(Tas-post);采用TDI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最大差(Ts-Dif)。结果与 RVAP 相比,DHBP 状态下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DHBP时2D-STI对左室收缩同步性检出率优于TDI,RVAP时2D-STI对左室收缩不同步检出率亦优于T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HB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均优于 RVAP;RVAP可能会引起左室收缩不同步;2D-STI 和 TDI 均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2D-STI较TDI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方法 选取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ASD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右室舒张末容积(IEDVRV)、右室收缩末容积(IESVRV)、右室每搏量(ISVRV)、右室射血分数(RVEF),同时对ASD患者通过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收缩压(PAMP),两者分别与三维右心室舒张及收缩末容积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ASD组三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IEDVRv)、三维右心室收缩末容积(IESVRv)、三维右心室每搏输出量(ISVRV)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大于对照组(P<0.05),ASD组单心动周期三维右室容积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对照组低,两组均在心动周期40%处出现最大变化值,且三维右心室形态相关参数(IEDVRV、IESVRv)与右心导管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PAMP)及通过三尖瓣反流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结论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反映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改变,通过右室容积的变化可以无创地间接判断出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改良的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舒张期左、右心室腔内血流流场特征。方法选取继发孔型ASD成人患者26例(ASD组)和健康成人31例(对照组),获取两组常规超声参数,以及VFM参数,包括左、右心室各节段舒张期峰值流速(Vd)、瞬时正向流量(IQ+)、正向总流量(TQ+)及涡量绝对值,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左室基底段IQ+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差异。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D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右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D组左室舒张期IQ+(基底段及中间段)、TQ+(基底段)均小于对照组,右室舒张期Vd、IQ+、TQ+(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室(中间段及心尖段)及右室(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涡量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基底段IQ+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良好。结论改良的VFM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心腔血流流场特征的有效手段,成人ASD患者心室流速、流量及涡量与健康成人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左室(LV)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DDDR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64例,均为RVAP,在术前及术后(19±6)个月采用STE检测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并将前间壁/间壁和后壁/侧壁TRS的差值(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室收缩不同步.结果 根据术后STE结果,分为同步组(42例)和不同步组(22例),RVAP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34%.同步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不同步组LVEF则显著减低,且TAS-POST和LVEF呈负相关(r=-0.81).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STE是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植入DDD起搏器术后2年的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RT-3DE图像,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所用时间的最大差值(Tmsv16-Dif)及平均时间标准偏差(Tmsv16-SD).结果 A方案:病例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方案:近心尖组LEDV (P<0.05)及SV、LVEF (P<0.01)均小于高位间隔组,Tmsv16-Dif、Tmsv16-SD均大于高位间隔组(P<0.01).结论 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优势显著,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对于左室同步性的影响与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20例安置RVAP患者及20例安置RVOTP患者术后3个月行TDI检测,将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6个基底段收缩达峰时间差值、左室12个节段中任意两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最大差值作为同步化参数。结果 TDI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同步性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AP会导致左室内收缩不同步,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正常右室心肌运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分析正常右室心肌舒缩运动的特点.方法通过PW-DTI记录39例健康成人右室游离壁各节段以及左室游离壁基底段的运动速度曲线.结果右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波运动速度最高,中间段次之,心尖段最慢.舒张波运动速度基底段与心尖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段与中间段、心尖段与中间段差异不显著.右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波峰值速度高于左室(P<0.01),收缩波加速度低于左室(P<0.01),晚期舒张波峰值速度较左室为高(P<0.01),早期与晚期舒张波峰值速度比值较左室为低(P<0.05).结论 PW-DTI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右室长轴运动的速度及时间指标,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右室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功能.方法 对32例ASD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行三维容积成像,应用实时三维右室定量法(3D RVQ)测量并比较两组右室各局部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及局部射血分数,并将上述方法与长轴八平面法(LA 8-plane)测量的右室整体容积及射血分数行相关分析.结果 ASD患者右室局部及整体舒张、收缩末期容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右室心尖部及整体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01).3D RVQ法与LA 8-plane法测量的右室整体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相关良好.结论 RT3DE能准确评价右室局部及整体容积与功能,ASD患者右室局部及整体容量负荷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右室心尖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均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阐明肺动脉高压对左室功能和左室各节段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疾病组,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左室中段短轴切面的6个节段运动信号在每一帧上与左室整体运动信号相反的被定义为失同步节段.左室整体的失同步性是计算从QRS波开始到等容舒张期结束所有测定的6个节段中失同步的百分数.结果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像示随着室间隔矛盾运动有大量失同步的节段出现(22%±7%,P<0.05 vs对照组),这与左室偏心指数(r=0.81,P<0.05)和左室心肌功能综合指数(r=0.78,P<0.05)有着高度相关性.相反,应变显像示肺动脉高压组各节段径向增厚一致,与对照组相似.这说明疾病组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示的左室壁收缩失同步,而组织应变显示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左室腔的变形和室间隔的偏移和左室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比较45例成功施行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的成人房间隔缺损及40例成功施行心脏停跳手术治疗的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于手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作为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左室晚期充盈分数(AFF)作为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偏心率(LVE)及长径/短径比值(LV L/D)作为反映左室几何构型的变化。结果:心脏不停跳ASD术后较心脏停跳ASD术后LVEF、LAEF、AFF增大,RVEF、LVE及LV L/D减少,LAEF、LV L/D在随访中持续改善,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Amv)明显增加,三尖瓣血流及肺动脉血流峰值流速明显下降。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术由于术中改善了心肌保护,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在改善左室、左心房的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方面较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术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伴轻、中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行封堵介入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63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并选取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RT-3DE技术测量ASD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及健康人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射血分数(RVEF).结果 (1)两组ASD患者术前的RVEDV、RVESV、RVSV、RVEF,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ASD患者术后的RVEDV、RVESV、RVEF均小于术前(均P<0.05).(3) ASD中度PAH组术前、术后的RVEDV、RVESV、RVSV均大于轻度PAH组(均P<0.05). (4) ASD合并轻度、中度PAH患者封堵术后的RVEF无明显差别.结论 RT-3DE可用于评价ASD患者封堵治疗前后右室功能;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右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可在术后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心肌缺血患者(缺血组)、44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及6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分别行RT-3DE检查,获取左室舒张末容积(3D-EDV)、左室收缩末容积(3D-ESV)及左室射血分数(3D-EF)等左室收缩功能参数,以及16、12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和最大差的校正值(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等同步性参数。结果缺血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3D-EDV、3D-ESV、3D-EF)无明显改变,而校正的左室16及12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Tmsv-12-SD%、Tmsv-12-Dif%、Tmsv-16-SD%、Tmsv-16-Dif%)均明显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及校正的同步性参数与缺血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左室校正的16及12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均与3D-EF呈负相关,其中以Tmsv-16-SD%相关性最高(r=-0.732,P0.01)。结论 RT-3DE可早期客观评价缺血心肌左室收缩同步性,能准确测量梗死心肌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左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在经导管Amplatzer伞封堵治疗术后的疗效及随访中左、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示ASD直径平均为20.49mm士6.27mm(7.5mm~34mm)。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经胸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Amplatzer闭合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24~48小时、1个月、3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量左、右室及右房大小、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压、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偏心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ASD Amplatzer伞封堵术后,左室内径增大,左室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右室、右房及肺动脉内径缩小,肺动脉压明显下降,92.3%恢复正常,左室偏心率变小,心脏重构在随访中持续逆转,心脏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结论:ASD封堵治疗既减轻了右心负荷,也改善了左室收缩功能,并且逆转了心脏重构,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术后三月时大多数患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与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分别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人组31例冠心病,采集患者左室二维及三维图像,使用Q-lab 8.0软件测量三维及二维数据,分析左室容积参数与同步性参数之间、三维与二维同步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左室EF-3D与RT-3D同步性参数T-sd16%,T-sd12%,T-dif16%,T-dif12%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382,-0.442,-0.362,EDV与T-dif 16 %,T-dif 12%呈正相关,r=0.379,0.353,P值均小于0.05; (2) EF-3D与EDV均与STI参数GIs(左室16节段纵向总体应变)相关,EF-3 D与STI同步性参数Rs-sd12%及Rs-sd6%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388,一0.396,P值均小于0.05;(3)2种方法相对应的同步性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T-3D收缩同步性参数能较好地预测左室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仅有少量STI同步性参数与左室功能及左室重构相关;2种方法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左室内运动的同步性情况.方法 选取14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0例受检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左室整体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16、12、6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Tmsv-6-SD%)和最大时间差(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LBBB组患者LVEDV、LVESV均较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LVSV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运动同步性指标指数中,CLBBB组中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6-Dif%、Tmsv-16-Dif%、Tmsv-12-Dif%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msv-16-SD%差异较为显著(P<0.0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准确评价CLBBB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情况,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可靠信息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室位点心脏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10只健康开胸比格犬基础状态和右室心尖、左室心尖、左室侧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室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并获取左室射血压力和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对定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不同步程度较右室心尖起搏状态明显.②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显著减低的心肌节段数多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9/16 对 2/16,P<0.05).③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低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P<0.05).④不同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分别与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呈线性正相关(r=0.781~0.984,P<0.05).结论 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损害超过右心室心尖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